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毛主席游览浙江莫干山后意犹未尽,一首千古绝唱随之而出

 lixj1028 2022-08-21 发布于天津

1955年,毛主席从北京前往杭州办公,居住在西湖边上的刘庄。当时毛主席每天通宵达旦地工作,十分辛苦,于是工作人员劝他抽空到西湖附近的景点转一转。

文章图片1

可是毛主席来杭州的次数太多,西湖周边的景点,早就被他看遍了。在此之前,毛主席又登临西湖群山中的“五云山”,写下了一首七绝《七绝·五云山》。

所以,对于毛主席来说,周边还有什么可看的景点呢?这个时候,有人想到了距离杭州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莫干山”。

明代的王阳明,以及近代的很多人都曾经游览过这座山,还在山中留下了遗迹,只是它在民间不太有名。

毛主席听说之后产生了好奇,于是找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卫士叶子龙、李银桥,秘书罗广禄和一名医师,一起登上了莫干山。

文章图片2

毛主席在这座山上游览并居住了几天,后来毛主席坐上专车离开莫干山时,意犹未尽,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七绝·莫干山》。

《七绝·莫干山》赏析

《七绝·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白话翻译:

转身又钻进了我的七座小车,车子刚要启动时,让我再回头看一眼,莫干山莽莽苍苍的山峦与丛林。转过四十八道盘山公路,一路风驰电掣,很快就回到了杭州钱塘。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境内,目前属于国家4A级风景区。景区面积达到了四十三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山峦连绵起伏,山峰最高处海拔700米,山上的空气较地面寒冷。

文章图片3

传说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派遣铸剑师欧冶子的师弟——干将,到此山中铸造名剑。干将在山中铸剑三年,得雄剑、雌剑各一柄。

因为复命时间超过吴王规定的时限,干将担心复命时会遭不测。于是自己背着雄剑上路,把雌剑留给妻子莫邪,叮嘱她,假如自己遇难,将来就让儿子眉间尺带着雌剑去找吴王复仇。

后来,干将果然遇害,莫邪收到消息以后,跳进铸剑炉殉情而亡于是人间遗留下了这两柄名剑,以干将、莫耶夫妻的名字命名。

至于干将、莫邪的儿子“眉间尺”,后来找吴王复仇,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前面说完了莫干山的传奇故事,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实中的莫干山。

文章图片4

尽管在三十年代,曾经有人在这座山上建过别墅,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座山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是一座没有开发完全的荒山,盘山公路十分崎岖。

不过进入山顶之后,翠竹绿岗,风光旖旎。毛主席一行人,分别乘坐三辆车上山。毛主席的专车是斯大林赠送的吉斯防弹大轿车——“七人房”,另外两辆车是法制吉斯和美制别克。

毛主席一行人上山以后,居住在“皇后饭店”。这间饭店名字听着大气,其实当时只是一个乡村别墅。它是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董姓银行家的别墅改建,一共只有两层。

小饭店背靠青山,侧面是峭壁悬崖,风景清幽。李银桥和秘书当时住在底层,毛主席则住在二楼。二楼有里、外两间,毛主席自己要了外间,却让叶子龙住进里间。

文章图片5

一到山上,大家就开始四处游赏。可是转悠了半天,毛主席就觉得有些纳闷了,因为山上看不到一个农民。

青山绿水和茂竹修林固然好看,但是看不到农民,对于毛主席来说,就等于是没有“人间的烟火气息”。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山路不好走,人们不愿意上来。

于是毛主席决定带着大家,专挑没路的地方走,并告诉身边人:鲁迅先生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莫干山的风景这么好,让我们替老百姓踩出一条路,再让大家伙上山欣赏风景。

莫干山上有一个“芦花荡”,荡里的池水清凉甘甜。过了“芦花荡”往南走是“黄庙”,里面有三座中式古代建筑。穿过中式建筑,再过一座独桥,就可以看到当年干将用过的“洗剑池”了。

文章图片6

尽管莫干山的风景宜人,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在山上逗留。所以毛主席在登上“七人房”准备下山的时候,还是依依不舍地回头看山中风景。

《七绝·莫干山》这首小诗,粗看写得平铺直叙并无什么奇特之处,但是细看之后,你就会发现,诗中用词是十分讲究的。

“翻身复进七人房”一句中的“翻身”二字,用在这里,表达的是毛主席转身离去时的匆忙。“回首峰峦入莽苍”一句中的“回首”二字,表达的则是毛主席对于莫干山山水的依恋与不舍。

1953年前后,毛主席曾多次向中央提出自己想要“退居二线”,去当一位诗人。这一点,他在之前撰写的《七绝·五云山》里,通过“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二句就看得出来。

文章图片7

这两句诗是致敬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写法,暗中表达了自身想要隐居山野的念头。

这样的念头,在毛主席登上莫干山时,依旧存在。然而新中国离不开毛主席,现实也并不允许毛主席退居二线,去当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所以在结束假期之后,毛主席又匆匆地登上了他的“七人房”,穿过四十八盘山路,风驰电掣地回到钱塘江畔去继续办公。

结语

《七绝·莫干山》的整体风格,就是一个“快”。“翻身”、“复上”二词的连用,让人感觉毛主席是刚刚下了车,然后又上了车。

文章图片8

第二句的“回首峰峦入莽苍”中的“回首”,更是助力了这首诗的情感表达,表现出毛主席对莫干山的旧恋之情。

第三句的“四十八盘才走过”中的“才”,和第四句“风驰又已到钱塘”中的“风驰”,全都是在写汽车下山的速度之“快”,凸显的是这一趟游山度假的“匆忙”。

其实按照当时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说法,毛主席此行是1955年3月上旬上山,到17日就下山了,时间差不多是七天,不算很短,但是也并不长。

文章图片9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还要在诗中之突出此行的匆忙呢?一是因为莫干山风景秀丽,七、八天根本看不够。

二是因为这几天的忙里偷闲,相较于毛主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通宵达旦地工作来说,的确是过得太匆匆了。

据说在毛主席去到莫干山以前,从来没有人数过这座山的盘山公路,到底有多少道弯。还是毛主席去了以后,亲自数过,再把它写进诗里的。

文章图片10

1957年,毛主席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还曾用莫干山的四十八道弯作比喻,告诉与会干部:社会运动就像是莫干山的四十八道弯一样,总是沿着螺旋的方式前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