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南秦宫 亦是全国唯一可考的轩辕帝斋宫

 商洛古文化院 2022-08-14 发布于广东
作者:王国伟(笔名:zenmax 浮凸)




洛南祝塬秦宫,周籍典所传黄帝斋宫址而扩建
 

(“陕西洛南祝塬秦宫殿遗址调查简报”补义)

作者:王国伟

洛南祝塬,原有1983年省级公布认定的文物“李密冢”遗址,1991年,经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文物调查研究室、商洛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该处进行了考古调查,对在该遗址区域内采集到的砖石、瓦当、板瓦、筒瓦、卵瓦、土坯、草泥墙皮等建筑遗物,包括色彩,均为典型的战国至秦代时期的风格,建筑形制、尺度均与秦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类似的结论,发现此土丘系一处大型秦代移宫遗址,彻底否定了“李密冢”的讹传。【秦建明、陈良和撰写的“陕西洛南祝塬秦宫殿遗址调查简报”,发表于《考古与文物》19944期。收录于王昌富编著的《商洛考古文集》】根据分析,洛南祝塬大型宫殿遗址,建于战国晚期(先秦),距洛水1000米,相对高差百米, 此主体台基东西长55米(咸阳宫一号60米),南北45米(咸阳宫一号45米),台基高11米,比秦咸阳宫一号的高度高3米。

1-3:秦咸阳一号宫殿外貌对比图

图片来源网络学术研究

图 洛南祝塬秦宫遗址: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洛南县秦行宫遗址,其价值不亚于万里长城”

new.qq.com2022-8-13

但不知何种原因,202287日,我受王翠萍之邀,驱车前往此地参观时,其处并没有立“祝塬秦宫殿遗址”的新碑,仍为隋唐的“李密冢”旧碑。疑新碑名称关于对秦宫建筑的定义中,“离宫”的判断存异?这也是可能的。

一、未引起注意的洛南祝塬秦离宫的朝向

所谓离宫,即是指古代帝王出巡时的行宫。

离,八卦之一,代表火。

宫,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亦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那么,作为与咸阳宫一号遗址相同级别,其台阶高度还高于咸阳宫一号遗址的大型宫殿,尚且地点在洛水的上游。其调查文载:

“主台基2400平方米,其“土台最高点在西部圆丘上,高出地面11米,东部为一平台,高出地表5米,形成东低、西高的阶状台基”显然,此秦宫的主宫殿的朝向是“坐西朝东”;与中国古代建筑,上至宫殿,下至民宅,所选择的“坐北朝南”有本质的不同,即:是洛水水流方向。而且,作为与秦咸阳宫天子级别的宫殿,不选择中国建筑传统,说明此建筑不是为专用于天子居住而设计,而与今宗庙、寺庙信仰类的特别的坐向相同。

这明显与秦取代周,秦咸阳想取代洛邑,秦未统一六国但迫使周王降为国公,秦获九鼎天子地位的祭祀活动相关。

《史记》、《汉书》记载的所谓天子得天道、获取治理九州大法,文明始于河图洛书,虽未有祭祀的地点和获取的经过,但是,没有经过秦、汉火烧的《竹书纪年》,却把玄扈之下、洛水之上游的地点、过程描述的非常清楚,此过程、地点,似乎又与祝塬、洛水上游,玄扈山下的秦宫殿地点、今祝塬现仍保留的其他与祭祀相关的地理名称及位置布局吻合。洛南秦宫是高出离宫意义的宫殿,是秦人效仿、接替历任周王专用于祭祀的一处人神对接、承接天子位而脱胎成为天子;为使天下臣服而用于祭祀为目的场所。

二、祝塬秦宫朝向与周人籍典对比解读

因是承接天子的关系,此地址、地点、朝向的选择,应与旧周天子继位、获取天道的仪式地点旧址相同,即周室所传的、春秋战国晋魏属地的、魏史《竹书纪年》所谓“帝黄服斋于宫中zenmax浮凸按[下同]:斋于宫,是黄帝行祭天祀的典礼,专为某山、天神而建造的庙宇类的处所,祭拜前有一套斋戒的程序),坐于玄扈洛水之上坐:房屋、建筑物,背对着某一方向 。如坐北朝南www.zdic.net汉典;2022-8-5即庙宇背对着洛水出的玄扈山、西东向,坐西朝东,与洛南祝塬的秦宫坐向高度一致,在洛水的上游处)……(原文解注附后)”的地址。

秦改朝换代延续了这一做法。

附:意译《竹书纪年》宫庙坐向及程序:

1.《竹书纪年》原文及翻译:

帝黄服斋于宫中zenmax浮凸按(下同):斋于宫,是黄帝行祭天祀的典礼,专为某山、天神而建造的庙宇类的处所,祭拜前有一套斋戒的程序)坐于玄扈洛水之上(【坐:房屋、建筑物,背对着某一方向 。如坐北朝南www.zdic.net汉典;2022-8-5即庙宇背对着洛水出的玄扈山、在洛水的上游处)。有凤凰集(聚集)(凤凰)不食生虫(活虫),不履(踩)生草,或止(停留)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四面都有檐霤的楼阁。,或鸣(鸣叫)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动物园),神鸟来仪仪仗。有大蝼(类似蟋蟀、禅一类的节肢动物蝼蛄,)如羊,大螾蚯蚓如虹。帝以土气(地气)胜,遂以土德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的五德之一,五行土德代表着大地的功德,也代表着取得胜利的君王的功德。王。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接上句“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之后,凤至之时帝开始祭拜洛水,即是《山海经》被省、删除之处)庚申(庚申日,北斗七星仪轨曰:世有司命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陈说众人之罪恶。”),天雾,三日三夜,昼昏(白天如晚上)。帝问天老(帝问专职看天象的辅官)、力牧、容成(三位大臣的职位名称)曰:“于公何如?天气对于国家来说预示着什么?”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斋宫东边的郊野之地)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用来确定音阶的高下,阴阳各六,夷则为其一也。 十二律制: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人们把十二个律与十二月相配,夷则配七月。此时万物开始被阴气侵犯。,与天相副(非常正地符合)。以是观之如此看来,天有严教(教诲)以赐帝,帝勿犯(不可违犯)也。”召(召唤)(做卜事的占卜官)卜之,龟燋(占卜用的龟甲和灼龟的引火柴。烧焦了)。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问天老、力牧、容成三圣人)。”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已问,但没有告诉结果)(卜官)北面再拜 拜天神)曰:“龟不违圣智,故燋。”(得到的结果应与天老、力牧、容成三圣人的预测相同)雾既除,游(水里边走)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古代用作祭品的五种动物。即牛、羊、豕、犬、鸡。以醮指僧道设坛祭神之,天乃甚(大)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河图)出河,《龟书》出洛,古代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祥瑞。 韩永贤 以为河图洛书是上古游牧时期的气象图和方位图。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图案。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在传说中有河图洛书出于黄河、洛水,其实河图洛书中的不是指黄河,而是银河的观点可取赤文篆字,以授轩辕(即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接万神于明庭(周九鼎在太庙明堂,华夏在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谷口 仲山 谷口 ……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寒”于“塞”两处字不同)【《秦汉雒史》  第十二篇  山海经中山经“洛间”考】

2、《竹书纪年》意译白话:

轩辕黄帝,按照祭祀天神的礼数,身着戒除嗜欲,净心于专为洛水山神修建的宫庙里。

宫庙的位置;对玄扈,面朝洛水、洛邑;在玄扈山洛水的源头上。

宫庙这里不时有凤凰聚集,凤凰不吃活着的虫子,不踩踏生草;凤凰有时停留在黄帝的东园,有时巢四面都有檐霤豪华屋檐装饰的楼阁,或鸣叫于庭院。其雄性的凤凰自会唱歌,其雌性的凤凰自然会翩翩跳舞;瑞兽麒麟,在各种动物聚集的园子里麒麟,据《瑞应图》记载:麒麟长着羊头,狼的蹄子,头顶是圆的,身上是彩色的,高大概2米左右。《说文解字·十》记载:麒麟身体像麝鹿,尾巴似龙尾状,还长着龙鳞和一对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是由岁星散开而生成,与貔貅并称为五大瑞兽。貔貅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百解",俗称貔大虎,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神鸟也飞来作为仪的队伍。

其类似蟋蟀、禅一类的节肢动物蝼蛄,如羊那么大,蚯蚓大的像彩虹。轩辕帝在这样的环境里祭祀,获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一的土气(地气)而得胜,遂可以土德王天下。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日,凤凰到来,轩辕黄帝开始祭祀洛水。(接上句“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之后,凤至之时帝开始祭拜洛水,即是《山海经》被省、删除之处)庚申(庚申日,北斗七星仪轨曰:世有司命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陈说众人之罪恶。”),天出现了大雾,连续三日三夜,白天如同晚上。轩辕黄帝问专职看天象的辅官天老、力牧、容成这三位大臣,说:“白天如同晚上的天气,对于国家来说预示着什么?天老说:“臣听说,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盘旋飞翔于玄扈山斋宫至东郊之间而欢乐,其凤凰的鸣音中所显示的十二对应的十二个月中,夷则音正好配七月。此时万物开始被阴气侵犯,与天相副。如此看来天有教诲以赐帝,帝可违犯啊”!天老又召唤做卜事的史臣 用火灼龟甲,观其裂纹以预测吉凶之,占卜用的龟甲和灼龟的引火柴都烧焦了。占卜的史官说:“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三人)。”黄帝说道:“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这时,占卜的史官又朝着北面再拜,说:“龟不违圣智,故燋。”占卜的结果与天老、力牧、容成三人预测不谋而合。这时,雾既除去,占卜的史官游水于洛水之上,见大鱼,牛、羊、豕、犬、鸡五牲用作祭品用酒“醮”(jiào祭神之,这时,天乃雨,下了七日七夜,鱼流于海,这时得到图书焉。《龙图》(河图)出河,《龟书》出洛,《汉书·五行志上》。古代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祥瑞。 韩永贤 以为河图洛书是上古游牧时期的气象图和方位图。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图案。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在传说中有河图洛书出于黄河、洛水,其实河图洛书中的不是指黄河,而是银河。赤文篆字,以授轩辕黄帝。接万神于明庭(周九鼎在太庙明堂,华夏在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1:文中凤凰,当为此地长尾,华丽古鸟。麒麟等巨兽,或为壁画或雕塑。是周人按照周室籍典的传说而塑造与布局的景观,祝塬秦宫应延续了此周地点和籍典传说。

