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暖脐调理脐贴.pdf

 刘雁辉 2022-08-21 发布于湖南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55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25559 A (21)申请号 201410511953.4 (22)申请日 2014.09.29 A61K 36/9068(2006.01) A61K 9/70(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P 15/00(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P 13/08(2006.01) (71)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 86 号 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72)发明人 康永为 (74)专利代。

2、理机构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李荣文 (54) 发明名称 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属于医用 配制品技术领域。其是将中药原料研成膏状后敷 于脱敏胶布上制成的 ; 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 物质组成 : 丁香 3 7, 肉豆蔻 2 6, 肉桂 1 5, 荜澄茄 0.5 3.5, 干姜 0.3 2, 木香 0.5 3, 蓖麻子 0.5 4.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可以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少腹隐痛、 盆腔炎、 附件炎、 脐周炎、 结肠炎、 前列 腺炎和慢性胃炎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5559 A CN 104225559 A 1/1 页 2 1. 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其特征在于 : 其是将中药原料研成膏状后敷于脱敏胶布上制成 的 ; 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物质组成 : 丁香 3 7, 肉豆蔻 2 6, 肉桂 1 5, 荜澄茄 0.5 3.5, 干姜 0.3 2, 木香 0.5 3, 蓖麻子 0.5 4.5。 2.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暖脐调理脐贴,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物 质组成 : 丁香 4 6, 肉豆蔻 3 5, 肉。

4、桂 2 4, 荜澄茄 1 3, 干姜 0.5 1.5, 木香 1 2, 蓖麻子 1.5 3.5。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暖脐调理脐贴,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物 质组成 : 丁香 5, 肉豆蔻 4, 肉桂 3, 荜澄茄 2, 干姜 1, 木香 1.5, 蓖麻子 2.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25559 A 2 1/5 页 3 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肚脐在人体腹部的中间, 为任脉之神阙穴。与之对应的是背部督脉之命门穴。二 穴前后相应, 阴阳和合, 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之地。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

5、密切相关。母 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 属先天真息状态, 婴儿脱离母体后脐带即被切断, 先天呼吸 终止 , 后天肺呼吸开始, 而脐带、 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 生命将不复存在。明代医 家杨继洲认为神阙禁针, 以灸为主。灸者, 暖也。他在所著 针灸大成 中说 “神阙穴主百病 及老人、 虚人泄泻如神。又治水肿臌胀, 肠鸣猝死, 产后腹胀, 小便不通, 小儿脱肛。 ” 在我国 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五十二病方 外治方中就有肚脐填药、 敷药、 涂药等脐疗法的记载, 可 谓开脐疗法实际应用之先河。 难经。六十六难 曰 :“脐下肾间动气者, 人之生命也, 十二经 之根本也” , 认为脐为先天之命蒂。

6、, 后天之气舍, 为经气之汇海, 五脏六腑之本。暖脐调理脐 贴以神阙穴作为载体通道, 具有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相关脏腑的能力, 脐通百脉, 温热药再加 上脐贴药物中所具有的透皮吸收促进药物的作用, 能够通过经络理气活血, 从而达到调理 脾 (足太阴) 肝 (足厥阴) 肾 (足少阴) 及胃肠的功能, 治疗相关疾病。口服药物对口腔黏膜、 消化道有刺激, 损伤脾胃之弊, 增加肝脏、 肾脏代谢负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可以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少 腹隐痛、 盆腔炎、 附件炎、 脐周炎、 结肠炎、 前列腺炎和慢性胃炎等。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

7、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暖脐调理脐贴, 其是将中 药原料研成膏状后敷于脱敏胶布上制成的 ; 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物质组成 : 丁香 3 7, 肉豆蔻 2 6, 肉桂 1 5, 荜澄茄 0.5 3.5, 干姜 0.3 2, 木香 0.5 3, 蓖麻子 0.5 4.5。 0005 优选的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物质组成 : 丁香 4 6, 肉豆蔻 3 5, 肉桂 2 4, 荜澄茄 1 3, 干姜 0.5 1.5, 木香 1 2, 蓖麻子 1.5 3.5。 0006 进一步优选中药原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物质组成 : 丁香 5, 肉豆蔻 4, 肉桂 3, 荜澄 茄 2, 干姜 1, 木香 1.5, 蓖。

