分享

中国地缘文化影响南北差异

 A松毛岭634高地 2022-08-14 发布于山东

中国地缘文化影响南北差异


  缘于不同地域背景、渊源而形成的区域文化特征,是构成多元文化格局最关键的、最基本的要素。今人所谓的地域文化研究,着重在于探讨文化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历史表现,它最典型的特征便是立足于各地文化的异质,从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角度强调区域文化的个性差异。文化的求异,既是地域文化研究的起点,也是地域文化研究得以持续发展的魅力所在。

  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在一般情况下,通常被分成若干层面,如基础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等;也有概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的。就地域文化研究领域而言,文化的分布扩散与历史演变,一直是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包含着纵横两个层面的意义。纵向的着眼点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时代变迁,属于地域文化史的范畴;横向的则着眼于文化生成的空间差异,从而探索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的兴趣显然已经从单纯区域文化史的梳理转移到地域文化特质的自觉凸现,即通过审视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来彰显地域文化的个性特质。

  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地理上的分布,构成了形式文化区之间的异量之美。文化之异量之别,一般表现在地理环境、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精神特征、制度文化、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这种差异最初往往植根于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物质文化方面,继而延伸到非物质文化的诸多领域。

  学术界对地域文化的界定,最初是依托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研究地域文化的缘起,一般比较重视对物化形态的考镜分析。就文化形态而言,越是原生状态的文化现象就越能保留其原汁原味的个性风采。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东西南北广阔纵深。由于山川阻隔,生态气候因素,有史以来,各地域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许多文化的初始形态,都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文明史的。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以十分广阔而分散的形态分布于江河流域,呈现出多元并存和多样发展的地域性特点,有较大的地域差异与独立性。现代考古学已经证明,地域文化所表现的不同品质与特征是客观事实。异是根本的,不然,就没有如许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景观。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看,《诗经》时代的十五国风所收的诗歌,是采自不同地方民间歌谣按各诸侯国别进行编排的,它印证了文艺创作的地域差异。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不同的政治格局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已经体现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经济文化等领域,让人感受到那个百家争鸣时期多元文化的魅力。我们的先人对文化的地域差异的认知是自觉的。《左传》《吕氏春秋》等典籍对各地的服饰、语言、宫室、舟车器械、声色滋味之异均有零星记载。《汉书?地理志》以风俗之异,将大一统的汉天下,划分为秦地、魏地、周地、陈地、赵地、燕地、齐地、鲁地、宋地、卫地、楚地、吴地、粤地等13个风俗区。其中,朱赣关于风俗地理的文字,都不失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天然差异的精彩的表述。另外,古代史书和各地方志中有很多是关于地理文化方面的描述,在古代是作为史学的附属而存在的,属于地志方舆之学;在今天则属于地域文化研究范畴,涉及的学科是相当广泛的。

  鉴于文明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地域特征总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尽平衡的。原始先民,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落后,生活空间相对狭隘,对自然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很大。他们生存繁衍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表征,都不能不受所处地域自然条件的制约影响,其文化的地域特征尤为明显。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区域间原来的壁垒被打破,不少区域性文化的特征就会相互影响融合,甚至慢慢地被同化。因此,许多从事历史和考古的研究的学者,总是习惯地把考察地域文化的目光界定在范围相对集中、特征典型的上古时期。如学界对楚文化的研究,其成果大都集中在石器时期和青铜器时期[i],对吴越文化的研究也是从考古起步的[ii]。研究地域文化,重视源头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但文化不能完全等同于文明,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我们以为不仅是某个考古学意义上特定时空的范围。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有源必有流,有源头必有其发展、流变的过程。秦汉以后的区域文化,理所当然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只不过秦汉以后的地域文化中,由于中央集权的推行,作为地域文化特征之一的制度文化的某些特征逐渐被同化,但地域文化不可能因为某一时期的政权更替或移民而嘎然绝响。

  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物质文化是基础,是属于比较稳定的因素。相对而言,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则是比较活跃的因子,属于形而上的范畴,往往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比较密切。若以秦汉以后的推行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例,我们不难发现,滥觞于先秦的地域文化,如秦、晋、齐、鲁、楚、吴、越诸多地域文化及其文化的主体——原住民,入秦后都直接面临着被迁徙、被改组、被同化的威胁。秦汉以后的封建王朝,在政治体制上逐渐废除了藩国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和职官制度,原先作为割据的政治体制方面的地域特征,随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立起来的,维持中国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政治集权制度。从此,制度文化已经不再是我国地域文化的主要差异,而是中外文化社会制度的差异。在精神文化方面,为了消除六国后裔潜在的威胁,秦王朝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其目的就是彻底改变原来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思想基础,纳入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论”的轨道中来,以消弥战国时期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是对百家思想的第一次摧残,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尊王攘夷”的学说,为中国正统思想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儒家文化上升为官方认可的主流思想文化,并与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一以贯之,成为传统文化中历时最久、内聚性很强、相对稳定的中华文化圈。

