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能与文明》34.信仰:认知与文明

 巨蟹座思考者 2022-08-18 发布于北京


偶读闻歌的《本能与文明》,其对许多事物的理解或许对当下有重要意义,问他为何不发表,他却认为人们追求的大多是短暂的愉悦,没人会对他思考的问题有兴趣,我便说今日自媒体发达,不妨一试,或许对部分人有所裨益,这也算不枉费思考与写作的辛苦,他仍然拒绝。而此次却找我试试自媒体发布,我自然欣喜。因我知其经济拮据,还望对其文章有兴趣之士赞赏之,或能助其继续思考和创作。

34.信仰:认知与文明
闻 歌

动物似乎无法预知明天将会如何,只能考虑应对即刻的生存问题,而在人类早期,所面对和应付的情景与动物无太多差异。本能的强大力量是人类和动物从每一次倒下中又站立起来的原因,无论环境是多么艰辛,生存下去始终是第一目标。我们看到动物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选择放弃生命,唯一能够使它们放弃生命的只有它们的生命终结。推测人类早期时,每个人都会顽强地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寻求自己的生存机会。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将这坚毅的生命追求称为信仰,但现在当我们在谈论“信仰”二字时,内心里往往赋予了类似于动物追求生命时的那种坚定不移。

人类发展的标志性阶段是我们脱离了地球上的生物链,自此以后,在地球上能够灭亡人类的生物似乎只有我们人类自己。也许来自于本能与文明的创造力不断地推动着人类观察和了解周遭的世界,并且总结出许多规律,这些规律被我们称为知识,又被用于去认识世界。

在这个人与世界的反馈过程中,我们有意无意地扩大了“已知世界”和“中间世界”,时时迎接着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的“未知世界”。无论在世界的哪个部分,都有着足以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我们在思考和议论这些因素时,可能会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无限的忧虑,有时甚至会失去生存的信心。但我相信,如果这些威胁真的变为现实,我们每一个人在那刻也都会继续挣扎着寻找生存机会,本能的力量依然坚固存在,人类个体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而现在,我们仍然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延续人类的生命,这可能也是我们的“信仰”。
信仰是一个我们不予辩驳的且默认正确的任何东西。我们现在理解的信仰应该有三个特征:第一,不可辩驳的;第二,有强大支撑力;第三,传递着超越自身的关于“正确”的含义。

当我们与一个人或一群人了解其信仰时,我们就发现这后面的不可辩驳性;即便你认为还有辩驳的余地,支持者也不会与你讨论。信仰对信奉者的支持力量很强,就如同本能促发的动物对生命延续的追求一样,所以我们常常告诫自己不可打破别人的信仰,否则会拆除他的生存基石,使其意志坍塌下来。当然,也有可能当你试图打破别人信仰时,遭到他的舍命反击。在文明差异存在的条件下,一个信仰还试图传递超越它范围的“正确”概念,这对于它来说涉及到了它的“中间世界”或“未知世界”,而这是这个信仰内涵所不能解释的。
文明发源于人类天生的协作基因,在能动力和意识增长的过程中克服了部分本能的短视行为。至今,人类似乎还没有存在一个将所有人的利益都兼顾的文明形式。存在着不同的文明也是正常的,因为不同的人所具有的“已知世界”和“中间世界”都会有不同之处,所能看到的未来的长远也不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连一个小群体的未来利益都不能完全考虑到,更何况所有人类。

每人的“信仰”都是基于自己的“已知世界”,并在对“中间世界”似是而非的认识中“坚信着”对并不一定了解的事情的判定。如果有一定数量的人的“中间世界”相似,那么这些人可能会有相同的信仰。
信仰通常会有对“正确”的追求,一旦进入信仰范畴的“中间世界”,信仰的支持者都会坚持其理解或解释为正确。然而,这显然会阻碍人的认知,因为“中间世界”需要人们不断试探、假设、证实或证伪等过程而转为“已知世界”。倘若我们认定现在的判定是正确的,且不容辩驳,那将会使我们失去获知这部分世界的真面貌的所有机会。

对于人类而言,在所有可以坚信的东西中,可能只有坚持人类可以永远延续才是正确的信仰。虽然我们现在真心觉得这也不是那么靠谱,但这个信仰确为正确的。往前再走一步,因为我们知道,人类的已知世界越大,可以利用的自然规律就越多,能够解决的危机就越多,那么人类可能延续的时间就越长。所以,还有一个正确的信仰就是:保护好每一个人的创造(潜)力,传递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创造更多认知世界的工具。应该没有别的信仰可以被认为是永远正确了。
那么,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信仰能够容纳别人的信仰吗?
声明
本文章所有权归贝博文化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时,注明“来源:贝博文化”。违反上述声明者,贝博文化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