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和你说晚安🌙 图片 | 网络 作者 | S姐 来源 | S的魔镜(ID:ssmojing) 昨晚,朋友圈被某视频刷屏。 残忍点说,这是一场人为的悲剧。 上海17岁男孩,在母亲把车停在高速桥上时,冲出车门,抹着泪,从桥上一跃而下。 一旁的母亲跟着冲出,想拦住暴走的儿子,只可惜,连衣角都没能抓住。 母亲挥出的手,捞到的是空气,眼睁睁看着儿子,坠落桥下,当场死亡。 母亲愣神好一会,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禁不住跪地痛哭,嚎啕不止。 这一幕,大概会成为她一辈子的梦魇。 整个自杀过程,短短5秒,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黑白。 你问自杀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和同学闹矛盾的他,被妈妈劈头盖脸地教育。 虽然我很同情母亲的痛苦,但能让孩子做出决绝举动的,想必他早已是,被积压已久的骆驼。 母亲在车上的一番话,击垮他内心最后一根稻草。 想想看,母亲在路中停车,本就是一种偏激行为,接二连三下的刺激,使得情绪化下的儿子,走向极端。
评论区里,点赞十几万的留言,是这样的: 有些父母的嘴坏到你难以想象,不是内心够强大 真的活不到长大。 对悲伤的母亲,我说不出指责的话。 可有时候,真不能怪孩子内心过于脆弱,是亲人难听的言语,不加掩饰的恶意,让孩子撑不下去了。 不管父母们是不是无意,说出口的伤害已经造成,过多的后悔都于事无补。 这是男孩对母亲的报复,绝望的人去死,留下另一个绝望的人生不如死。 一辈子的枷锁,让人沉入地狱,不得救赎。 据网上数据显示: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所以像上述的这种悲剧,新闻上一搜一大堆。
兰州8岁男童,写作业遭到母亲斥责,而后反锁房门不出来。 等父母发现男孩长时间不出,呼唤不回答,疑心下破门而入时,孩子已经上吊自杀在房间里。 才8岁,人生就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江苏9岁男童,给家人留下一封遗书后跳楼自杀。 遗书里,他写到: “奶奶,我前天误把学校的玻璃窗撞碎了,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年幼的他,害怕惩罚,却不怕死,下意识的反应,令人心疼。 明明连“跳楼”的“楼”字都还不会写,就果断从楼上跳下,一了百了。 还有今年2月,读者桥豆和我说: 有次她和父母争吵,情绪奔溃大吼:“我是不是死了你们才满意。” 结果她爸爸说了一句:“吓唬谁呢?要死去外面死,不要脏了我家。” 那时她真的很想从房间窗台跳下,可懦弱的自己,却跨不出这一步。 她怕万一死不了,会疼。 听得我心揪成一团,为她难过,也为她父母难过。 擅长挫折式教育的父母,永远都不知道,孩子内心被伤到何种境地。 中国多少孩子,曾一闪而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一死了之,可他们却仍然一次次给予重压,反正孩子嘛,事后哄哄就过去了。 事实上,据心理学家分析,那些选择自杀的孩子,都觉得自己遇到过不去的坎,除了死亡,没有其他的出口。 千万不要觉得,发生悲剧,都是孩子不懂事,承受能力低,往往有这种想法的父母,长此以往,将酿成惨祸。 我们的教育观念,似乎不能体察和包容孩子的脆弱,更别说共情,孩子不够坚强,都是他们自己的错,是他们的原罪。 在孩子心里,本以为家庭是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结果糟心的风雨都是家里给的。 既然没法好好生活,不如去死解脱,借此报复父母一生。 说真的,在儿女尚不成熟又叛逆的年纪,父母的职责,是给予理解,并根据其性情适当矫正,让孩子不至于成长为极端的个性。 家不是争理的地方,而是说情的地方,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好讲。 孩子是用来教育,不是用来测试无限抗压的。 记得3月看到的一则新闻: 洛阳一位母亲,因儿子考试成绩没过95分,就对他拳打脚踢,而后又把儿子扔在高速入口,自己开车扬长而去…… 民警赶到现场时,看到的是手足无措的男孩,脸上还有明显的巴掌印,一直低着头。 问他怎么了,他说自己没考好。 打电话给母亲沟通,劝她好好教育孩子,而不是扔在路边不管不问。 你猜母亲怎么回? 她居然驳斥到: “我就是不要他,就算坐牢也不要他了,你们怎么处理都行!我就是不负责任,你起诉我好吧。” 遇上这种父母,你让孩子身心如何健康成长。 所以那些决定去死的孩子,曾遭受怎样的挣扎和痛苦,我们无法想象。 如今的亲子关系中,最不平等的部分,就是孩子无法反抗父母。 相反的,父母有充足的能力和权利,去摧毁孩子的自信和尊严。 就像之前看过的一个视频,和父母争吵的孩子,哭红了脸,一旁的父母拿着手机拍她,问她错没错。 孩子歇斯底里吼,我知道我错了,可我现在想一个人安静一会,行不行?行不行? 答案是不行。 父母只觉得眼前的她很好笑,没有安慰,还要逗弄她,要她一遍遍回答。 当时我只觉得那笑声很刺耳,我一点都不觉得好笑,而是感觉到窒息。 在父母眼里,孩子不需要尊严,在痛哭的时候,还可以无情地嘲笑,让孩子长记性,以后不敢再犯。 多么可悲。 在孩子成长为能扛起外界风风雨雨时,亲人的谩骂和指责,无疑是在他们裸露的伤口上撒盐。 明明是最信任的父母,却一枪枪打在孩子心上,打碎他们自我保护屏障,还怪他们承受能力太差。 为什么孩子会用生命来惩罚父母? 很简单,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唯有自己的命,可以报复。 现在的社会,总是倡导要穷养孩子,培养他们的坚韧性,要富养孩子,提升他们抵抗花花世界的能力。 可照如今的趋势看来,无论你穷养还是富养,没有用爱滋养,最后都是空。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卢森堡博士认为: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 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学会不加评判地好好说话,可以让你的爱自然流露。 反观现实,父母还是多数采取暴力沟通手段,把孩子的内心砸个稀碎: “真后悔生下你。” “你真是太丢人了。” “你怎么不去死?” “有本事你就去死啊?” …… 因为是亲生,所以就越是肆无忌惮。 当血脉相连,成为伤害的完美理由,孩子的绝望累积,是肉眼可见的。 17岁少年跳桥,他不是第一个跳下去的孩子,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别等孩子用死亡报复父母,寻求解脱,父母才追悔莫及,夜夜惊醒。 都说长大后,父母等孩子的道谢,孩子等父母的道歉,互相等来等去,没有结局。 其实双方都有错,错在没有敞开心扉,好好沟通。 我们是第一次当子女,爸妈也是第一次当父母。 既然都是第一次,不如互相担待点,用爱去交流,去包容。 生命真的很脆弱,经不起折腾,就别让彼此说出口的话,成为自己终生的遗憾了吧。 作者:S姐,爱码字的90后老阿姨,关于情感、生活、成长,这里都会有你想要的故事,她的公众号:S的魔镜(ID:ssmoj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