  精神文化的形成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长期以来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它建立在制度文化的基础上,受自然地理的影响,其特征明显,常常作为某种标志被人们津津乐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精神文化方面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如千年来延续时序节候,共通尊奉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等。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很丰富,但意识形态的东西,如尚武,佑文,务实,自强,进取等等,一旦抽象为思想,就会变成放之四海皆可,所有优秀文化共同崇尚的精神特征。精神文化,从实质上讲是趋同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比如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等。而地域文化就是要从文化行为学的角度,用不同行为方式来诠释、表现同中之异。不同行为过程、表现方式中所包含的异量之美,正是地域文化致力凸现的文化品质。如同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诠释,齐鲁文化崇尚的是礼乐之美,内圣外王,以道德体系的完善来表达一个地域以仁义治理天下的厚重;古越文化则采用卧薪尝胆,生聚教训的方式,隐忍而复国自强。中国古代对科举的热中是普遍现象,但表现这种文化的行为本身,南北亦有差异,“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iii] 不同文化行为方式和风尚是表现“和而不同”的精神特质的关键。

  虽然在漫长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上是一元主导,但地域文化在政治体制、精神思想趋同的过程中,并没有随之消失,相反,它们依然凭借地缘优势,创造和积累着自身的个性风格与新的特质,保持着多元并存、各自演进的地域文化格局,其原因何在?因为地域文化中最稳定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秦汉以后的地域文化的特征,更集中地体现在因山川阻隔,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生存方式和地域风情方面。人类学家普遍认为,生存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稳固而持久的,生存环境对人的体质、心理、道德诸方面都产生着积极的作用。生存本质同生存环境的结合所产生的生产方式的分化,常常是文化分化的内趋力。人类生存形式的同构性,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可以和而不同,共生共存。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差异性是地域文化格局得以长期共存的基础。地域文化的这些异质一般都以非政治的,非官方的形态表现出来,不一定存于正史,需要我们从大量考古发现和历代稗传、野史、方志中勾玄提要、互为印证,从而系统地认识地域文化在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所呈现的异彩。我们要有意识地重视并且致力于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使地域文化的个性在展示中得到充分发展。

  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制约着地域文化的个性发展。上面所说的政权制度的变更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成型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越文化个性特征鲜明,在句践时代声名远播,大放异彩,是地缘属性和文化品质突出的地域文化之一。楚败越,秦统一天下,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强制移民,都使越文化的原有个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秦汉以前的地域文化,属于以血缘和邦国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秦以后的地域文化,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由于政权的一统和大规模的移民,实际上完成了由“民族文化”、“邦国文化”向以地缘特色为中心的“区域文化”的积极转变[iv],即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以自然地域为依托的地域性文化的特定范型。越文化在以后的发展中,特别是经过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中原移民的大量涌入,带来南北文化交融,给越文化带了发展的种种冲击和机遇。但政权和社会机制的变更,不会使文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构成地域文化的其它要素,如地理环境、风俗民情、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等都不可能随着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地域文化形成的根源之一是自然地理环境,既然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有极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那么生活于斯的人们必然要受自然环境的“文化基因” 所制约,这也是地域文化之所以和而不同,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所在。

  无庸讳言,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因地域因素而形成的异质正在慢慢地淡化缩小;另一方面,这种因地域背景不同而形成的文化特征,正恰恰是构成多元文化格局的最关键的、最基本的要素,必将越来越受现代人的关注和珍视。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审视地域文化的异量之美,是很有必要的。地域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重视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是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培养民族精神的积极举措。从文化建设角度看,挖掘地域文化的异量之美,保护好自然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品牌,是振兴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吸纳荟萃地域文化之异量之美,使之融合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更是推动当代文化发展,建立文化创新机制,是华夏文明生生不绝的文化源泉。

一、南北方的性格差异:

1、交往方面:

   北方人热情、开朗,很在乎场面上要过得去,所以常常因为话说大了在背后被朋友骂。面对新朋友,北方人会先把距离感消除掉,表面亲热完后再相互了解,投脾气则在一起,不投再慢慢疏远。