8、麻子 2.5。 0007 本发明用丁香、 肉豆蔻理气降逆温肾助阳健脾止泻为君, 肉桂、 毕澄茄疏肝补肾散 寒止痛为辅, 木香、 干姜健脾消食温肺化痰为佐, 蓖麻子一方面拔毒排脓祛腐止痛, 一方面 性善走窜入经入络, 引导诸药直达病所, 发挥治疗作用为之使。 0008 蓖麻子的作用 (1) 透皮给药的引经药,(2) 作为治疗药物拔毒外出,(3) 辅料粘合 剂。 0009 肉豆蔻、 毕澄茄温中散寒止痛。 0010 木香、 干姜消食化积。 说 明 书 CN 104225559 A 3 2/5 页 4 0011 丁香 : 温中降逆, 下气止痛, 温肾助阳。丁香辛温, 有特异芳香味。能温暖脾胃, 壮 阳。

9、泻肺而降逆气, 为治虚寒呃逆之要药, 并治胃酸冷痛、 奔豚气逆呕哕吐泻以及男子阳痿、 女子阴冷等症。现代研究 : 丁香能使胃粘膜充血, 促进胃液分泌, 又能刺激胃肠蠕动。用丁 香液治疗头癣、 体癣、 手癣疗效显著。 0012 肉豆蔻 :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辛温芳香而燥, 入脾胃大肠经, 温能暖脾辛以行气, 涩 可固肠。故有温脾开胃, 止泻止痛之功。可用于肠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 食欲不振、 呕吐以 及肠滑不固久泻久痢等症。现代研究 : 少量能促进胃液分泌及肠蠕动, 大量则有抑制作用。 0013 毕澄茄 :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功能暖脾胃行气滞。 用以治脘腹胀痛, 呕吐哕逆, 还可 治疗寒疝、 。

10、小便不利等症。 0014 肉桂 : 温中补阳、 散寒止痛。入肝肾二经能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兼能温通经脉, 引 火归元, 凡命门火衰脘腹冷痛, 腰膝寒痹, 经闭症瘕, 以及由肾阳不足导致的脾寒腹痛, 虚阳 上浮、 上火下寒等症均可应用。 0015 木香 :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辛散苦降而温通, 芳香性燥可升可降, 通行胃肠、 三焦气 滞, 为行气止痛要药。兼能健脾消食。凡胸腹气滞胀痛,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呕吐泛哕泻痢 后重等皆可用之。 0016 干姜 : 温中回阳, 温肺化饮。辛热性燥, 善除里寒以温脾胃之阳。故为温中回阳药。 凡阴寒内盛、 阳衰欲脱, 或脾胃虚寒吐利冷痛之症为之要药。借其。

11、温脾阳化寒饮作用, 又可 治寒饮犯肺之喘咳症。 0017 蓖麻子 : 拔毒排脓祛腐止痛通络除痹。甘辛而平有小毒, 其力长于吸收, 故能拔毒 排脓, 追邪外出。用治痈疮疔疖, 肿毒溃疡。化腐散肿止痛之力颇速。因性善走窜, 能入络 通痹, 故又可用治口眼歪斜及舌胀、 喉痹等症。 0018 功能 : 暖脐, 调理脾肝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 本发明脐贴可以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少腹 隐痛、 盆腔炎、 附件炎、 脐周炎、 结肠炎、 前列腺炎和慢性胃炎等 ; 可以驱除秽浊之气, 经神阙 穴给药, 避免了药物对口腔黏膜、 消化道的刺激, 不损伤脾胃, 降低了肾脏和肝脏的代谢负 担, 维持。

12、了药物的有效成分 ; 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刺激和作用于体表的脐部, 通过透皮给药, 经络传感影响多层次的生理功能, 可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 引起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进而调 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以肤固表, 以表托毒, 以经通脏, 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1 取丁香 0.5克, 肉豆蔻 0.4克, 肉桂 0.3克, 荜澄茄 0.2克, 干姜 0.1克, 木香 0.15 克, 蓖麻子 0.25 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 100 目细末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0020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1。

13、 实施例 2 取丁香 0.4 克, 肉豆蔻 0.5 克, 肉桂 0.2 克, 荜澄茄 0.05 克, 干姜 0.1 克, 木香 0.15克, 蓖麻子 0.25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100目细末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 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说 明 书 CN 104225559 A 4 3/5 页 5 0022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3 实施例 3 取丁香 0.5 克, 肉豆蔻 0.4 克, 肉桂 0.5 克, 荜澄茄 0.35 克, 干姜 0.1 克, 木香 0.15克, 蓖麻子 0.45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100目细末。

14、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 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0024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5 实施例 4 取丁香 0.7 克, 肉豆蔻 0.2 克, 肉桂 0.3 克, 荜澄茄 0.2 克, 干姜 0.1 克, 木香 0.3 克, 蓖麻子 0.25 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 100 目细末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0026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7 实施例 5 取丁香 0.5 克, 肉豆蔻 0.4 克, 肉桂 0.3 克, 荜澄茄 0.2 克, 干姜 0.1 克, 木香 0.1 克, 。

