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7年台湾开放到大陆探亲,10万申请表被抢空,有人带电饭锅回来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2-08-17 发布于四川

1987年,中国台湾方面开放到大陆探亲。

当这一政策正式开始施行以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台湾受理探亲登记部门准备的10万份申请表,就被思乡心切的台湾民众抢空。

如今我们回看那一历史时刻,或许只会觉得那是两岸关系翻开崭新一页的瞬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结果,是在无数人共同努力下取得的。

这些人中,既有热切期盼祖国统一的大陆民众,也有心心念念想要回到大陆怀抱的台湾百姓,更有想要落叶归根和大陆家人团聚的台湾老兵……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但蒋介石依旧贼心不死,妄图卷土重来。于是,他带着大约200万国民党军政人员和民众退至中国台湾。

这些人中,有少部分确实是自愿跟随蒋介石,不过大部分,则是被国民党骗到台湾的。

而被骗去的这些人,打心底其实都是想要回到大陆的,毕竟大陆有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像建国后,中国台湾就发生了多次飞行员驾机起义,飞回大陆的事件。

这些事件无不在向世人诉说,当时的台湾民众是多想回到大陆。

不过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飞行员那种,可以冒险飞回大陆的机会。由于国民党当局的戒严政策,他们别说是回到大陆探亲,就是想要写信同大陆亲友联系都是不可能的。

于是,此后的很多年里,浅浅的一道台湾海峡,让无数骨肉分离、亲情隔绝。

但骨肉之情和思乡之情,显然不是能够通过压抑来解决的。相反,随着压抑,这些感情只会彻底发酵,直到彻底压抑不住,而随之出现的台湾老兵返乡探亲运动也愈演愈烈。

说起这个运动,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何文德。

何文德原本出身于湖北省房县,17岁离开家乡加入国军,国民党败退之际,他跟随着部队去到了台湾。

海峡的隔绝并没有隔断何文德对家乡的思念,1965年何文德托海外友人给家乡寄了封信。后来,据友人说,何文德母亲收到信件后,也曾给何文德回信,但何文德始终未曾收到。

何文德得知后,就知道是台湾方面的邮检扣留了母亲的回信,毕竟当时国民党当局对于和大陆通信,是严令禁止的。遗憾的是,不久何文德母亲便去世。

这件事也让何文德愧疚不已,母亲去世,他作为人子,却不能送母亲最后一程。于是,为了能够在母亲的坟上添一把土,何文德发起了返乡运动。

慢慢地,很多老兵都相继加入到这起运动中,一起向台湾当局反应希望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为此,他们印制传单、发表演说、组织活动……

而这些活动,也引起了台湾民众的极大共鸣,很多人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返乡的决心。

1982年,台湾老兵姜思章为了能够回到家乡再见母亲一面,通过朋友认了一位香港老先生做舅舅,进而向台湾当局申请到香港探亲。到了香港后,姜思章直接办理了签证,辗转回到了大陆,终于见到了已经70多岁的老母亲。

1986年5月初,台湾某航空公司机长,为了能够回家探望父母,在原本从泰国曼谷飞往中国香港的航程中,突然改变航线,飞至广州白云机场降落。

……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无不透露着台湾民众浓浓的思乡情。

直到1987年,台湾老兵的思乡情,在38年的苦苦压抑后,终于“总爆发”。

几千老兵身着写着“想家”的衣服,手中高举着“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骨肉隔绝四十年”等标语,纷纷走上街头,向国民党当局发出抗议。

最终,在各方的众志成城之下,国民党终于在1987年底开放了到大陆探亲。于是,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10万份探亲申请表,被台湾民众抢空。

阔别家乡38载,终于能够再次回到那个人生开始的地方,那些赴大陆探亲的台湾民众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同时,他们也为久违的大陆亲友,准备了很多礼物,这些礼物中有既有冰箱、电视、摩托车这样的大件,也有挂钟、吹风机这样的小件,甚至有些人还带着电饭锅回来。

这些礼物中蕴含的,正是他们对大陆亲友割舍不断的想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