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最强根据地是怎样炼成的?

 渐华 2022-08-16 发布于山东

胶东革命根据地,无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是最稳固的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贡献。

军事上最稳

胶东三面环水,多为丘陵,面积不大,军事回旋余地小,但是,胶东根据地经历了日伪军多次扫荡,经历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顽强地站稳脚跟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后方。

胶东子弟兵在一次次残酷的战斗中丰富发展自己,部队规模实现裂变式增长,成长为战场上的王者,军队中的王牌。

经济上最富

胶东革命根据地为共和国成立贡献了大量的物质支持。

抗战时期,胶东军区向延安运送黄金13万两。整个革命战争时期,胶东共向党中央运送黄金43万余两。

胶东军区的兵工厂为全国的重大战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胶东军区的银行、制药、医院、食盐及其他日用生活用品等后勤保障工作,为革命提供了强力支撑。

政治上最可靠

胶东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是无条件的,1945年,一声令下,胶东10个团迅速集结,渡海北上。

战争年代,‬胶‬东‬为‬中‬央‬奉‬献‬的43万余两黄金没有短缺半两,最后一克黄金上交党中央。

从财力物力这点来看,胶东革命根据地发挥的作用恐怕是其他很多根据地没有的。

如此强大的胶东革命根据地,是怎样炼成的?

是先驱者前仆后继建立的

胶东武装斗争从莱阳的抗粮军攻打莱阳县城起步,历经一一四革命暴动、天福山武装起义、掖县玉皇顶武装起义,产生了于得水的红军游击队、“三军”、三支队等革命武装力量,从此,胶东革命从星星之火迅速进入燎原之势。

1938年3月12日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这是胶东根据地创建的开端。

1938年8月15日,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立,掖、蓬、黄三县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时拥有人口163万,面积3177平方公里,胶东抗日武装发展到7000多人。

根据地的建立为胶‬东‬抗战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支点,后来,‬又‬派出部队,‬为‬开辟鲁中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胶东根据地是全国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可贵的是,胶东根据地是地方党组织依靠自己力量建立根据地的创举。

根据地建立初期,革命先驱们做出了巨大牺牲,李伯颜、理琪等党的优秀干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到1942年,胶东根据地辖村8157个,占山东省80.5%,管辖人口442万人,占全省管辖人口59.9%。

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维护的

一部胶东革命史,是胶东儿女浴血奋战的历史,是胶东子弟兵在战斗中成长的历史,是胶东根据地在战斗中成长稳定成熟的历史。

革命战争年代,胶东仅统计在册的烈士就达到7.6万人。

胶东地区牺牲的7.6万烈士中,文登有7900名,是山东烈士最多的县(文登有一个对烈士年龄的统计,平均年龄只有22岁);海阳烈士6593名;革命战争年代,莱阳莱西大多数时间是一个县,两县烈士数达9038人(其中莱西3710人)。

胶东革命根据地的稳固,是这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是子弟兵浴血奋战巩固的

民兵:积极配合八路军作战,创造了爆炸战、麻雀战、破袭战、伏击战、人自为战、村自为战等多种灵活打法。

涌现胶东军区以上荣誉单位9个,战斗英雄191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等民兵英雄闻名胶东、威震敌胆。海阳小纪区槐树底、纪家店、笤帚夼、亭儿崖、摆驾夼的“五虎联防”打得日伪束手无策。

同时,站岗放哨、侦查敌情、捉拿汉奸敌特、破坏敌人交通、等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仅据1942年反扫荡期间的不完全统计,胶东民兵共作战1940次,攻克敌伪据点3处,毙伤、俘获敌伪军近5000名。截止1945年底,胶东民兵仅配合主力作战就达14640人。

地方部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胶东各县于1940-1941年相继成立县大队,1942-1944年改编为独立营。

这些地方武装一方面配合大部队作战,另一方面维护地方治安,同时为正规部队储存兵源。

主力部队

各正规部队是胶东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中流砥柱,战日顽、打蒋匪,发动上百次重要战役,由游击战、闪击战到攻坚战、歼灭战,在战斗中成长壮大,愈战愈强。

主力军、地方军、民兵协同作战,是保卫和巩固胶东根据地的重要保障。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军民浴血奋战,与日伪军作战3000余次,攻克据点381余处,毙、伤、俘日伪军53065人。‬

是上级支持发展起来的

中央曾数次派干部到胶东来,尤其是军事干部、军事力量,对胶东军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鲁中部队支援天福山起义的三军和掖县的三支队:1938年4月,26军前身部队之一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7、8支队东进掖县、黄县、蓬莱、招远地区。

1938年6月,山东省委派从延安来的王文、高锦纯携电台一部到胶东,王文任中共胶东特委书记,高锦纯任三军总指挥。

1940年3月,贾若瑜、廖海光率抗大第一分校第一大队来胶东,在掖县桑园一带与胶东抗日军政干校合编为抗大第一分校胶东支校,刘汉任校长,7月,贾若瑜任校长,廖海光任政委。

1940年夏天,上级指示由聂凤智带领“抗大”三团的一部分,到山东协助办“抗大”分校,1941年11月,聂凤智奔赴胶东,任抗大胶东支校校长。

1941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3旅旅长许世友率清河独立团到达胶东。胶东部队的指挥和作战能力加强。

是50万胶东儿女参军壮大起来的

胶东作为重要后方兵源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解放区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

800万胶东人民,有50万参军。从1945年秋开始,到1950年先后组建了警备第三旅,两次组建警备第四、第五旅,四次组建第五、第六师和组建第七师。

这些部队,清一色的都是胶东子弟兵,都来自胶东根据地。

是许世友身先士卒锤炼出来的

这些部队的成长发展,与当时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治军带兵分不开。

许世友个性鲜明,打仗有勇有谋。初到胶东,在反投降战役战前动员会上,他的话掷地有声:“我来胶东就是要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打垮投降派,打出新胶东!”

许世友的这种勇猛顽强的性格,加上勇敢善战的胶东兵,打造出了一支支王牌部队,塑造出了一个个优秀战将。

这些部队的指挥员中,贡献出了上百名开国将军。

在这些部队的普通士兵中,涌现出数不胜数的战斗英雄,其中有两人成为后来的军委副主席。

是800万胶东父老倾力援助出来的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父老积极投身到反扫荡斗争中,以“三空”对付鬼子的“三光”,为八路军当向导、送情报、送给养、挖地道、藏伤号,表现出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

1944年春,胶东部队攻克万第,大汉奸赵保原连夜溃逃时,沿途群众举起棍棒、农具,使赵部无处藏身。

胶东父老为胶东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牺牲。抗战期间,日伪军扫荡革命根据地,先后制造了雷山惨案、山西夼惨案、马石山惨案、崂山惨案、雷山惨案、松岚子惨案等,无数革命群众遭敌人杀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