15、蓖麻子 0.15 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 100 目细末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0028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9 实施例 6 取丁香 0.5克, 肉豆蔻 0.3克, 肉桂 0.3克, 荜澄茄 0.2克, 干姜 0.2克, 木香 0.15 克, 蓖麻子 0.35 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 100 目细末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0030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31 实施例 7 取丁香 0.3 克, 肉豆蔻 0.6 克, 肉桂 0.1 克, 荜。

16、澄茄 0.2 克, 干姜 0.15 克, 木香 0.05克, 蓖麻子 0.25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100目细末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 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0032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33 实施例 8 取丁香 0.6克, 肉豆蔻 0.4克, 肉桂 0.3克, 荜澄茄 0.3克, 干姜 0.03克, 木香 0.2 克, 蓖麻子 0.05 克, 上述用量为一贴的剂量, 研磨至 100 目细末膏状, 敷于脱敏胶布之上, 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肚脐之上即可。 0034 每 48 小时更换一贴,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0035 一、 临床资料 腹泻。

17、型肠易激综合征, 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 其特征为肠道虽无器质性 病变, 但临床症状明显, 以腹痛、 腹泻、 腹胀、 肛门下坠感为主要表现。将本发明脐帖敷于神 阙穴上, 通过穴位渗透, 经皮给药而达到治疗目的。我用此帖膏观察治疗 57 例肠易激综合 征, 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如下 : 1、 病例情况 1.1 一般资料 228 例观察病例, 来源于正定县柏棠医院中医科, 从 2013 年 5 月至 2014 年 5 月的门诊 说 明 书 CN 104225559 A 5 4/5 页 6 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14 例。治疗组男 52 例, 女 62 例 ; 年龄 。

18、28 至 69 岁, 平均年龄 :(48.110.2) ; 病程半年至四年, 平均病程 2.5 年 0.5, 对照组男 52 例, 女 62 例, 年龄 27 至 70 岁, 平均年龄 :(47.610.5) 岁, 病程半年至四年, 平均病程 2.5 年 0.5,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0036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以 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诊断标准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为诊断标 准。门诊患者凡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诊断标准者纳入观察病例。 0037 1.3 排除标准 有器质性胃肠道疾病史, 手术史者 ; 急性胃肠。

19、炎及糖尿病患者, 已接受其它有关治疗, 可能影响本观察结果者 ; 妊娠期或准备妊娠的妇女。 0038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 : 取本发明脐帖, 帖于神阙穴上, 每 2 天更换一次, 2 个月为一个疗程。 0039 对照组 : 口服思密达 3g, 每日 2 次 (天津博福 - 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00690) 2 个月为一个疗程。 0040 2.2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 (腹泻、 腹痛、 腹胀、 肛门下坠感等) 的评分变化。症状的程度以 4 分法评价, 按无、 轻、 中、 重度分别计 0、 1、 2、 3 分。 0041 证候积分 =(治疗。

20、前症状总分 - 治疗后症状总分) / 治疗前症状总分 100% 表 1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注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 P0.05。 0042 痊愈 : 主要症状消失, 大便成形, 黏液消失, 证候积分减少 95% 及以上。 0043 显效 : 主要症状明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 70% 及以上。 0044 有效 : 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 30% 及以上。 0045 无效 : 症状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证候积分减少 30% 及以下。 0046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表 1 示 : 治疗组治。

21、疗后患者腹泻、 腹痛、 腹胀、 肛坠感明显改善。 (P0.05) , 对照组治疗 后患者腹泻、 腹痛、 腹胀、 肛坠感也有明显的改善 (P0.05) ;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腹痛、 腹胀方 说 明 书 CN 104225559 A 6 5/5 页 7 面优于对照组 (P0.05)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表 2 示 : 治疗组总有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比较 【例 %】 组别例数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 1144(3.5)32(28.07)68(59.64)10(8.77)104(91.22) 对照组 1142(1.75)42(36.84)52(45.61)18(15.78)96(84.21) 肠易激综合征, 属中医内科的 “泄泻” 、“腹痛” 范畴, 与肝郁脾虚, 肝脾不调有关。治疗 以疏肝理气, 调和肝脾为主。本发明脐帖, 通过调理肝脾肾的生理机制达到治疗目的, 收到 良好疗效, 通过比较, 优于口服西药的治疗。 说 明 书 CN 104225559 A 7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