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评人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底盘扎实」,这个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逍遥_书斋 2022-08-21 发布于河南

我自己也做一些汽车测评,偶尔也会用扎实来形容。老实说,用扎实形容一款车的底盘是比较偷懒的,因为扎实的覆盖面很广。我就举例一些车评人眼中底盘扎实指的什么。

文章图片1

设计扎实

一般消费者喜欢设计类型比较好的底盘,比如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这种硬件规格较高的底盘,喜欢用扎实形容。而往往不喜欢麦弗逊前悬架和非独立悬架,觉得它们设计上简陋不讲究。

文章图片2

用料扎实

普遍消费者认可铝合金材质的悬架,觉得铝合金悬架看起来粗壮有力,不会生锈,很扎实。而对于单层冲压铁支架嗤之以鼻,即使部分双层冲压铁支架在力学性能上甚至比铝合金更好,但是因为看起来不够粗壮,也觉得不扎实。而对于一些复合材料悬架和筷子悬架,更是吐槽。

文章图片3

筷子悬架

操控扎实

消费者一般喜欢把偏硬的悬架当作扎实,因为悬架硬就主观上感觉底盘比较强,再过弯的时候支撑很足,侧倾幅度较小,喜欢用扎实来形容。

文章图片4

滤振扎实

过坑洼的时候,硬悬架第一下振动很明显,但是阻尼设定比较大,后续振幅衰减的很快;而软悬架阻尼设定比较小,初段振幅吸收柔软,后续有二次振动,因此主观上喜欢把硬悬架当作“扎实”,把软悬架当作“松散”。

文章图片5

声音扎实

一些车也许它们的悬架类型一致,但是声音完全不同,人耳听觉普遍喜欢低频声音,对高频声音比较反感。比如过坑洼的时候,底盘声音是沉闷而短暂的“砰砰”,而不是“铛铛”,那么这个悬架我们就觉得扎实。另外过坑洼没有异响,不会出现零碎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也是扎实的体现。(主要靠衬套的设计)

说实话,想真正通过试驾体体验一辆车的底盘是否操控扎实是比较困难的。一副真正扎实的底盘具备初段柔软,后段紧绷,小振幅过滤性好,大振幅收束性好,过弯侧向支撑性好,刚性好,异响无,声音低沉有力。

从工程师的角度,一副理想的悬架要做到:

K&C特性好:悬架最重要的指标,几何运动学(Kinematics)特性和悬架弹性运动学(Compliance)特性好

省空间:侵占横向的空间小,好布置,舱体内可以省下大量空间

成本低:悬架件数量少,衬套少,转向节体积小,紧固件少

杠杆比高:(motion ratio)大,意味着减震器、弹簧、稳定杆“效率”都高

车轮的外倾特性好:即K特性好(Kinematics),侧倾时轮胎与地面接触佳,运动驾驶时前轮摩擦为最优解

抗点头:加速刹车前后倾向小,通过设计可以做到更好的抗点头和抗沉头(Anti-squat)

柔度权重低:C特性,柔度少,悬架的控制性能佳

扭矩差效应小:K特性,Spindle Length低,若传动轴不等长会主动地或被动地产生轮扭力差,影响驾驶

力分布均匀:轮胎力均匀分配到副车架/白车身上,横向刚度也好

主销可变:可以玩出高级感

通用化:可以适配各类别车型,如果悬架硬点(Hardpoints)都不需要改那就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