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屯溪记忆 | 古屯溪最早是潘家村

 昵称58395974 2022-08-1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屯溪溪滩下

【题记】

谁无疾风劲雨时,

When there is no storm,

守得云开见月明 。

There is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正文】
古屯溪最早是潘家村

一、引子

主人溪上宅, 乌几屡曾凭。
山直西南向, 田分上下层。
池鲜熟锦鲤, 塘果致青菱。
此去重阳近, 遥岑共一登。

这首《屯溪访故人》选自《全宋诗》,应是 “ 屯溪” 这个地名在历史文献中的首次呈现。古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程永奇。他是休宁陪郭人,字次卿, 号格斋先生,师从朱熹,曾任白鹿书院山长。

从这首《屯溪访故人》的诗句中,我们窥探到这座城市初始时的吉光片羽,并在我们的脑海中接续成一组安逸闲适的徽州聚落一派桃红柳绿、瓜田李下式的田园镜像。

图片
屯溪阳湖滩古渡

当老虫读到这首诗中的“溪上宅”三字时禁不住会心一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小时候寄托在公园街保姆家时的往事。保姆家居住在三户人家合住的二层木屋,后门与屯溪三小西边小操场隔着一条2米多宽的小溪,可以与那幢标志性的教师宿舍二层楼隔岸相望。老虫五六岁的时候,曾顽皮的沿着这条小溪的边缘溯源往上游走。那时候小溪流淌的虽是污水,但流水不腐,远没有到了十年之后臭不可闻的阶段。走了三四十米,看到小溪竟然是从一幢凌空跨溪而建的木屋下面流淌出来的,而木屋上的几扇雕花木窗甚是经典,时常出现在老虫大半辈子的梦魇之中。

二、从聚族而居说起

古徽州自古以来盛行敦本敬祖之风。陈去病在《五石脂》中说道:“徽州多大姓,莫不聚族而居。”;侨寓扬州的盐商程庭,在《春帆纪程》中描述道:“徽俗士夫巨室多居于乡,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中社则有屋,宗则有祠。”;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记载:“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

图片
隆阜聚族而居之古民居(程老虫摄)

以《新安名族志》为证,历史上所谓的“徽州八大姓”(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再加上“徽州七小姓”(洪、余、鲍,戴、曹、江、孙),他们的分枝散叶,在徽州和泛徽州地区广泛分布,均以巨族大家的势力和财力,为族人的读书入仕和经商,提供坚强的后盾与保障。其实,源远流长的徽州家族,又何止这“新安十五姓”呀?例如:潘氏、许氏、章氏、谢氏、姚氏、金氏、毕氏等均在这十五姓之外。

徽州人普遍聚族而居,古屯溪是否是一个例外?

三、屯溪潘氏的雪鸿泥爪

北宋元符年间(公元1098至1100年)或前后,潘汝戒由浮梁县落马桥迁居到古屯溪(现屯溪区老街办事处管辖地域),其后裔尊潘汝戒为屯溪潘氏肇基之祖。(相关潘氏溯源及徽州潘氏情况详见附录)

南宋景定年间(公元1260至1264年),潘汝戒六世孙潘盛胜,号北峰,以经学教授而闻名,远近皆以他为宗师。《新安名族志》载:潘北峰生三子,分别为潘眉、潘全、潘来,都能够开拓先祖的基业,且乐施善教,故“文学志节,代补乏人”,时以“潘半街”名之。“潘半街”之后,屯溪潘氏子孙先后在屯溪留下了”乐善堂”、“井亭“、”友爱楼”、“屯山书院”等建筑,可惜现在都无从查考。至于“屯山”,曾是华山的别称。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至1620年)丁惟曜所著《海阳山水志》记载:“屯山在邑南三十里......,下汇双流,则渐江自张公下,汶江自黟山下,西南诸溪灌注如缕成巨,浸通渐江,百艘泊焉。”

图片
清末民初时期的水上交通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滴珠避羞惹羞 》提到了屯溪潘氏:明万历年间,休宁县荪田乡16岁少女姚滴珠嫁于屯溪潘甲而被李代桃僵的故事,并言其家道中落,“屯溪潘氏虽是个旧姓人家,却是个破落户,家道艰难,外靠男子出外营生,内要女人亲操井臼,吃不得闲饭过日的了。这个潘甲虽是人物也有几分像样,已自弃儒为商,况且公婆甚是狠戾,动不动出口骂詈,毫没些好歹。”

