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甜白釉非白瓷?不识甜白釉,白在古玩圈混了

 睫毛上的风尘 2022-08-14 发布于北京
热播剧《如懿传》完结许久了,但剧中的很多细节颇值得玩味,其中,常常被乾隆拿着放大镜欣赏的清宫瓷器尤为引人注目,可见,乾隆对瓷器的喜爱。
一日,卫嬿婉去乾隆面前献殷勤,差点碰倒案上的香炉,并把甜白釉香炉误认为白瓷,因不识人间甜白釉,反遭乾隆嫌弃,说她“粗鄙”。

图片
图片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简简单单“小白瓷”,炩妃说错了吗?

白瓷与甜白釉,你能分得清楚吗?

下面我们来一一揭晓答案

甜白釉名称的来历

图片永乐皇帝画像

甜白釉——明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

永乐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甜白釉瓷脱胎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大约需要几十道工序,以薄胎暗花者最珍贵。

图片

明永乐 甜白双龙纹高足碗

因甜白釉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又称“葱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

明永乐 四季花卉纹莲子碗


图片

图片

甜白釉釉层有薄厚之分:薄釉常施于薄胎及脱胎圆器上,釉面平整晶莹,器物的口、足边沿及带系的棱角处微显胎骨,足边沿的釉面截削整齐,施釉不淌,有光素与刻、印纹样两种装饰。

厚釉则釉质凝厚,较薄胎器的釉面更加肥腴,多施于厚胎琢器,以光素器为多。少数器皿上线条流畅的暗刻花纹,有时须认真仔细看才可看出纹饰或款识来。

图片

乾隆:这不是白瓷,这是甜白釉?
炩妃将甜白釉称为“白瓷”,在广义上,并不算错,乾隆说不是白瓷,也并百分百正确。但是,慧眼不识甜白釉,就真是她的错了......

图片


甜白釉,是白瓷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
在东汉之前,就开始进行白瓷烧制,经唐代有名的过渡性灰白瓷,到北宋发展到巅峰,至明代进入全盛时期。

图片唐白瓷 印花鱼纹杯

今天,提到白瓷,最负盛名的是德化白瓷。它温润乳白,如脂如玉,有“象牙白”、“少女白”称,流传到欧洲后,外国人又称之为“鹅绒白”,直到现在,法国人还将其美誉为“中国白”,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图片左:北宋定窑 白瓷划花莲纹梅瓶
右:明永乐 甜白莲花纹梅瓶

白瓷和甜白釉的区别:

传统的白瓷通常分为四种;

第一种叫卵白釉:景德镇窑在元代烧成,釉色白中微微泛着一些青色,又叫蛋青釉。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 十四世紀 景德鎮窯 卵白釉印花番蓮紋碗 

內壁印「樞府」款 | 国立博物院

第二种叫定白釉: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造白瓷的水平非常之高,定白釉非常洁白,釉色如同美玉。

图片

宋 定窑白瓷瓜棱罐
第三种叫象牙白:象牙白是明代德化窑的纯白釉,色泽如凝滞一样,在阳光下能够看到隐隐约约的粉红色或者乳白色。

图片

明 白釉溥及鱼人款坐岩观音像
高23cm,宽16cm
第四种就甜白釉了:色泽与前代釉色偏米白的定窑或是泛青色的青白瓷不大相同,釉质洁白,釉色温润如玉,肥厚如脂。

明永乐甜白釉大赏

如何鉴别甜白釉?

永乐甜白釉是古代白瓷的顶峰,与宣德炉齐名,后世一直试图超越未果,索性就将其视为榜样。清一代,康雍乾三朝都大肆烧造过白瓷,但是始终无法比肩前辈。

永乐甜白釉瓷在明代早中期比较流行,为皇家独享器物。

通过现在已知的文物考古材料,永乐甜白釉的首要特征首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胎体的仰光透视,呈现出极为浅淡的粉红色,但又与龙泉窑中粉青有极大差异。二是釉面积釉处(近底和底部较明显)呈现虾青色。


图片
明永乐 甜白三系竹节把壶
台北故宫藏

永乐官窑和民窑白釉瓷区别:

永乐官窑白釉釉质纯净釉面光滑,无流釉现象,有细小棕眼,玻璃质光泽温润。

民窑白釉瓷的胎色白净,瓷化程度较好,产品以高白釉为主,釉色洁白光亮,釉面细腻均匀,无闪青现象。

图片明永乐 甜白如意耳扁壶
宣德早期和永乐以及清康熙甜白釉对比:

宣德早期釉面和永乐相同,极易混淆,但是宣德中晚期甜白瓷开始出现了特有的橘皮纹,所以遇到无款识的明代甜白瓷,均以橘皮纹判定永乐还是宣德。

传世成化官窑甜白瓷多是薄胎,盘、碗、杯多见,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种,薄如蛋壳,为成化独有。清代后仿不少,可用明成化款识特征判定年代。

图片明宣德 甜白釉暗刻云龙纹小碗
10.6cm. Diam.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图片

碗壁局部透光图

图片

款识
清康熙甜白釉器主要仿永乐、宣德、成化、弘治制品,官窑多署本朝款,也有署永乐款识。其中薄胎者仿的最多,也最好,但清代胎料与明代有别,仰光透视,闪青白色,没有其粉色,这是区别明清甜白瓷的重要依据。

近期,域鉴APP的严选优品中上新一清中·甜白釉茶碗和清中·仿甜白釉三足洗,愿请诸君共赏之。

01

图片

清中·甜白釉茶碗
口径9.4cm,高5.5cm

此件清中·甜白釉茶碗,撇口弧腹,底承圈足,器体别致。身施白釉,釉质哑润,底沿露胎,胎体洁白细腻,和釉色统一无差,品质颇高。

02

图片
清中·仿甜白釉三足洗
口径13.3cm2.5cm

此件清中·仿甜白釉三足洗,撇口折沿,浅腹,底承三足,造型圆润流畅,修胎规整,比例十分协调。满施白釉,釉色白如凝脂,素犹积雪,抚之宜人,器表光素无纹,凝润丰腴,宝光内蕴,给人一种莹洁于心的甜美感。置于案头可为文房佳器,墨汁白底,阴阳两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