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佳荣 || 那年我下海

 溪云斋 2022-08-17 发布于山东

入斋云映溪    闲坐心悠然



溪云斋·散文窗

那年我下海


许佳荣

2006年7月,儿子经过高四(复读)的煎熬,最终以微弱的优势,有幸被矿大徐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虽说是个三本学院,但好歹不辱使命,成为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一点也开心不起来,“欢喜不笑”是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我知道,全家4口人,除女儿刚工作自给自足外,家庭的所有收入支出全部靠我不足2000元的工资。现在儿子大学一年的学费就得花1万3000元,还得提供每个月的生活费,面对捉襟见肘的生活,深深的恐惧感阵阵袭来。

知夫莫如妻。妻子理解安慰我:“到什么山砍什么柴,到什么日子慢慢挨。起先进城租房住,现在不是也有了自己的安乐窝。只要夫妻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她的一席话,说得我心里暖烘烘的。

儿子去读大学后不久,平静的生活突然起了波澜。广电局老局长退休,新局长大刀阔斧抓改革,各个部门搞创收,我所在的广播节目管理部门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局里决定由广播节目部筹办《泰州广播电视报》<兴化周刊>,实行硬承包,单独核算。得知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是忐忑的,这对于我而言是摆脱家庭窘境的最佳机遇,就看自己如何把握了。

为打好有把握之仗,我主动与姜堰承包报纸的段经理联系,打电话给泰兴局许咏诗局长取经,结合单位实际,拿出了一套承包方案。后来,经过几轮竞标,我这个总编辑走马上任。

记得一把手局长亲自谈话,调配2名工作人员,落实一套报纸排版编辑设备,年上缴局里15万元,印刷费由承包者每月与泰州日报印刷厂按照实际印刷量结算,结余部分归承包人。很快,在白纸黑字的合同上签了字,承包期由2006年12月3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止。

字一签,担子上了肩。我抓住12月广电报试刊的黄金期,以广电局的名义,致函给各部委办局,组织通栏祝贺广告,短短一个月,广告收入不下于20万元。其实,我知道,这是靠的广电局的铭牌和影响取得的,真正的收入取决于商家的广告投放。

我没有被“开门红”的表象蒙蔽,每天上班时间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工厂、企业、学校、地产商以及金三角市场、招商城经营户之间,推介《兴化周刊》。每周五到邮政部门对接广电报投递情况,确保印刷品无死角地传递到订户手中。既当宣传员,又做广告员,同事们笑话我是“总编跑广告,忙得猴子跳”。就这样,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猪迟,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办报纸是个技术活,起先并不顺心。记得是一版通栏安排一家开业广告,美工编辑六个小时都未能提供小样,直到《泰州日报》印刷厂王根民主任打来电话催,我才知道坏了事,这位女孩子比较较真,认定时间服从质量这个死理!眼看着报纸要开天窗,我紧急求援一位广告业界的好友重新编排,才解了燃眉之急。

我找局领导汇报情况,要求更换人员。领导同意换人,但就广电局而言,平面媒体编辑人员则属于稀缺人才,局长要我自己想办法。我考虑再三,果断决定从社会上招聘1名编辑,尽管每个月多支出1000元人员工资,总比时刻担心报纸开天窗要强吧!

内忧刚解决,外患又来了。这年县级报刊取消,《兴化日报》与广电局合并,一个单位两家报纸同台竞争,加之《时代商情》、《今日兴化》等个体纸媒异军突起。核心的焦点如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受众就接受谁?定位的精准是取胜的关键。于是,我从娱乐新闻入手,与当时受众欢迎的南京城市频道联手,重点推出新剧剧透;同时,拿出大篇幅版面刊载兴化市纪委《行风热线》上线内容,用热点问题吸引大众的眼球;加之不惜篇幅转载大众关注度高的社会新闻。三个着子正好弥补了正统媒体的短板与不足,剔除了纯广告的单一化,融新闻、剧情、娱乐、热点于一体,赢得了市场。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情的比拼,社会关系的PK。有时,为了一则广告,常常找人拉关系,找对了人,也就找到了开锁的钥匙。2007年7月是高考、中考招生季,招生广告是广告人关注的领域。我得知县城负责民办学校招生宣传的是教育局的一位周姓科长,个子不大,能量不小。通过单位同事的介绍,我与周科接上了头,说明了来意。他到没有推三阻四,跟我说“这个星期五晚上,我把民办学校校长召集起来,你就在向阳饭店安排一桌饭。广告的事包在我身上!”到了星期五傍晚,我提前到了饭店,周科长和夫人来了,接着是他的舅大哥,还有他的连襟和妹夫都来了,就是不见一个校长。我见状,心里直打鼓,这件事能成吗?疑虑归疑虑,饭该吃就吃,酒该喝要喝。我一个劲地劝酒,将周科长家亲戚慰问了几遍,酒席终于散了。我去吧台结账,一顿饭花了2080元,好一个吉利的数字。

饭后,微醺的周科大声地告诉我,明天你报纸就做这两家学校的宣传广告专版。说着从包里掏出宣传资料递给我,接着又从裤袋里拿出信封,数了8000元现金给我,嘱咐我“要给我开两张各5000元的票据,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面对这样的大客户,心里再大的委屈,也得忍。

还有离奇的事情让人啼笑皆非,城东镇是个脱水蔬菜之乡,承蒙镇里书记架势,开辟了一个专版,说好6000元,由三个脱水企业分摊,书记特地叮嘱秘书,报纸专版一出来,广告费就到位。可是,报纸刊出后,我找秘书查点此事,电话不通,后来与乡里联系,才知道他将这笔钱收上来还了债,因为放高利贷被骗。对此,我自认倒霉。

一年来,我骑着自行车,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城市农村,遭遇了冷嘲热讽,看惯了人情冷暖。所幸的是。一年的功夫没有白费,全年经营收入70万元,起去上缴15万元,印刷厂印刷费35万元,人员工资3万元,净利润17万元。在当时,确实是一笔巨款。

有了这笔钱,儿子大学学费问题迎刃而解,也做成了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承包期满,领导找到我,问我是否继续承包,我说不包了。他不解,问缘何?我回答“人脉好比矿产资源,越开发,越枯竭!现在饼没撅,糖没撒,一切完好如初!”领导伸出大拇指,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赞!

作者简介

许佳荣,江苏兴化人,1965年出生,长期从事新闻宣传、文化广电管理工作,且在国家和全省颇有建树。现重拾文学旧梦,书写人生感悟。

END



溪云斋文学平台

首席评论家:北乔

顾问:梁永利  刘晓平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诚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文学·诗星光》、头条《蓝色海洋诗社》《北京三味诗社》

美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