   南方人含蓄、谨慎,首先想到的是自身的利益要得到保护,并努力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面对新朋友,南方人首先划定好彼此的界限,然后试探性的接触,感觉好才成为朋友,不好也没什么关系。

2、意识方面:

   面对一个新问题,北方人会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大方向有谱了后,再层层细分,最后找到目前要做的事情,这样做事情时心里才感觉踏实。但是常常觉得目前所做的事情很有点微不足道,总想着后面的大事情。

   面对一个新问题,南方人会先从微观的角度去考虑。先确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集中精力去做。每做好一件小事情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对于最终大问题的何时解决,在心理上远没有北方人那么急迫。

3、观念方面:

   AA制在北方是永远行不通的,尽管大家轮流请客方式的本质等同于它。谁都喜欢钱,但北方人更喜欢把钱共产主义了,来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谁挣钱多谁就应该多请客。思想根源来自于国企那种大锅饭式的平等主义。

   南方人早已习惯于这种人于人之间的不平等了。你工资比我高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尽管我们是做同样工作的同事。南方人之间的比较被分割成了不同的类型和渠道,而不象北方人那样一条绳上的蚂蚱般进行全方位的交流。

4、判断方面:

   北方人面对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总感到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情关系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后果,所以往往采取一种比较模糊的中性判断,来确保自己不至于陷入完全错误的境地。

   南方人面对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会明确的表白自己的立场。潜意识里认为错与对是很鲜明的,不认同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种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只是对虚荣心的掩饰并可能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

具体的表现有一下几个方面:

1、南方人很注重私人空间的保持,比如说,南方人往往很不习惯北方的公共浴池,尤其女生,而且即使在同性面前也接受不了坦诚相见(适应一段时间后会改观)。即使是再落后、卫生条件再差的地方南方人都不能容忍公共浴室中的坦诚相见。记得我在浴室里请一位广东的同学帮忙搓背,她很不好意思的告诉我她不会搓背,她们那里洗澡都是独立的浴室,大一刚来北方时鼓了很大的勇气才决定走进公共浴室,宿舍里也绝对不会一起来浴室洗澡,更不要说搓背的事了,以前都没听说过。可我们宿舍(全部来自北方)却与她们宿舍(有南方有北方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每次去洗澡都是集体行动,如果单独剩一个人了那一定会死活要拉着另一个人一起去才行。

2、南方男生多数有很好的厨艺,而且说话温柔;北方男生喜欢等着别人进厨房,说话时不太注意方式和语气,容易得罪女生,尤其是南方女生。

3、北方人与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经常是尽量多点菜,哪怕是吃不完剩下。吃晚饭以后会争着付钱,有时还会争的面红耳赤,让人感觉确实豪爽。南方人总是能吃多少要多少,有时候能少则少,不够的时候才会添菜,和他们一起吃饭一定要放下矜持,否则真的会吃不饱。AA制是不会有任何尴尬的。北方人重感情,朋友一起吃饭往往会给人加菜,南方除非是极要好的朋友,否则不会给别人加菜。如果南北方人同坐一桌吃饭,北方人可能会极力给身边的南方朋友加菜,而南方朋友会极力的推辞。生活习惯不同使然,并不是南方朋友不买帐。

4、北方人在结交朋友的时候,往往是看和自己是不是投机,只要可以聊得上来的,管你是什么身份背景,这个朋友就算是交定了。而南方人交朋友往往会考虑到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子,交朋友不会过多地掺杂个人的喜好,而且交朋友也会很谨慎。

5、北方人表达爱慕的方式直接而又大胆,花和礼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南方人表达爱慕的方式迂回曲折,有时只会暗示,比较含蓄。和北方男人谈恋爱会感觉实在得多,北方男人一般不善于甜言蜜语,但是物质鼓励比较多;和南方男人谈恋爱精神奖励要比物质奖励多些。而如果是和北方女人谈恋爱,会少很多细节刻画,北方女人可能更大方的追求心仪的男士;和南方女人恋爱,会有更多的温柔体贴,但也需要男士费劲心计来开启南方女孩的心扉,南方女孩通常一定要男士主动说出来才肯答应。

6、北方人生气的时候会非常火爆,往往像火山爆发。南方人生气的时候往往默不作声,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他正在生气。 南方人通常不会当着当事人的面发火,但是之后会有所抱怨。而这如果是针对一个北方人的,那么这些会被北方人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觉得极端忍受不了。

二、为什么南北方人性格有差异呢?

