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教授夫人陈司寇,96岁绝食结束生命,生前留下一句话很有道理

 一粟qq33 2022-08-14 发布于辽宁

说到死亡,或许是令所有人都恐惧的一件事吧。在中国的历史中,从古至今几乎每代朝廷的皇帝都想要寻得长生之法,延续自己的生命,对死亡更是恐惧万分。但是在现代,陈司寇老人用实际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恐惧。

人生短短几十载,生老病死乃是常事,寿终正寝就是人的一生最完美的结束方式。可是北大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陈司寇却在九十六岁选择断食来结束自己平凡的一生,而且陈司寇老人最后留下的话也让当代很多人深思,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接受新思想,打工读书上北大

我们大家都了解或许也经历过上个世纪的生活状况,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中国的社会经济还在发展当中,很多人都没有摆脱贫困,而陈司寇就是出生在一个穷苦家中。家庭经济的原因和陈司寇母亲早逝,只得让她从小就寄住在亲戚家里生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陈司寇的亲戚家也并不富裕,所以在陈司寇要上学的年纪,但是却并没有足够的学费来供她读书,再加上当时老一辈还在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思想禁锢,所以家中并不打算让陈司寇读书。

可是就是在这新旧思想冲击的时代,陈司寇选择了接受新的思想,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她选择了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读书,赚的钱刚好交学费,也就是凭借这股毅力,陈司寇一步一步走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遇见爱情

在北大求学的时候,陈司寇遇见了她的另一半赵宝煦。他们二人的经历很是相似,年轻时候的赵宝煦也是因为没有学费差点上不了大学,但是在他的家乡有一项政策,那就是成绩第一可以免学费。所以赵宝煦通过认真读书次次考第一,来免除学费最终来到北大。

也正是这相似的经历,让他们慢慢熟络起来,在求学的路上也互生情愫,坠入爱河。但是也都立下誓言“为中国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所以在学有所成毕业之后赵宝煦选择留在北大做一名大学教授,而陈司寇选择在北京101中学任政治老师。

这样的结果在他们看来,或许是很美好的,他们结成了夫妻,也完成了自己的誓言,即使在后来的一些特殊的时间里,他们受到了种种迫害,但陈司寇夫妇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更加坚定彼此所做的事业,教书育人。

这样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他们退休,本来应该是两个人的天伦之乐,但是就像开头所说的,生老病死,天理循环。最终赵宝煦教授于2012年逝世,只留下了陈司寇一人。

陈司寇也是个普通人,丈夫的离去,让她感到很孤独,也很痛苦,但是她却没有这样低迷下去,而是做好计划,更加充实的生活,以此来消减对死去的丈夫的思念。

生活的意义

就在赵宝煦教授去世陈司寇给生活做好计划之后没几天,有个记者采访陈司寇问一个人准备怎么度过晚年?

陈司寇笑了笑说“人到了70岁之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而为了不让我的子女担心,我打算之后的生活可以保持住身体健康就好。万一身体哪天真不行了,我是能感觉到的,那时就希望自己可以“走的快一点”不给儿女添负担。”

要知道,当时陈司寇老人已经早就过了古稀之年了,而且他和赵宝煦有三个孩子,儿女们工作的地方离家里也很近,有时间都可以去照顾陈司寇老人的。而且在得知父亲去世后,他们本就打算把陈司寇接到自己家中生活,方便照看,但是陈司寇却坚决不同意,要一个人生活,不给他们添麻烦。

而且每天都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早睡早起,自己买菜做饭洗衣,看书学习,除了每周保姆来打扫两次卫生,其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这样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陈司寇老人的生活节奏在丈夫去世之后基本上没变过,后来采访她说找到了生活真正的意义。但是陈司寇老人却在九十三岁的时候病倒了。

九十三岁的高龄,陈司寇被医生诊断出肾脏上长了一颗肿瘤。她的儿女都希望他可以尽快手术,但是陈司寇自己却不慌不忙地说“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做了手术还能多活几年?”,便放弃了做手术回家养病。

其实这也是她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就像采访时说的一样,如果要走,尽快的走,不给子女添麻烦。这次她也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挺不过去了,所以就有了不做手术的打算。但是陈司寇也没有坐以待毙消极生活,在了解到肿瘤不喜欢碱性,喜欢酸性以后,她又给自己加了一条规矩,不吃酸性食物,只吃碱性的。

就这样,陈司寇与肿瘤又生活了三年。这次她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了,也就是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又对自己的孩子说了那句话“我希望自己走的快一点,不给你们留下负担。”说完便开始断食,无论儿女怎么劝说都不进食。最终在断食四天后,陈司寇老人去世了,享年九十六岁。

结语

陈司寇老人的生活方式是宁愿委屈自己也不麻烦别人,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她也用断食的方式来结束自己这平凡的一生,并留下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那句话。或许这种结束生命的方式我们是难以接受的,或许这种生活也是我们所不能忍受的,或许陈司寇老人在丈夫去世之后就已经做好打算了。

但是我认为陈司寇老人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解释了死亡并不可怕,用最体面的方式和这个世界说再见,她获得的应该是尊重。尤其是她和子女的关系,这是她的选择,她也的确做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