清代中后期,屯溪已成为人烟稠密、街市完整的商镇,民间俗称“一桥两埠、三街六市、九境十八巷”,这“九境”指古屯溪九处环境古雅的去处,其中:“祠堂基”、“枫树底”两处与“屯溪潘”有关。经历洪杨和民国战乱,“九境”大部被毁,仅存遗址和地名,“祠堂基”的遗址在德仁巷,最早巷名为“祠堂巷”,因巷内有潘氏宗祠而得名。祠毁之后祠基在,成为“九境”之一,故巷名调整为“祠基巷”,文革期间更名为“永红巷”。1982年,屯溪地名大调整,因巷口处有“同德仁”药店而更名为“德仁巷”;“枫树底”则是屯溪潘姓的祖坟地,又是屯溪水口之所在,因有大枫树而得名。

图片
图片
枫树底和德仁巷现状图(程老虫摄)

除了“祠堂基”、“枫树底”,振徽茶客们还纷纷指出华山、老虎山一带的地权原为屯溪潘家所有;观音庙曾经是屯溪潘氏等姓氏的家庙;老四小(现市教育局)院落的隔壁也曾经是潘家的祠堂,后曾经做过基督教堂;阳湖的潘家桥则是潘家后期的祖坟地;洽阳大部分农田曾经是潘家的族田等等,不过,这些都有待获得可靠的史料后进一步佐证

四、古屯溪村落布局推断

程永奇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卒于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恰好生活在北宋潘汝戒之后和南宋潘北峰之前。根据《新安名族志》和《休宁大族志》记载,古屯溪除了潘姓还有程姓,但程姓是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至1487年)才从休宁东三十五里的溪西始迁屯溪,因此宋元时期的古屯溪应是潘家村的推断应无异议。若无意外,程永奇在屯溪拜访的那位,多半是一位潘姓的故人。

从程永奇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与徽州大多数村庄类似,古屯溪的村落布局应该是依山就势,缘溪而居。而“溪上宅”之“溪”是否就是指渐江?南宋时期徽州木商才刚刚兴起,而木竹水上交易集散的埠头主要是在古屯溪附近水面更为宽阔和平缓的高枧和率口。河街当时只有简陋的渔埠头,最早是渔民捕捞鱼虾并就地交易的场所,俗名“渔凼下”(“凼”是屯溪方言,谐音“宕”字,形容高不平的洼地。),同时又为南源北港往来船只的麇集之地,所以当时是不可能有后来那些悬空而立的吊脚楼江景房。结合老虫的梦魇,推断的答案则指向“珠塘渠”。

“珠塘渠”其实是一条无名河,查了2012年版的《屯溪区志》,这条无名河的正式名称为“扬子坑明沟”,因此泰恒先生建议称呼其“珠塘渠”。“珠塘渠”发源于古屯溪北部群山之间的潴水低地,大致走向是从珠塘坝口处到原工人俱乐部、中医院、枫树底、迎新巷、裤裆街、老少年之家(即后来八小新二层教学楼)、公园街再到扬子坑,然后在新安大桥西十几米处汇入渐江。

图片
图片
“珠塘渠”与渐江交汇处,现为排污口。

为治理珠塘水患,乾隆年间(公元1711年至1799年),戴震设计出“塘窨”(放水竖涵),并砌高3丈、长12丈9尺、宽6丈6尺的石坝阻水,这便是“珠塘坝”的由来。“珠塘坝”依托涵管建有水闸,旱时蓄水洪涝时放水。道光版《休宁县志》赞道:可灌田二千余亩,每亩可得水五次。珠塘坝修好之后,“珠塘渠”便由小溪流变成了小河沟。伴随着这座城市化推进的步伐,这条小河沟很多地段渐渐由明沟演变成了暗沟暗渠。

上世纪70年代,“珠塘渠”从公园街到扬子坑那一段还是明沟与暗渠相结合的形态,其中有一段是公园街北边住户与屯溪三小的界河。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老虫曾亲眼目睹过扬子坑明沟改暗渠的现场施工,完工之后,原址上面出现了一座与灯光球场相配套的公共厕所。而珠塘河与渐江的交汇处,就是现在新安桥下那孔遮遮掩掩的排污口。

