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头条】爱优腾拥抱C向模式

 吾家小儿女 2022-08-18 发布于上海

长视频平台进入“降本增效”、“提质减量”时代成为行业共识,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曾公开表示,爱奇艺需要降本增效并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优爱腾正处在平台运营的关键阶段,而“降本增效”意味着平台不仅在内容审核和投资方面会更加严格,也会在营收渠道寻找新出路。多年“困于钱途”的平台目前营收依然为会员收入+广告业务,如何开拓To C营收渠道的问题需当下思考。

此前,平台曾尝试以剧集内容开启C向收费的“超前点播”模式,但这种模式经过市场实践以失败告终,而且根据云合数据显示,2021年上新国产连续剧456部(单集20min以上),较比2020年的475部同比减少19部,剧集产量正在逐年下降。故平台的矛盾在于其一边需要补充内容维持日常运营,一边也需要开拓C向模式实现盈利。

近日,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龚宇公开表示,爱奇艺计划今后在电影上加大投资,每年投入在电影内容的预算有几十亿,并希望用科技创新手段与电影行业进行更深的合作,而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方也在紧锣密鼓布局电影赛道。

那么院线电影会是平台拥抱C向模式的新出路吗?

平台方重战院线电影

爱奇艺从2019年至今共参投院线电影项目33部,2019年其参投9部、2020年为3部、2021年同为4部,而2022年至今已有4部院线电影成功上映,包括《狙击手》《遇见你》《边缘行者》《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除此之外,爱奇艺参与出品的院线电影还有《忠犬八公》《彷惶之刃》《中国乒乓》等多个项目。

从其参投电影信息来看,其出品影片有明显的类型趋向,例如从2019年的《神探蒲松龄》到2021年的《扫黑·决战》再到2022年的《新秩序》均属悬疑类型电影,其在电影内容参投策略是以单类型为主力发展方向。另外,由爱奇艺影业出品、朱茵主演的东方惊悚奇幻电影《皮囊》已杀青,预计将在2023年登陆院线。在院线电影的规划上,爱奇艺似乎更青睐于轻体量、重类型化的作品。

故无论从出品电影数量上或是参投影片的内容策略上,爱奇艺的投资院线电影的趋势是清晰且有方向的,正铆足劲准备在院线电影赛道大展身手。

2019年至今优酷为主出品方参与的电影项目有11部,包括《小小的愿望》《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等,其参投的电影中比较贴合优酷自身所积攒的用户属性,例如出品港剧IP的电影作品《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延续了港剧场定位,并具有独特区域文化性内容运营的方向。参投国民动画IP《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也较符合优酷OTT平台家庭影院建设的内容需求。

腾讯视频从2019年至今共参投电影项目4部,对比优酷和爱奇艺,其参投院线电影的数量较少。企鹅影视此前很少参与电影项目,但从2022年开始有“参战院线电影的趋势,其开发的腾讯站内独播剧IP《爱很美味》的同名院线电影,影剧联动延续原IP的价值,这一转变可见企鹅影视开始重视院线电影的布局,从腾讯所公布的2022年电影片单可以看出,腾讯积极摸索打造爆款内容的方法论,在院线电影领域也坚持IP布局策略,其后续将推出《斗罗大陆》等系列新作品,内容C向化更加明显,逐渐重视内容本身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协作对项目本身的赋能,加速内容变现进程。

平台系一直没有放弃布局院线电影这一赛道,而且有高歌猛进之势。随着之后院线市场逐渐恢复、网生市场难有突破的大背景下,加大院线电影赛道布局也许对于平台来说是良机,也是平台拓展C向模式的一条可尝试之路。

C向模式的转变

能否成为平台盈利的“拐点”?

整理近一年的国家电影局备案信息发现,爱奇艺在紧密布局院线电影市场,而优酷和腾讯视频并未有直接备案项目,爱奇艺仅2021年就已备案了四部院线电影,其中包括综艺IP衍生的同名电影《乐队的夏天》《我的怪物老弟》等。2020年平台方备案仅有2条,备案单位均为爱奇艺影业。爱奇艺为其他平台在院线电影领域的谋划布局打开了思路,其在电影备案数量上成倍增长。电影票能为平台增加C向收入,同时电影本身也是优质的内容品类,对于平台来说,开辟电影领域能够拓宽盈利渠道。

从行业角度来看,各大平台猛力发展电影赛道是内容平台拥抱C向模式的趋势之一,从更改内容分账规则,到会员价格上调等动态,都能看出平台在“降本增效”的策略上多向并行,然而维持平台运营更重要的是拓展自身的营收渠道,电影的DTC属性恰好是一种很好的产品性能。

注:DTC(Direct To Customer)营销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

从平台自身角度看,依靠广告和会员无法开拓新的营收渠道,开拓电影渠道则能获得更多渠道上的营收,电影除了拥有自身具备的品类优势,如品质高、故事强、高概念等,而且电影产业链的成熟开发也能为平台增加营收渠道。

以优酷为例,若平台方参投院线电影,其集团内部协作优势将会得到充分发挥,以淘票票作为票务出口直接推进C端观众的购买行为,而优酷本身作为平台在电影转网以后还能给予流量资源等运营向的扶持,以阿里影业旗下的锦鲤拿趣作为联动衍生品业务的出口,高效的协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内容长尾价值。

这种全产业链协作的模式显然更符合视频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平台作为出品方参投院线电影既能在院线市场占有票房分账份额,又能在电影转网播后在平台继续凭借会员和广告获得营收,若平台方拥有电影版权的话,还能在版权运营范围内进行更多价值的创造。

此外,院线电影的成功会为平台品牌带来更多溢价,例如彰显企业未来良好的投资潜力、正面优质的品牌形象、良性的营销生态等。平台方一直在探索C向模式,突破长视频平台多年的营收困境,而剧集的超前点播的C向模式已经失败,也许院线电影赛道会是新赛程。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大女主”剧为何不再吃香?
【二】从竞争到竞合:爱奇艺抖音合作开启长短视频新时代
【三】腾讯为何迟迟没有推出长视频的“剧场模式”?
【四】2022下半年,爆款剧可能就在这7家影视公司的作品里!
【五】盘点2022年上半年热剧背后的八大影视公司,它们赢在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