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滋味伴成长 周楚怡

 zgscdh 2022-08-19 发布于四川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不知是偏爱那一卷墨香,还是享受一段段文字如涓涓细流般浸润心底,每当拿起书,好像时光也晕染上一层墨香。

    清晨,云烟氤氲,雾气将远山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似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挂在天际。我手捧一本《纳兰词》,与纳兰容若共赏寂寞空庭前的满地梨花。初识容若是因其《画堂春》中的“一生一代一双人”,它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在那个男子可三妻四妾的时代,容若却只渴求一生一世有一个人在身边相濡以沫到老便足矣。后来知道词人是纳兰性德,字容若。容若出身名门,却毫无贵公子的戾气与浪荡,更多的是一丝散不尽的忧伤。直至遇见其妻卢氏,容若才慢慢打开心底那扇虚掩的窗。卢氏温柔贤惠,略通诗词,夫妻俩琴瑟和谐,但后来卢氏难产离世,容若自此更加郁郁寡欢。“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其对亡妻最深的怀念了吧。后来认识了沈宛,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终让二人形同陌路。容若去世时只有31岁,真是天妒英才。或许这纷扰的尘世不是容若真正的归宿,正如他自己所说:“别有根牙,不是人间富遗贵花。”

        午后,烈日炎炎,靠坐在窗边的摇椅上,抱着半个西瓜一勺一勺小口吃着,捧着一本《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和三毛一起领略风情万种的撒哈拉大沙漠。只因一种前世的乡愁,三毛与荷西来到了撒哈拉。他们在沙漠中举行了简单却浪漫的沙漠婚礼,并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家;他们一起开车到悬崖边捡贝壳化石。在海边观浴,听骆驼的悲鸣;认识了哑奴和邻居罕地一家,对撒哈拉威女孩卑微的一生怜悯与同情。无端卷入他国争夺领土的战争,结识了游击队头领巴西里和他的妻子沙伊达,为他们坚贞又不幸的爱情唏嘘不已。只是去时,是三毛与荷西;归来时,只有三毛。可惜那年南迁的鸿雁,再没等来北归的春光。是三毛,让我对那个寸草不生,黄沙满天的地方心生向往。

         入夜,如水的月光斑驳地洒下,借着这半缕暮色,我闯进了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人人都赞颂《天龙八部》里“教单于折箭”的萧大侠,我却爱那个不喜武功、醉心佛经的大理皇子段誉。他虽风流,却不轻薄,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一花一木。他精通《易经》,误打误撞习得了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却不轻易杀害一个。他不爱习武,便离开大理,孤身一人浪迹天涯。他大度爽朗,不介意包不同对他冷嘲热讽和王语嫣对他的忽冷忽热,他会因百姓而自责落泪,会在义兄有难时挺身而出。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是我眼里的段誉。

     岁月荏苒,沧海桑田。唯有书里的世界能悄悄拉住匆忙的时光,悠长缠绵。

  点评:这是一篇周记。看得出来,小作者是喜欢读书的,有一定的积淀。文章的结构不错,开头结尾点题且呼应。中间叙写部分,有些句子也略有情韵,但还不够精致。不过,供一般同学借鉴还是不错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