或许正是这条“珠塘渠”,形成了当年潘家村缘溪而居的村庄骨架。这座村庄的上水口在珠塘,下水口在枫树底,枫树底则是众所周知潘姓在屯溪最早的祖坟地,当年枫树底一棵枫树一颗樟树,当时均是神一般的存在。再根据“屯溪潘”现有的其他历史文化遗存资料判断,这潘家村的最早的位置,应该就在目前老街二马路和三马路之间北部区域。

陈安生先生在《从水口位置的变迁看屯溪城市发展的轨迹》一文写道:“根据笔者二十世纪80年代参与编撰《屯溪市志》时所作的一些社会调查,基本可以推断,在明代早期,屯溪街的水口在“渔埠头”以下,二马路以上,该地段原有一座“将军庙”。明代中期,“水口”延伸到“盐埠头”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梧岗巷。”由此可见,因为河运的兴起,明清之后,以渔埠头和盐埠头及其相关贸易为牵引,潘家村的区域范围渐渐向偏南方向的渐江河岸渐渐延伸,其标志性的建筑,应该就是那座德仁巷中的潘氏宗祠。

五、基于潘家村基础上的屯溪街市发展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率东程氏程维宗在屯溪八家栈“造店房四所共屋四十七间,以居商贾之货”, 此举公认为屯溪街市之滥觞。106年之后的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休宁县志》载“屯溪街在县东南三十里”,这是官修志书首次称屯溪为街,标志此时屯溪已经成为街市。

一个区域从乡村聚落到街市聚落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屯溪街市的具体形成过程之中,潘家村无疑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其次还有重要的牵引和呼应作用,但这些事实上被大多数本地文史专家所忽视。1990年版的《屯溪市志》第176页《市政建设》章节认定“本市市区是由黎阳、西镇通过屯溪桥沿着老街逐步向东延伸扩大的”,以及2012年版的《黄山市屯溪区志》第127页《城建环保》章节认定“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屯溪石桥建成,黎阳、屯溪连为一体,街道逐步由八家栈向东延伸。”,均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潘家村的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

宋元以降,徽州人地少的矛盾不断激化,正是因为有了潘家村的村居基础,古屯溪境内的渔埠头、盐埠头才逐步成为徽州境内最为繁盛的物流码头,在徽州社会历史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潘家村也由乡村聚落逐步过度到街市聚落。明中叶之后,人口、产业、商业资本等要素资源不断在屯溪集聚,屯溪逐渐成为徽州商品外销的集散贸易中心,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聚族而居的潘家村逐渐消亡,被新的街市社会形态所替代,这其中,镇海桥的作用举足轻重

图片
屯溪镇海桥旧影

镇海桥在屯溪街市发展脉络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相隔甚远的“隆阜戴”和“率口程”两大家族出力最多,居功至伟。而“屯溪潘”介乎“隆阜戴”和“率口程”之间,没有“屯溪潘”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镇海桥能发挥出这么重大的交通枢纽作用是难以想象的随着水运和茶产业的迅速发展,屯溪码头形成上通休宁上溪口(率水)、黟县渔亭(横江),下经歙县深渡、街口至杭州并连通京杭运河乃至钱塘江出海的重要水运交通枢纽,“屯浦”应运而生。万历版《休宁县志》卷一《街巷》篇称屯溪“镇长四里”,为休宁县“邑之总市”。到了清末民初,屯溪一跃成为“茶务都会”,并一步一步演变成为皖南区域的经济中心和首善之区。

六、历史上的潘杨案

作为古屯溪的原住民,溪潘相对于周边的隆阜戴氏、率口程氏,明清之后日渐式微,子孙后代乏善可陈,志书上也很少有记载,这就有些蹊跷了,老虫认为,这可能与历史上的潘杨案有关联。                

曹嗣轩《休宁名族志》记载:唐代潘师正“传六世逢节,避巢寇,居黄墩。其子曰孟阳,元和间登博学宏词科,除监铁转运副使。十一世曰奎举孝廉,为益州治中。长子曰庆,恬退高逸,雅擅青山白石之趣。常游黄山,爱榔源山水深幽而卜居焉。子孙曰蕃,世名潘村。十四世曰璘,以军校戍常山。其子美,仕宋,为检校官,太祖屡命征南汉、太原,有功,赠太师,谥武惠,追封郑王”,其子孙又“复居休宁水坑口”。故清代和近代都有很多学者以此为据认定潘美是休宁人。

图片
潘美、杨业征辽(连环画插图)

