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从文本到实践,从实践到文本

 凌宗伟 2022-08-21 发布于江苏

【异史氏曰】前面说过教师要成为学习者,只有成为学习者,才可以成为批判者,对《可见的学习》这本书或者其他的任何一本书提出来的观念,都要凭着自己的个人知识进行审视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为我所用。这也是我在设计这本书的阅读活动时反反复复强调要用书当中的观点来设计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对照目的预设成功标准,对照成学习目的评估自己的成功状态。只有当教师能够规范地、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又能采取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有关举措,指导学生把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学生的学习目的,对照学习目的预设自己的成功标准时,他们才可能对照目标一步一步地评估自己在哪里下一步要去哪里,如何才能去那里?我想如果再进一层能理解就能够理解这本书提出的“成为适应型的学习专家”的基本的观点。这本书的第四个基本观点其实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的钥匙:学生如何在我们的帮助下理解三大反馈问题,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反馈推动自己接近理想的成功标准,进而成为自己的老师。

对教师而言,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指导学者反复的理解如何使用反馈的三大问题,如何在不同的阶段辨别自己已经到了哪里,去思考下一步将朝哪里努力。所以,我的理解是这本书强调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自身的认知方式,改变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思维方式,以反馈推动学生改善学习,走向成功,而不是以简单的评价——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更多地需要做的是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进程中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做老师的要反复思考的问题是学生跟学生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与目标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老师们阅读中纠结的“效应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要这样要解决,要帮助不同的学生学习进步的话,我们要采取哪些相应的举措?如此,我们才可能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也才有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所以哈蒂向我们介绍了SOLO评价理论,在我所读的关于评价理论的书籍中,我认为SOLO理论每个老师只要愿意是一定可以在课堂上操的。

在这里我还是建议老师们要搞清楚评价和反馈不是一个概念。虽然评价和反馈的共性都是要依据标准,但是反馈是控制论的概念,它是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也就是说从目标到结果,再从结果回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要思考三大问题:我要到哪里去,我已经到了哪里,我下一步要到哪里去。而我还要补充一点:如何到那里去?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样要聚焦在这三大问题上。而评价的目的是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进行判断: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某种的结论,比如好还是坏。这是评价,这不是反馈。反馈要搞清楚目标在哪里,现在到了哪里,下一步要去哪里。这就是评价跟反馈的区别。不认识到这样的区别,就无法理解SOLO评价理论。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过去也是很焦虑的:学习目标都告诉学生了,课堂上我还怎么玩?他们都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了,我还怎么玩?但当我研究了教学设计,读了一些关于教学设计的著作,又看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终于明白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既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就应该告诉学生。学生在这一堂课上究竟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他不明白,他还来上什么课呢?他怎么可能投入到其中来?换个说法,我上了你这一课我能得到什么?我什么都得不到,我还上什么?你要教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你就得给他们一个标准,就如我们读了这本书知道了至少要让学生明白我要去哪里,我的进展如何,我下一步去哪里,我更倾向于用我下一步怎样才能去那里?我还要干什么?如此,学生的学习状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从学的角度讲,学生是主体,从这个立场上讲,我上回扔出来如何看待“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观点。片面地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有问题的,但是片面地强调要把课堂掌控在教师手上,也是有问题的。从教的角度来讲,教师永远是主体,从学生的学的立场上来讲,学生永远是主体。所以四个反馈水平其实是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学生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有自我调节。明白自己处在怎样的位置。所以 ,我也一再讲,老师们不要总是纠缠在某些概念上,而要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概念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如果总是纠缠在概念上,也是会出问题的。然而从教育研究的角度讲,先必须搞清概念,必须下定义。但是我们读书不是在做教育研究,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先要接收,然后是理解,理解了,然后去运用,通过运用就会有反思,有反思就会有批判,然后再回过头去把我们想搞明白的问题给搞明白,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读书要“变现”——是从文本到实践,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用书中的理论和观点指导我们的备课,指导我们的上课,然后才能够达到某些专家提的,也就是说我的一个朋友原《上海教育科研》主编张肇丰先生出过一本书的观点“从实践到文本”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更多的需要的是实践研究研究也即行动研究,但行动研究不能盲目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