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至,该防这只“秋老虎”了

 秋荷荷 2022-08-17 发布于海南
图片

转眼,就要跟2022年的夏季说拜拜了。

立秋已来临。

且慢。

图片

虽说秋天已来,但不代表酷热的天气就此结束,现在的气候还处在暑热的阶段,三伏天还没有结束呢,还是可以抓住夏日的小尾巴再延续盛夏的快乐。

古代文学作品将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但如今在城市或者四季分明不明显的地区,这种感受不明显反而明显的是立秋后愈加炎热的温度,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

“秋老虎”虎视眈眈的时期,天气从湿热渐渐地转为干热或燥热,虽然白天温度还是很高,但早晚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别小看这点微的转变,若不注意则依然会中暑,感冒,损伤脾胃,甚至出现肺系疾病。

那怎样防这只凶猛的秋老虎呢?


防暑防燥防感冒

首先,立秋后仍要延续夏季的防暑策略。像之前文章有提到的,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或高温下活动,注意防晒,补充足够的水分,必要时备藿香正气水防治中暑。

其次,防秋燥。秋起,就要注意防“秋燥综合征”,表现如口干舌燥,鼻干咽痛,皮肤干燥起皮,大便干结,烦躁不安,脱发等。食疗上以养阴润肺生津为原则,可以多吃些滋阴生津的食物,如冰糖炖雪梨,银耳血耳羹,蜂蜜等。

图片

(随安堂银耳血耳羹)

同时饮食上,要选择秋天应季的食材。秋正是丰收的季节,蔬果种类丰富,应季的水果石榴、葡萄、柚子、橘子、橙子、梨子、柿子、杨桃、苹果、猕猴桃,蔬菜有秋葵、莲藕、冬瓜、芹菜、花菜、栗子山药、芋头、胡萝卜、豆角、四季豆和南瓜等。

最后,防感冒。立秋后,虽然日间仍然炎热,但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冷热交替,最易侵袭肺卫,引起感冒。在此期间,不可贪凉,避免饮食生冷,多喝温水,不可长期吹空调,及时穿衣添被。


勿着急贴秋膘

秋天一到,很多人都知道该要补补身体了。有句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一个夏天,我们的脾胃还处在比较虚弱的状态,此时不能一下子进补或者贴秋膘,须先把脾胃调理好,才能补得进去。

图片

可选择一些养脾胃的食材如:红豆、小米、山药、芡实、茯苓。如果有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的症状,则提示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可以选择陈皮、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早睡早起,与鸡俱兴

立秋后,白昼的时间越来越短,气候由夏天的盛放转变为收敛,早睡早起就是为了顺应这一自然规律,每天11点前入睡,能够护目养肝,预防衰老,而早起则能使肺气得以舒展,避免收敛太过。所以,古人提倡秋天的作息时间要和鸡一样,早睡早起。

遵循以上初秋的养生原则,秋老虎再凶猛也没什么可怕了。

图片
望你越来越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