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谍战著名间谍大揭秘:u-2飞机被击落(上)

 新用户49272060 2022-08-14 发布于广东

U一2飞机被击落

1960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正式举行。各种型号的坦克、装甲车、火地和火箭缓缓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列宁陵墓主席台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要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一队队装备走过。群众游行开始不久,苏联防空部队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走上主席台,身上的野战服与其他官员的礼服形成鲜明的对比。比留佐夫元帅来到赫鲁晓夫身边,俯身在他耳旁细声说了几句话。赫鲁晓夫严肃的面孔刹那间绽放出笑容,并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个细微的表情没能逃脱人们的眼晴,但是其中的含义却鲜有人知。人们不免争相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处于冷战交锋中的一国元首在如此意义重大的场合下露出轻松的神情呢?

让人叹为观止的U一2

就在赫鲁晓夫对露出这个神秘表情之因秘而不宣、静观其变的同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坐在办公室里为避免陷入尴尬境地苦苦寻找对策。尽管在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官员一再宣称“一架用于研究高空大气条件和风力的U一2飞机在某次执行科研任务时于土耳其上空失踪”】但是一旦真相暴露,必将成为外交丑闻,也会加剧美苏之间的紧张。然而,更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所向披靡的“黑寡妇”,怎么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被击落了呢?

以“黑寡妇”著称的美国U一2高空侦察机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间谍飞机,出自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设计师凯莱·约翰逊之手。U一2飞机集滑翔机的外表和喷气发动机的动力设计于一身,采用全金属框架,机身长16米,机翼长24米,轻便灵巧,特别是尖端装配的带支撑杆的滑轮,能够在起飞时保持机身的平稳。值得大为称赞的是U一2飞机在当时技术水平下的卓越性能:超过30480米的最高升限,805公里的时速,7242公里的最长航程以及10小时的续航时间…大部分指标都远远高于当时服役的美国空军F一104。

如此先进的装备自然引起了美国航天部门的强烈关注,也吸引了中央情报局的视线。当时,美国空军正在为勘察苏联导弹系统和制导雷达的任务烦恼。苏联幅员辽阔,在边境周围部署的远程雷达只能覆盖纵深约1609公里的期测范围,而对于中部和西伯利亚的雷达部署情况就显得束手无策了。为了及时掌握新动向,美国不得不派飞机进行勘察,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多次出现过意外事故并因此造成0架飞机的损失。中情局接管此项任务之时正值U一2飞机研发成功,因此一眼相中了这架新式武器,也注定为U一2造就一段大放异彩的辉煌历史埋下了伏笔。

经过改装,U一2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形飞机”,除了全面降低的红外线、声音、电磁和雷达反射特征外,良好的高空性能也让敌军望洋兴叹,配套安装的8台高空侦察照相机可以在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各种气象条件下自21000米高空毫不费力地拍摄地面目标,清晰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大到城市建筑、街道,小到墙面的广告,地上的烟头,都能一览无余。按每台照相机工作8小时计算,一架U一2飞机用几个星期时间就能把整个苏联拍摄完毕。为了满足侦察需要,U一2飞机还特别装备了侦察接收机,用以检测所有苏联雷达信号,此外还有用来测量被侦收到的辐射源方位的测向机,以及用于启示所有被侦收到的电磁辐射源的特制磁带记录机。

毫无疑问,对于急于掌握对手信息的中情局来说,U一2在谍报战中的分量可以说是杀手锏级别的。因为当时虽然苏联英国其他一些国家制造的个别飞机也能达到近似高度,但是性能与之相较却遥不可及。

1956年5月初,四架U-2侦察机带着使命被C一124运输机空运至英国。美国对外宣传是“为美国航空航天局服务的气象研究机”,隶属于第一临时气象侦察大队。为了避免外界过多注意和猜测以及迅速开展任务,6月中旬,U一2部队前往德国法兰克福以西、毗邻莱茵河的威斯巴登。之后又更换了更为强劲的J57一P一37A发动机,彻底解决了以前的空中熄火问题。