  简单的说来,这和生长发育有关,南方气温高,发育早,周期短,北方气温底,发育晚,周期长。和地域环境有关,南方地少人多,相对狭小,北方地广人稀,视线开阔。

  北方游牧民族为主,常年依草依水而居,不喜农耕,大吃肉类,骑马善射,因而豪放。南方自黄河流域古文明辐射开来,加快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尤其是买卖的兴起完全改变了世人原有的性格,变得细致,不再粗枝大叶,变得精明,不再不拘小节。尤其是待颇多文人思想的出现,时常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追求文章的华丽,书法的精妙,让人的性子懂得欣赏起来,慢慢地拐弯抹角起来。

  北方人的性格就像她的四季一样比较鲜明。大喜大悲,喜形于色,是朋友的时候可以哥们义气两肋插刀,酒过三巡豪言壮语;但也可能一语不和大打出手,六亲不认。所以在北方的街头巷尾常常会遇到当众吵闹打架的事情。而南方人的性格却比较含蓄,温和,有时会让人觉得他们个性的线条模糊不清晰。接人待物文雅、礼数周全,但会理智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随意地承诺什么,也很少激动起来,所以在南方的饭馆和街上,到处都是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如果碰到一帮面红耳赤的家伙,那一定是从北方来得。就连说话都是这样,北方人字正腔圆,有人称咬牙切齿,而南方人软绵甜腻,有人称含混不清。做事情也不同,北方人容易激情和冲动,做事经常是大起大伏,但缺乏理智和韧性。南方人藏而不露,但心中有数,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事情做完,但有时过分的理智也缺少了几份做人的乐趣。

以上这些概括只是大体上讲南北方人的差异,但具体到个别地区具体的人还是有所出入的。比如北方的山西人心思缜密,生活习惯勤劳节俭,重视读书教育,这些又比较像南方人的某些方面。而安徽、江苏北部的人们在口音、生活习惯等方面又接近北方。

地理环境对中原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中原位居天下之中,北有燕赵,南接荆楚,东邻齐鲁,西傍秦晋,历来是四方经济、文化交流必经之地,也是周边地区文化交融汇聚的场所。远古时期,东边的海岱文化、南边的荆楚文化、北边的燕赵文化和西边的秦晋文化都曾在中原地区渗透、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逐鹿中原,加速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交融。北魏拓跋氏统一北方入居河南,带来北方粗犷的草原文化。从战国至隋唐以来,河南为全国的交通中心,战国时期以开封为中心沟通江淮的鸿沟水系,隋唐时期以洛阳、开封为中心开凿的南北大运河,对当时沟通我国东西南北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给位居运河航运中心地区的中原文化发展提供了与周边文化广泛接触的便利。通过与四面八方的交流,中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人们的视野更广大,胸怀更宽阔,发现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越强,使中原地区率先步入文明社会,且处于文化的主导地位。 
     (二)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原地区处于黄河中下游。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温度8-12℃,亚热带和温带半湿润地区,年降雨量为500-1000mm。据考古学家和古地理学家研究,距今8000-3000年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原地区的年均温度比现在高3-4℃,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并且具有山地、平原、盆地、沼泽等多种地形,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里的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肥沃的黄土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和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并具有质地均匀、结构疏松、易于耕种等特点,是种植稻、粟、黍等粮食作物,养殖牛羊等牲畜的良好土壤,这为中原先民开发农业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 
     (三)贯穿中原地区的黄河 
      黄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肥沃泥土顺流东下,先在豫西的黄河谷地中形成一级宽广的台地,这些台地土壤肥沃,靠近水源,为中原地区早期的先民们提供了理想的生活场所,他们创造了形成中华文明基础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后在孟津以下,黄河散漫流动,形成宽广的黄河冲积平原,纵横交错的支流水系和数量众多的湖泊洼地为中原地区原始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黄河水流分选精良的细粒黏土,构成了烧制陶器的理想材料。但是在距今四千年前的气候演进的不规则颤动,导致黄河河水暴涨,引发了中原地区的大洪水,以大禹为首的中原先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洪水治理活动。洪水的治理对中原文明的进步及中原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解决了当时人们面临的水灾问题,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更重要的是加速了各部族及各酋邦王国间的联盟与融合,强化了中原王权的领导权威。这次洪水治理,给中原集团或中原权贵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权力的机会。以禹为首的权贵们利用地理和文化上的优势,紧紧抓住了这次机遇,当仁不让地占据了领导地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使中原文明走在了前列。

