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字理论(战国文字)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8-14 发布于河南

【知识点梳理】:

一、战国文字概论

二、“文物”上的文字

三、“文献”上的文字

【知识点论述】:

一、战国文字概论

        战国文字所包含的内容有两种比较流行的方式,陈炜湛先生在《古文字纲要》中说:“战国文字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实物上的文字,即”文物“上的文字……传抄传写,世代流传下来的文字,亦即”文献“上的文字”。以上是第一种分类方式,也是我采取的梳理方式;另一种是按照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所说,认为战国文字分化成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秦系文字,一个系统是六国文字,我们用表格来进一步解释下,

战国文字分类方式:

陈炜湛
文献文字
三体石经古文、《说文》古文&籀文、《汗简》、《古文四声韵》古文
文物文字
竹帛文、石刻文、金文、货布文、古玺文、陶文(陶器上的文字)

裘锡圭

秦系文字
=(春秋)秦文字+(战国)秦文字+秦小篆
六国文字
=(战国)六国文字

二、文物上的文字

1、竹帛文

        《墨子》有云:“书于竹帛”。《尚书-多土》:“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书有文字的竹条叫“竹简”,将竹简编缀起来叫做“册”。竹简是春秋时期书写史料的工具,但就目前出土状况来看,所见几乎都是战国竹简,且大体为楚国竹简。

仰天湖竹简1953出土,湖南长沙仰天湖,内容为遣册
信阳竹简1957出土,河南信阳,内容为遣册
望山竹简
1965出土,湖北江陵,内容为遣册
随县竹简
1978出土,湖北随县,楚系文字,内容为遣册
九店竹简
1981出土,湖北江陵,内容包括日书、竹书
包山竹简
1987出土,湖北荆门,内容为司法文书、遣册等
郭店竹简
1993出土,湖北荆门,18篇竹书
新蔡竹简
1994出土,河南新蔡,卜筮记录
上博(藏)竹简
1994购于香港文物市场

2、石刻文

        《墨子》一书有云:“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说明在墨子时代就已经有了石刻。现在比较著名的石刻有石鼓文(发现于山西凤翔,共10块,诗体,重要的文学资料),诅楚文(三块秦国刻石,内容为祈求天神克制楚兵,真伪尚有争议)和秦骃玉版(秦是年代,骃是人名,正面基本可以释读,反面确实较为严重)。

3、货布文

        先秦金属布币上的文字,因为要兼及货币的形状面积,所以所刻之字略显潦草,字体正反、正倒是很常见的。

        从形状来看,有布币、圆钱、金饼、铜贝,其中铜贝也称蚁鼻钱。货布文字多数零星分散,现在所得的单字约有900 多。

4、古玺文

        先秦印章上的文字,兴起于春秋,当时来往公文、传递命令、物品转徙都需要封印,所以现在保留了很多的玺印,这些玺印可以分成官印和私印两大类。

5、陶文

        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目前大部分陶文多属战国时期的器物。现存战国陶文主要分属齐、燕、韩、秦四国,其他国家只有零星发现。自原始社会以来,陶器一直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商周虽属青铜时代,但是民间日用器大多数还是夹砂粗陶/泥制灰陶所制。

三、文献上的文字

        文献上的主要是三种,一是说文古文——也就是《说文》所收的古文和籀文,按照许慎的说法,古文是孔子壁中书。籀文与古文的关系可以归纳成正体与俗体的关系、繁体与简体的关系;二是三体石经古文,三国时期魏正始二年刊立,以古文、小篆、汉隶三种文字系统属于碑上;第三种是《汗简》和《古文四声韵》中的古文,这两本书都不是战国时期的书,前者成书于北宋,郭忠恕所编,后者是北宋的夏竦所编。二书所收都是北宋人所见战国文字,对释读文物上的文字有着很高的价值。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