在人员选择上,中情局最初的如意算盘是雇佣一些唯利是图的外国飞行员,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推卸责任,但是苦于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手,最终不得不在美国空军内部选拔。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就是其中之一。和其他飞行员一样,他与中情局签订为期两年的服务合同,以洛克希德公司雇员的身份从军队退役加人到U一2侦察机项目中。此外所有与飞机维护有关的工作,如情报传感器、生命保障系统等的维护都要聘请非军方技术代表完成,而高空侦察目标的选择和任务计划则由中情局控制下的华盛顿项目司令部下达。

U一2崭露头角

整个计划看起来是如此完美,满心欢喜的中情局迫不及待地想立即将其付诸实施。然而此时,艾森豪威尔总统却迟迟没有做最后决定。于是,在总统下令对苏联进行高空侦察之前,U一2先小试牛刀,于1956年6月19日在苏联

周边的东德、波兰领空做了第一次侦察飞行,其间被地面防空雷达发现,虽没有收到正式的官方抗议,但是飞行成功的消息传到了白官,总统依然不为。7月2日,中情局再次下达任务,2架U一2分别对捷克斯洛伐克、匈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东德:放兰和罗马尼亚进行了慎梨,获得了大就清晰照片,足以证明其可靠性与军事价值。

面对成熟的技术条件和高质量情报的诱惑力,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式批准了对苏高空侦察活动。鉴于对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些担忧,尽管有中情局一再的保证,总统还是只给了10天的行动期限。

1956年7月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既是美国独立日,也是U2开始执行越苏领空行动的日子。飞机从德国莱茵河右岸的威斯巴登起飞,沿途经波兰的波滋南和白俄罗斯,之后向北转至列宁格勒,最后飞越苏联的波罗的海各加盟共和国后返航,全程历时8小时45分钟,目标范围覆盖了苏联的远程轰炸基地、海军造船厂和军事训练场等敏感目标。7月5日,U一2的行动进一步升级,对苏联的基辅、明斯克、莫斯科等地进行了8小时的侦察,带回来令人兴奋的图像一A一2型照相机拍摄到的“米亚一4”重型喷气轰炸机的制造厂、位于卡哈姆科的火箭发动机厂和位于加里宁格勒的导弹工厂等重要军事目标。

两次行动的成功既带来丰厚的成果,也惹来了麻烦。苏联的防空雷达准确地捕捉到了飞机,并派出“米格”前来阻挠,只是由于飞行高度太低,无法对U一2构成威胁。7月10日,外交照会连同U一2侦察机入侵详细路线图一并递交到了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苏联在照会中表达了对于美国飞机飞越本国领空进行间谍活动的强烈不满,并根据“米格”飞机驾驶员的判断认定入侵者为美国空军的一种双引擎中型轰炸机。美国对此当然予以否认,并于7月19日的回复中宣称“没有任何美国军用飞机飞越苏联上空,苏联的指责是蓄意捏造”。面对随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抗议,美国也采取了同样的应对方式.

尽管有强硬的态度支撑,艾森豪威尔总统还是对这种侦察活动的必要性和风险产生了怀疑。因为一旦间谍活动被美国人知道,将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被苏联发现是一回事,在国人面前失去威信就是另外一回事啦”,总统心中不免盘算着另辟蹊径,U一2侦察机对华约国家的越境高空侦察任务也因此暂时中止,U一2飞机的侦察目标转战至埃及。

直到1957年5月6日的一次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态度终于开始松动,U一2侦察机获准对苏联的边疆地区进行侦察,如苏联东北部的堪察加半岛、贝加尔湖和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7月8日,从阿拉斯加埃尔森空军基地起飞的U一2对苏联远东地区进行了侦察,这是U一2首次从美国本土起飞执行对苏联地区的侦察任务。至此,一场表面上风平浪静的争斗就此拉开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