2:此文重点:“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通过祝塬秦宫朝向的解读,过去认为黄帝斋宫在洛南玄扈山之上的观点今补义。

三、祝塬遗址与祭祀相关的遗留名称

1、洛南塬之“

祝,商代甲骨文就有出现,字状,似一个人跪天拜地祈祷的样子,本义是祝愿祷告。祭祀时主持祭礼之人亦可称为;周代(尤其与祝塬秦宫同期的战国)”,多用作官称,周室及各诸侯国懂巫术,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秦国亦相同。当然,亦有以此作为姓氏的存在。而作为与天子级别的宫殿的存在,而且在周洛邑上游的洛水旁作为“祝塬”存在的本身,亦很能说明“祝”之名的意义与祭祀的关系。

2、祝塬之地名,此相同地域有东、西两个祝塬。

在祝塬秦宫遗址西南约1500米,有“西祝塬”的地理名称。祝塬遗宫址的地理名称为“祝塬”,亦称“东祝塬”。西祝塬的村庄不大,称“辛屈村”疑似以辛屈两姓最早组成的姓氏,而不是因祝塬称为“祝村”。西祝塬有一水库,有水源。

3、东、西祝塬之间有地理名称“东、西鼓楼”

鼓,在古代社会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战争、祭祀、宴乐等重大场合都离不开鼓的使用。《诗经·商颂·那》: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易经·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晋书·良吏传·邓攸》: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而“东鼓楼河”、“西鼓楼河”作为地理名称,二鼓楼相距约300米;二鼓楼相距东、西祝塬之间亦约5-600米。

鼓,作为祭祀的重要工具,其地理名称的存在,说明了此祝塬地所现的秦宫与祭祀功能的关系。

4、地理名称“火寨”与“太平”在祝塬南的底部

1)西祝塬的南部,有地理学名“火寨”,后成为村名。火寨,与祝塬之“祝”有密切的关系: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南方神、南岳神、南海神、夏神、灶神,五行神之一。祝融也指火正、夏官的官职名称。祝融氏”,是在担任火正官时,黄帝赐姓,掌管火的天神。(一说是黄帝之后)即《国语·郑语》有“火正曰祝融

守燎祭天,是火正的三职之一。《礼记》载:蟠柴于泰坛,祭天也”。祭天仪式必须要烧火,意喻明火天帝可见,升腾起来的滚滚浓烟,可与云一样连接天廷,将天与地连接,传达上天保护人间的旨意

海叔说春秋baike.baidu.com2022-8-12】【郝于越. 传统神话形象符号在现代传媒中的延递以祝融为例[J].戏剧之家2018,(7):198-199.

(2)太平村

祝塬底部的太平村,与火寨村平行。二者大约相距1500米。距西祝塬约1000-1200(米),火寨、太平、西祝塬称三角形排列。太平,《吕氏春秋·大乐》有“天下太平,万物安宁。谓时世安宁和平。史记夏本纪卷二有“天下於是太平治。”喻极盛之世。近泰平、承平、升平

但此“太平”为何与祭祀的祝相关,待考。

5、祝塬的地形原有诸多水,和肥沃的黄土为主

在今西祝塬有水源,以水库为中心,其水源为活水外,在西祝塬的西南边,仍有“西湖”“东湖”的地理名称。从卫星图及现场考察,数千年前,此处应有多水面。加上古时洛水水量较大,水面、地面、山下容易形成雾气,成为仙境,(今时商洛的南山、北山的早晨、雨后,仍为云雾缭绕、平地云起,天山一体景观)并且,无论是秦宫遗址的土台基,或是平地、凹地,都与周边山地的土质不同。均为肥沃的黄土。与《竹书纪年》记载轩辕黄帝的“玄扈”前的祭祀场所、有“帝以土气(地气)胜,遂以土德(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的五德之一,土德代表着大地的功德,也代表着取得胜利的君王的功德。)王”的“土”相同。

四、祝塬秦宫疑秦昭王年代所扩建,秦始皇使用过。

五、《山海经》夏商周洛邑洛水、洛神源头之山—玄扈山的寻找调查

(未完待续)

编辑:校队:王  羿


  敦煌博物馆王国伟爨书展品(武关道发现记局部)

再次声明:因涉及学术观点,凡引用必注出处。以免侵权难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