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仰生】 旧事新情闪明星

 古稀童趣 2022-08-18 发布于安徽

【吴仰生】  旧事新情闪明星


      读了林明星的“水火炉子",这档子旧事着实叫我醒了一晚上,老想起我小时上水火炉买开水的事儿,一件又一件,一桩又一桩,心悸而苦涩,感叹并自乐,觉得自己很有些淳厚的素材。可叹的是,我写了近一个花甲的文章,就是没有写到这一熟透的素材,笨死了,也悲死了。呵呵,这就更使我佩服我的这位老同学了。      

他的作品不管是描绘人物,还是人物展示自已,一色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老一辈作家的味儿,不亚于鲁迅、胡适、周作人这些大家。我在大学里教授了多年的小说、散文(包括小品文)写作,倘若不看作者,还真道不出它们的伯之别。这不仅仅是语言的纯净与乡土特色。你看,也不过千把字吧,就写活了好几个人物。乍看不过寥寥几笔,却字字句句画龙点晴,这就不易了。比如说写“一个老妇人和那个女人拉呱,'腊英子,什么时候吃你喜糖呀?''快了,就这两天。''哦,哦。'”于是,几天后,她就骄傲地挺着个大肚子过门去了。在鞭炮的喜庆中,打水的人们并不感到有什么不好、不对。这就是民俗人情,这就是众生人性,犹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给人耳目一新之快。我说,腊英子还真有点翠翠的美好,只不过泼点儿。
      散文写活了儍气直冒的“二吊锈”,他当是又一个阿Q,是"文革"前,甚至"反右”前的可爱而又不惜力且自得其乐的挑水人。





      其实,我又何尝不是他呢?也许我还不如他。记得我家就住在五条巷的西端,每天去三条巷临西街的桥头打开水,还为此排惯了队,被烫过几回,至今小腿上的烫疤还鲜生生地存在着。其实我哪有家呀,一人生活着,从十岁开始。就水而言,我不仅要每天打开水,还得用木桶从水炉拎冷水,先是小桶,十五岁时就是两大桶,足有百斤。那一带人常开玩笑说,你这小子,剃了头,就是少林寺的和尚了。当时,我还真的自乐极了。现在,看了林明星的这篇小之佳作,能不引起我的共并为之鼓拍叫好称绝吗?
      文人大抵离不开酒,古往今来这肆者当首推客死当涂龙山的酒仙李白。可惜,我不善饮酒。也就算不得真正的文人。然而,我非常喜欢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三人就仿佛是林明星,黄德培和我吴仰生。呵呵,当涂不是盛酿太白酒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呵呵,呼之我等同学好友,不甘寂寞,不惧古稀,在这“童趣"的酒桌上,斗酒长饮,把盏唱和,岂不乐哉?
                                二0年七月七日于当涂

【作者简介】

吴仰生,笔名仰生,一九四七年生。作家,中、大学教师。笔耕不辍,已有近200万字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发表与出版。曾获“小天使”全国儿童文学奖、“阿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编辑】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