潘美、杨业在征辽战争中,起初捷报频传。但为了遥控指挥,节制诸将,宋太宗赵光义又派了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音shēn),军器库使、顺周团练使刘文裕为监军,一路北进,在朔州与辽军短兵相接。后因东路军和中路军大败,导致潘杨二人的西路军被迫撤退。在撤退中,杨业建议声东击西,却被不懂兵法的监军王侁嘲笑。言道:“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怎么也如此贪生怕死”。

杨业战死沙场后,他的气节收受到人们的赞赏,又因为杨家祖孙三代长期率兵驻守边关,民间艺人为了歌颂杨家忠烈故事,对杨业之死进行了大量的渲染,因此杨家满门忠烈,成为千古传唱的佳话。可是后人并不知道,王侁才是害死杨业的元凶。

后来,与《杨家将》相关的小说、戏曲将潘美的名字改为潘仁美,并对其污名化,这是文学对潘美形象的艺术化塑造,但这种传播途径毕竟比史书广,于是潘美就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负面形象。由于认定是潘美害死了杨业,所以姓杨的都看不起姓潘的,“自古潘杨不结亲”的说法就流传开来,在历史上也确实有许多这样的案例。

据《歙县迁苏潘氏家谱》引《徽州潘氏家谱》载:潘美灵柩葬于江南,潘氏始移家安徽婺源。潘氏家谱以潘美为立谱一世祖。至六世迁于歙县仁爱乡村,改为上下潘村。

《休宁碎事》的作者徐卓曾游潘村,说:所谓潘坟者,其山形为犀牛望月,山麓有榔口亭,盖为榔源山之水口云。亭外有潭,水清可鉴。有二石人背山面水,一在亭南,一在亭北,峨冠博带,如拱揖状,土人谓之迎客、送客石人。入村访之,绝无潘姓者。世俗演剧,以净扮美,指为奸臣,与杨业世为仇敌。徐卓感叹道:一代勋贤遭其侮辱,遂使子孙不敢认其祖,乡党不屑称其名,而修邑乘者又复泯其传,抑何可笑欤!

图片
潘氏宗祠牌匾中的“无顶潘”
(徽州三文鱼摄)

另外,徽州潘氏还有无顶潘现象:三点边上“番”字少一撇。一说因后人编排《潘杨公案》,将杨业父子阵亡归咎于潘美奸佞误国,将其定位为白脸奸臣,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潘美十子为避辱改无顶潘,分迁各处。一说状元潘世恩为歙南金川水塘潘氏祠堂写牌匾时少书一撇,潘世恩曰:“ 字除去一撇,从此出头,顶天立地,有水有田又有米,”此后,歙县乃至徽州潘氏,民间写家乘、信札等皆用无顶“潘”字 。

七、结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初夏,民国旅行家洪素野先生,受“中国旅行社”所托,曾于沿江旅行皖南,他舟车兼行,深入皖南腹地,著成《皖南旅行记》。他在其中的《屯溪散记》篇章中写道:“这里的一条清溪,古名率口,清澈见底,晶晶如镜,波色明净,鳞浪层层。溪上自晓至晚,都有浣衣妇女沿溪群集,使景色益显生动。四望则山色如黛,鲜明妍媚,如倩女之靧面掠髻。两岸蓬船,约百余艘,沿溪散泊,亦增美趣。总之,屯溪是一个可恋的有“人情”味的乐土,叫人走后不易忘怀。”

图片
80年代屯溪市中心旧影(程传琮摄)

实话实说,洪素野先生笔下的屯溪一度是老虫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但屯溪纯朴的过去是回不去了,未知的未来却更多的是产业发展方向方面自上而下的迷惘。尤其是旅游业、房地产业饱受疫情侵扰之苦久矣的当下。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所说:“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什么?是人,是人的心性!离开了人与人的关系,城市就没有了归属感,没有了存在的正当性和意义的合法性,因此任何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方式的尝试都应该回归到城市的本质意义上来,而城市的本质意义就在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思想的交流更加广泛和自由,从而激发出源源不竭的城市创造力,让人们可以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分享城市创造的成果。

图片
屯溪鸟瞰图(来源于网络)

无论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民俗民风以及时代潮流如何的不同,任何一座城市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都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由古至今客观存在,但又总是无影无形,但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和熙熙攘攘之中,却又让人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得到,并吸引众多多心怀梦想的人奔赴或留驻。

