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泛舟西湖(外一篇)

 凤视界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泛舟西湖
文/张玙璠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美景自古以来被人称赞。去年夏天,我走入了钟灵毓秀、人灵地杰的江南地带——杭州,领略了一番风景。

西湖之水

夏日,伴着微微的细雨,我带着悠闲的心境。坐上了游船,默默欣赏这雨中美丽的西湖。

雨,是醉人的雨,那样轻柔,像一缕朦胧的烟雾,飘在天地间,笼罩住西湖的山水,泛舟西湖,一眼望去,湖水清澈碧绿,那醉人的湖水,那样温润如玉一般,轻轻荡着,时而有几颗露珠落下,又时而有几条游鱼游过,碧波荡漾,溅起几层涟漪……让平静的西湖又添了几分新意。

西湖之荷

雨停了,顺着苏堤向北,映入了“曲院风荷”。片片浓绿的叶片间,都是荷花,花多叶少。有的荷花离开叶片托护,独自在碧波上立着。有的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悄悄露出几片浅粉的花瓣,还有的花含苞待放,如花中青春飞扬的小姑娘一般。近看,露珠在荷花上轻轻滚动,我不禁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赞美荷花的名句。

船渐渐驶出“曲院风荷”穿过荷花丛中,一滩滩水鸟从荷花丛中飞出,仿佛置身于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静静地闭上眼睛,呼吸着清爽的空气,心中醉意又添几分。

西湖之景

船继续行驶,不远的湖面上立着三座小巧的宝塔,这便是“三潭映月”。远处,湖心岛上种着一排排青翠挺拔的树木:松柏如一位位挺拔的战士,守卫着这西湖盛景。

“苏堤春晓”、“三潭印月”、“花港观鱼”,一处处美景在醉意中游赏完。

评语文笔优美,辞藻华丽,以三个小片段“西湖之水”“西湖之荷”“西湖之景”来展现西湖之美,从而表达你对西湖的喜爱。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运用得非常好!这篇文章堪称“美文佳作”。当然,第三个部分,“西湖之景”不如改成“西湖之境”,由景升华到情,由情引入到思考之中,亦或从自然景观写到人文景观,亦或在文章结尾处,流露出更多的留恋与不舍。给你点赞!

(指导老师:张英)

诗情荷花

荷花,不比“花影妖娆各占春”的杏花清婉娇媚,不比“一卉能熏一室香”的䒩莉洁白芳香,不比“唯有牡丹真国色”的牡丹国色天香。但是,我却对荷花情有独钟,那惹人遐思的荷花,在那远离世俗的一湾清水中,洁身自好,我喜欢它蕴含的缕缕诗情。

荷的花蕊,娇嫰莹润,宛如一片荧光闪烁的丝绸,丝滑如织;荷的花瓣,娇艳欲滴,娉婷婉约,犹如一位静若秋波的少女;荷的连叶、宽阔圆润,碧绿如翠,犹如一面完美无暇的沉璧。

(冯罗生供图)

记得去年夏天,泛舟西湖,游览杭州西湖的“曲苑风荷”一湾碧绿的湖水上,池中略有几片浮萍,如几帆徐徐前行的小舟,满载一缕愁情,悄然荡开一圈圏涟漪,那凝翠的碧波中,一丛丛荷花 星罗棋布,含苞欲放,粉荷垂露,白荷带雨。荷花下层层叠叠的荷叶如叶叶轻舟,片片叶儿与涟漪层层的湖水相映。使我不禁吟诵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月荷花别样红”。此情此景,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绘声绘色。

荷花不仅可以观赏,还有许多价值,美丽的荷花瓣谢去后,清香的莲子和清甜的莲藕就该上场了,莲子经过精心加工,制成一道道美味佳肴:红豆莲子粥、莲子汤.....光听名字就令人垂涎欲滴,那鲜嫩的藕,做成了藕粉、藕汤、藕片......荷花不仅养,还能清热降暑,清心宁神。

试想一下,泛舟在西湖之上的荷花丝中,在小舟上一品清甜的纯天然西湖藕莼、难道不是惬意,愉快的美事?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愿吹落北风中”的秋菊令人钦佩“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令人敬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寒梅令人沉醉。可我却独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情荷花。

评语:美文佳作!莲花的品格可以多花一些笔墨!最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凸显出莲花可贵的品质。

(指导老师:张英)


张玙璠,行走在文字世界里的精灵,徜徉在文学海洋里的人鱼,栖息在丛林树梢上的夜莺。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如一支清新脱俗的初荷挺立在被微风吹过的湖畔;温婉端庄,柳絮之才,如一块未经雕琢打磨的璞玉遗落在民间……希望你怀着一份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情愫,坚定不移地走上文学的道路。
作者简介
关于凤视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