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遇上立秋,“五形人”养生锻炼各有诀窍

 12345csdms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虽已立秋但暑热未退,广东省名中医教你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

  进入8月,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悄然而至。虽已“立秋”,但广州仍处于三伏天,闷热未退,暑气难消。三伏遇上立秋,“五形人”该如何养生?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为各位老友记进行讲解,各位长者不妨对照“五形人”体质特点,掌握立秋后养生及锻炼的诀窍。

  B04~B05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宋莉萍 查冠琳

木形人

  注意调节情绪,谨防“秋燥症”

  体质特点:肤色苍白,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体力不强,多忧虑,做事勤劳。“木形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容易生病。

  “木形人”在秋季容易产生“悲秋”情绪,平时要格外关注自身情绪的变化,尽量安神静气,忌忧郁恼怒。若情绪不好,应适当自我调节,如通过欣赏喜剧、谈心聊天等进行调整,家人间的沟通、交流、互动也十分重要。

  立秋后,日落时间逐渐提前,阴气渐长。“木形人”应补养阴气并让阳气逐渐向下、向内敛藏。具体应减少劳作,早点睡觉,晨起后舒缓四肢,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另外,气候逐渐转燥,“木形人”可能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应多吃润燥生津的食品。

  运动方面,“木形人”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以调整气血、安定神志的运动。早上起床后宜到室外活动,配合各种拳操动作进行有节律的呼吸调息,吐故纳新,改善肺部功能,增强体质。

  饮食方面,宜多食具有健脾、益肾、补肝、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火形人

  保持身心平静,可适当“秋冻”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尖瘦,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走路时肩背摇动,背部肌肉丰满。“火形人”多虑,性情急,轻财,缺乏信心,爱好打扮。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容易生病。

  暑热未消,“火形人”易心火妄动,恼怒易发,故宜保持身心平静,和颜悦色。若有情绪郁闷、恼怒难以自制时,可适当饮用合欢花茶或栀子花茶悦情畅志。

  “火形人”受残余暑热影响,因出汗较多容易出现“热气上火”的表现,比如手足心烫、口舌红等。日常除了要避免劳作太过、大汗淋漓外,还要适当补充水分,如淡茶水、清粥水、凉开水等,以起到润燥止渴的作用。另外,对“火形人”而言,适当“秋冻”既顺应了自然气候的需要,又起到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因此,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而应该尽可能晚一点添加衣物,能穿短袖就尽量不要穿长袖。

  对于“火形人”而言,立秋节气仍应少运动,尤其不适宜高强度的运动。因为“秋主收降”,运动过剧出汗太多会增加机体耗伤,也不利于阳气敛降。饮食上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气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食冬瓜、番茄、菠萝、香蕉、草菇、粉葛、鸭肉、蕨菜等。

  土形人

  谨防脾胃损伤避免大吃大喝

  体质特点:皮肤泛黄,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至胫部壮实,手足不大,身材匀称,步履稳重,举足轻。“土形人”内心较为平和,喜爱结交朋友,助人为乐。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而不能耐受春夏,受春夏之气侵袭容易生病。

  立秋之后,“土形人”要注意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快,使神志安宁。此时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对“土形人”来说,日常应注意控制饮食,避免大吃大喝,引起脾胃损伤。

  由于暑热未消,“土形人”又容易出汗,在穿衣方面,最好选择吸汗、宽松、透气、浅色的纯棉衣物。另外,早晚气温开始下降,稍不注意,“土形人”可能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因此夜间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可于清晨或傍晚在阴凉之处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踢毽子等,避免大量出汗。

  饮食方面,宜进食益气生津、清热祛湿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食冬瓜、鸭肉、荠菜、茭白、苦瓜、沙葛、莲藕、玉米、水蜜桃、绿豆等。

  金形人

  注意避风防寒少食生冷之物

  体质特点:肤色较白,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呼吸平缓,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做事认真。“金形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而不能耐受春夏,受春夏之气侵袭容易生病。

  立秋后,“金形人”应保持内心平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白天气温炎热,“金形人”出门前应做好防晒措施,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身携带雨具和薄外套以免淋雨着凉。夜幕降临人体阳气收敛,此时体表腠理偏虚、御寒能力下降,过度吹风纳凉,风寒之邪侵袭头面则可致面瘫。因此“金形人”应注意避风防寒,除了少食生冷之物外,还应少用风扇冷气,避免冷水浴。

  运动方面,建议“金形人”坚持早睡早起,晨起时宜伸展四肢,顺养肺气。平时宜进行低强度的伸展运动,如广播体操、八段锦等,有利于肺脏宣发及肃降功能的调节。可到室外活动,配合各种拳操动作进行有节律的呼吸调息,吐故纳新,能改善肺部功能,增强体质。

  饮食方面,宜多食具有益气养肺、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吃丝瓜、百合、薏米、胡萝卜、荸荠、西红柿、葫芦瓜等。

水形人

  避免悲忧思虑,谨防风寒侵袭

  体质特点:肤色偏黑,体型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水形人”善辩,喜动,好幻想,喜自由,心胸比较狭窄。其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而不能耐受春夏,受春夏之气侵袭容易生病。

  立秋后,“水形人”宜保持开朗性情,避免悲忧伤肺,思虑伤脾。建议早睡早起。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再起床,避免卧睡贪冷。最好能坚持午睡,以顺阴阳之气的交接,将虚浮的阳气收回体内。

  立秋时节雨水仍然较多,尤其夜晚气温下降、凉风来袭或雨后,“水形人”容易受风寒侵袭,出现恶寒头痛、肌肉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不宜死守“秋冻”的观念。另外,在白昼天气炎热时,“水形人”还要避免大汗淋漓,以防伤津耗气。

  运动方面,“水形人”可进行低强度运动,避免大汗或汗出当风,以防风寒湿热入侵,使关节酸痛。饮食上宜多进食益气养肝、清暑祛湿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南瓜、黄瓜、豇豆、西兰花、椰菜、鸭肉、黑豆等。

  秋天四类疾病高发长者要多加注意

  进入秋季,早晚开始变凉,有冠心病的老人平时血压、血糖较高,精神紧张或过于疲累,在深夜清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出现心肌梗死。因此,老人在秋季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要多加注意及时就医。

  秋冬季节,老人机体应激能力变差,脑血管弹性不足,温差较大时容易中风。此外,很多老人习惯在秋冬进补,但如果不结合自身体质盲目进补或过度进补,也会诱发中风。秋季预防中风,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按医嘱规律服药。

  秋季气候干燥,汗液蒸发快,老人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所以,老人在秋季应减少洗澡的次数,尤其应避免用太热的水洗澡。另外,洗澡后可适当涂擦具有润肤作用的乳液,以缓解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秋冬之季,皮肤不耐风寒,筋脉也较春夏季节僵硬。内外环境的变化,使许多慢性筋骨病如颈椎病易发。建议老人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早睡晚起。有晨运习惯的老人,需延迟出行时间,外出散步要多备一件厚衣。此外,老人防治颈椎病,仅仅依靠散步走路等运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做上肢运动。

  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五形人

  《黄帝内经》依据人的肤色、形体、性格及其对气候耐受力等特点,按五行学说,将人体划分为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和水形人。其中提到,“五形人”应顺应四季变化调理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