谁无疾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


【附录】
潘姓溯源与徽州潘氏

中华潘姓来源有三支:

第一支出自姬姓。据 《广韵》 记载:西周初年, 周武王姬发分封同姓王, 将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高封于毕, 建毕国, 公爵位, 史称毕公。不久, 毕公高按当时宗法, 将小儿子季孙封于潘地, 为荥阳候, 成为毕国属地小国。后其国被灭, 国人以国名为姓, 潘姓自此起。宋朝 《姓纂》亦载:“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 食采于潘, 因氏焉。有广宗、 河南两望。” 

第二支出自芈姓, 是楚国公族后裔, 始祖潘崇。《姓氏寻源》 中载, 潘姓为 “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姓, 潘崇是也。” 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

上述二支都是黄帝后裔。前者是文王、武王等黄帝嫡系姬姓子孙,后者则是黄帝族颛顼高阳氏的后代, 故此二支潘姓实际上同属一宗。 

第三支出自北方鲜卑族, 按 《官氏志》 载, 后魏代, 北鲜卑族有姓破多罗者, 改为潘姓。

第一支即荥阳潘氏传到第四十二世潘瑾,仍世居荥阳中牟, 仕晋拜平安太守。四十四世潘岳为河阳令, 为西晋文学家。四十七世潘真芝, 晋明帝时官中书舍人, 迁居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南)。四十九世潘沔, 于南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 (公元 423 年) 官拜司徒, 举家迁至义兴 (今江苏宜兴)。此后十多代均定居于吴中。传至六十一世潘孟阳、 仲阳、 季阳三兄弟时, 又开始了迁徙。

《新安名族志》 载:潘仲阳, 中进士授闽之三山 (福州市的别称), 遂家居之。其兄孟阳子潘瑚琏, 字汝器, 唐开成间 (公元 836至840 年) 任太平通判, 奉诏征闽之三山, 与叔父仲阳同址居焉。 

瑚琏之孙潘逢时, 于唐乾符间 (公元 874至879 年) 登第,授度支员外郎。广明元年 (公元 880 年) 拜歙州刺史,因黄巢兵扰, 避乱隐居歙之黄墩 (今篁墩), 成为徽州潘氏始迁祖。弘治 《徽州府志》 载:“簧墩, 以其地多竹, 故名。唐广明中, 黄贼(黄巢义军) 经过之地, 遇有黄姓则不杀, 衣冠大姓避地者改黄墩, 相保于此。后平定, 稍迁他地。”

当时与潘逢时一同举家隐居黄墩的, 有其堂兄潘梦熊、 梦麟、 梦龙及二弟潘逢辰、 三弟逢旦和堂弟潘逢彻 (逢节)、 崇彻及子侄多人,各自分迁徽州的聚居地如下:

1、堂兄潘梦麟,其子孙迁入休宁、八都、 黟县、 祁门、 界首、 武陵等地。

2、二弟潘逢辰, 迁婺源桃溪。其后子孙由桃溪迁往池阳、永丰、 六安、 两淮、 光州等地。

3、三弟潘逢旦, 生孟和、 泰和二子。孟和迁浮梁落马桥, 传至八世潘汝戒, 迁居屯溪。

4、堂弟潘逢彻 (逢节)为兰溪县令, 早年外迁。传至六世潘庆, 迁休宁榔源。七世潘富迁休宁芳田, 八世潘璘(潘美之父)之后裔有分迁婺源潘村、 歙县大阜和休宁水坑口。

5、长子潘敬祖,迁上坞潘村,其子孙迁寒(环) 山、 大阜、 余杭、 甸川、 岩镇和休宁东平及绩溪、 昌化、 池阳、 淳安、 遂安、 苏州等地。

6、次子潘祀祖后裔迁潘村、 烟村、 西坑、 大脉坞等地。

图片

屯溪溪滩下

【备注】

1、张振鹏《城市的本质意义及其发展方向》;卢东《因市而城:近代屯溪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演变》;洪素野《皖南旅行记》;卢东、王开队《“并力作于山”:生存空间拓展、水资源利用与清前中期屯溪村落的空间发布演变(1693-1823)》、严济棠《屯溪地名溯源》等文章对本文有贡献。
2、感谢思无邪、叶泰恒两位先生对本文的帮助。
3、2022年7月 14日初稿,2022年8月14日午时定稿于虎鹿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