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宜昌荟之闲》(下)

 宜昌石头书屋 2022-08-21 发布于湖北

  

何立:又读到石头老师妙作,宜昌人的懒,还有老城区里玩家的闲,虽然穷邦邦响,依然还是装得人模人样。一句“磨基山生得陡,发财的都是外来的狗。”真实写出老城人悲哀,前一段旧城改_造,大多数老伙计安排到了城郊,可是后来又陆续租房回来,还是离开不了早已拆掉城墙里。因为在里面,有一种割不断的感情!感谢王老师文章,再一次重温我们这些屌丝,躺平并不是一种失望,而是一种悠闲!

宜昌石头:谢谢何老师。写这篇习作也有受您发表在朋友圈里的那篇“为了些许碎银而不得不选择坚持”的启示。人生在世不称意有很多,可为了各种缘由而不能“躺平”也是一种责任。

行人:懒得烧蛇吃。这一句,儿时就求教过一些长辈,蛇rou尤其是蛇汤,味道蛮好。即使在乡下,蛇也不能俯拾即是。窃以为原意可能是“懒得烧舌吃”,舌头离牙齿近,省好多工夫。另有一句“原汤化原食”,屡见不鲜。后来有一做早点的朋友教我,面条起锅,必须另外加汤,如果没汤,开水也行,煮面的水一定不能用。

哈门:不是吧,懒得烧_死蛇吃。我们这个碱水面汤不能喝。但北方的面汤化食,孙方友写的小说里有个救人的,就是胀过了喝面汤

行人:这就是了,懒得烧_死蛇 吃。

宜昌石头:哈门?说的对,宜昌的小面都是碱水面。至于“懒得烧蛇吃”倒是值得商榷的。

哈门:冬天蛇会冻死或冬眠,捡了烧了吃。形容懒到极致,还有一说是懒得像huang狗蛇,只晓得呜。

行人:请问huang狗蛇 ?什么样子?

哈门:传说中的一种极懒的蛇,饿了就呜呜呜的叫,一叫小蛇就爬到它肚子里让它充饥。鄂西的民间传闻,不知道别处有没有。

宜昌石头:宜昌还有一个“懒婆_娘”的说法,说那个女的懒得转动脖子,吃不到套在她脖子上的饼子而饿死。很形象的。

行人:蛇里的“巫”,谢谢两位老师,涨知识了。

哈门:民间话语,日常生活而已。

任游天涯:我记得形容有些人真懒,是“懒得烧蛇吃,还要人打柴火”!懒得没什么可吃了,烧蛇吃,柴火也没有!

行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同学请的工人对我说:“宜昌地上都是钱,只是本地人不肯弯腰。”后来听说,那位工人自己开店,买了车买了房。磨基山陡又陡,发财的都是外地的狗。

行人:文字有可能简省,坊间俚语才更真实。胡丹老师有一篇文章,说皇帝口语不会自称“朕”,影视剧里谬误明显。

宜昌石头:说皇帝不会自称“朕”,真的是第_一次听说。那应该自称什么呢?

江晖:寡人。

宜昌石头:也对啊!

行人:胡丹教授也在群里。

江晖:但是朕词条的解释就是: 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行人:他认为日常用语,第_一人称,和我们一样。

宜昌石头:刚问了一个影视圈做法务顾问的朋友,他的回答是:剧组聘请的历史顾问不是光会吃饭的,大方向还是拿得准的。你能想象在君_主制国_家,皇帝没有专称吗?

江晖:嗯嗯。可能某个历史时期不自称朕

行人:胡丹教授,历史专业,以前的网名“皇帝不称朕”。

李开华:你辛苦了,宜昌荟之“闲”写的好,拜读了,都是用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讲过往讲今生讲明日,好一个石头!

宜昌石头:谢谢您!习作中用了一些老宜昌话,从反馈的情况看还是不错的。宜昌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和权觉荣一样坚持说老宜昌话的老宜昌人,而且还会纠正我已经变得有些“宜普”的读音。这也是受他们的启发而写的。(202110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