关于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及“天下中心”对中国文化影响的研究报告

一、 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指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自然状况;文化是指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系统。因此,讨论地理环境与文化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讨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影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 以我国为例,中国文化的气质是内向型的,风格是和谐型的,内核是伦理型的。这些传统文化风貌的形成,均与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有密切关系。如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为高山、大漠和海洋所包围,在古代显得相对封闭和孤立。但其内部腹地辽阔资源丰富,因而在无求外助的情况下,独立地创造了具有自已特色的农业文明。这一切,必然使中国文化的气质具有典型的内向型特征(如“中国者,天下之中也”的地理观念;内向开拓精神;长城之象征等),从而与流动、开拓、掠夺、冒险的游牧与商业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且形成了独特的“天下中心”的文化观(将在下进行具体分析)。尽管中国的地理环境较封闭,然而其腹地十分辽阔、完整,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资源丰富多彩,有人把它形容为“外部封闭、内部活跃”。尤其是东部地区,河网密布,沃野千里,季风定期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配合良好。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来署往,周而复始。平原上村落密集,男耕女织;江湖上白帆点点,渔歌唱晚……生活在这种优美、和谐、自给自足的土地上的中国人自然不喜欢虚伪、罪恶与丑陋,更不喜欢侵略扩张与动乱.他们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的太平盛世,从而就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和谐风格,这可以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哲学观中见其一斑。由于内向型气质的文化,使得中国人很少关心外部世界和来世,而十分重视现世,注重人生,注重人际关系。这种和谐风格的文化,又使得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时,讲究和谐,讲究统一,讲究仁爱亲善,讲究和睦礼让,重视孝亲,宗法意识浓厚。这种文化的内核属明显的伦理型。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影响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特征)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产品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进而影响到文化的民族或文化的地域特征。例如,有大河灌溉的亚热带、暖温带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裕的水热条件,故农业最早得到发展(如四大文明古国);草原地带有着流动畜牧的广阔场所,成为游牧经济的温床;滨海地区拥有交通之便和渔盐之利,工商业应运而兴。而上述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又是各种格局的文化类型得以形成的基础,深刻影响到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如冯天瑜教授研究认为,大河一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草原一游牧文明的粗犷剿悍、惯于掠夺,与来自草原多变的恶劣气候提供的“射生饮血”的生活方式有关;海洋一文明的外向开拓精神,则与陆上资生环境的内不足和大海为海洋民族的流动生活提供纵横驰骋、杨帆异域的条件有关。譬如我国南北方人性格差异巨大,也是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的一大表现:吴地江南水乡的人民给人以“温柔和婉”的印象,他们具有能言善思的认知特征、温柔细腻的情感特征、灵活务实的行为特征,这正是得益于吴地滨海沿江、水网交错的水域特点和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而生活在茫茫草原上的内蒙古人民,由于居住分散、人口少,特殊的劳动方式以及战胜自然灾害的需要使他们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观念。其次,长期放牧生活的单调、交往的简单,使他们思维方式简单,人际关系单纯,而自给自足的生活使他们商品观念淡薄,从不计较小事。受这样的文化传统的影响,蒙古族大学生形成了大方活泼、洒脱、愉快、开朗、外向的性格,但也有感情用事,缺乏恒心和耐心的特征。

二、 中国“天下中心”的文化观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独立性;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完整独立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连续性。三者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天下中心”的文化观(即“天下观”)。

从空间上看,也即从自然的天下观看,中国古人的天下观包含了

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己所在的地方既是天下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天下的大地仿佛一个棋盘,或者像一个回字形,由中心向四边不断延伸;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芜,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就越低。

因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与独立性,使得中国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文化的传承比文化的创新做得更好。但也是因此,限制了中国文化更好的发展。以郑和下西洋为例1405- 1433年,明代的航海家郑和利用从宋代继承下来的航海技术,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七次海上远游,范围涉及到东南亚很大一部分、印度的沿海地域和东非。但远航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认识世界而在于政治的显耀力量和播扬 “天威”。郑和的行动没有对中国的天下观产生实质性的作用,而事实上是进一步肯定了古代国人就认定了的唯一文明帝国的优越感,但强化了中央之国的空间观念。因此错失了“地理大发现”的好机会。

总而言之,因地理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天下中心”的观念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既是充满僵化与超稳定因素的社会,又是弥布活力与变革的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