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胀(腹水)的中医辨证论治

 未来会更好 2022-08-22 发布于湖北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皮急如鼓,脉络显露为其主要特征。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门静脉性肝硬化(如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乙肝导致的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坏死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肝癌的腹水形成期。至于其他疾病出现的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乳糜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等,除需要作好辨病处理外,亦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施治。

       临床首先应该辨明其虚实标本的主次,标实者需辨气滞、血积、水湿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分利等法,必要时可暂用逐水之剂;本虚者当审气虚、阳虚与阴虚的不同,治以补气温阳、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若本虚标实错杂并见者,当攻补兼施。

按语:

(1)臌胀是由黄疸和癥积演变而来,三者往往在病程中错杂并见,在临证时应予联系互参。

(2)逐水法一般仅适用于臌胀实证。凡病程较短,正气尚未过度消耗,饮食未减,而腹胀殊甚,腹水持续增长,溲少便秘,脉象有力,经用利尿药而无效者,可暂用攻逐一法,以缓其急。

常用的逐水方很多,如舟车丸、控诞丹、十枣汤等。此外,还可用甘遂粉1克、黑白丑粉各1.5克、大黄粉1.5克、沉香粉1克、琥珀粉0.6克(为一日量),装胶囊,一次或分二次吞服。服逐水药时,一般可在早晨空腹时,用红枣汤送下,以2~3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停3~5日后再用。但必须“衰其大半而止”,决不可过用峻剂,以防损伤脾胃,虚败元气,导致昏迷、出血之变。在服药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药后反应,加强调护。一经发现有严重呕吐、腹痛、腹泻者,可给服冷粥、绿豆汤等,并应停药。对于正虚体弱,饮食甚少,发热,黄疸日深,脉象细弱,以及表现为阴虚鼓胀,或有出血倾向,或曾并发过上消化道出血,有溃疡病,严重心肌病及肾功能不全者,均不宜使用攻逐法。

(3)鼓胀--肝硬化晚期的转归--病情恶化时,其表现一为正虚邪陷、邪毒攻心,导致肝性昏迷;一为气血逆乱、血溢脉外引起出血,甚至气随血脱,凡此俱应中西医配合,积极抢救。

鼓胀的辨证分型:

实证

(1)气滞湿阻证。

病机:肝气郁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食后胀甚,按之空空然而不坚,扣之如鼓,胁下胀痛。面黄或者晄白,精神疲乏,口粘,舌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运脾燥湿。

例方:香砂平胃散。

常用药物:柴胡、川芎

白芍、香附、郁金、青皮、陈皮、枳壳、大腹皮、苍术、厚朴、猪苓、茯苓、萝卜种。

加减:

气滞偏重加佛手、沉香、木香。

湿阻明显者加砂仁、泽泻、赤小豆、车前子。

(2)寒湿困脾证:

病机:水湿停聚,困遏

脾阳,气化不利。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颜面微浮,色萎黄或晄白,困倦

懒动,大便溏薄,尿少,下肢浮肿,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运中阳,化湿行水。

例方:实脾饮、胃苓汤。

常用药物:厚朴、苍术、白术、陈皮、草果、木香、黑附子、干姜、茯苓皮、泽泻、大腹皮、车前子、萝卜种。

加减:

下焦气化不利加肉桂、猪苓、车前子。

湿阻气滞加砂仁、枳壳、香附、青皮。

(3)湿热蕴结证:

病机:湿热壅盛,蕴结中焦,气滞水停。

症状:腹膨坚满细急,胀满拒按,面垢,或肌肤面目黄染,烦躁不安,泛恶,溲赤涩艰少,便秘或溏垢,口苦而臭,或见吐血、便血,舌质红,舌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利水消胀。

例方:茵陈四苓汤,中满分消丸。

常用药物:茵陈、栀子、黄柏、金钱草、砂仁、厚朴、大腹皮、苍术、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萝卜种。

加减:

热毒炽盛加龙胆草、大黄、半边莲。

水热内结加商陆、黑白丑。

热壅膀胱、小便赤涩不利加陈胡芦、马鞭草,或吞服蟋蟀、蝼蛄、沉香粉。

热迫血溢去苍术、蔻仁、厚朴,加水牛角、生地、丹皮、生地榆。

(4)肝脾血瘀证:

病机:肝脾气血瘀阻,经隧络脉壅塞。

症状: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有积块,必疼痛如刺,颜面晦暗黧黑、唇紫,头颈胸骨有血痣或见赤丝血缕、口不欲饮水,大便或见黑色。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化瘀行水,通络散结。

例方:调营饮。

常用药物:三棱、莪术、制鳖甲、九香虫、大腹皮、赤苓、五灵脂、马鞭草、益母草、泽兰、泽泻、萝卜种。

加减:

瘀结明显,形体尚实者加炮山甲、土元、水蛭、虻虫、生水蛭、生牡蛎。

痰瘀互结者加郁金、白芥子、半夏。

脾肿大者加服鳖甲煎丸。

如病久体虚,当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正互参。

虚证

(1)脾肾阳虚证:

病机:脾肾阳虚不运,水湿内停。

症状:腹大中满,状如蛙腹,嗔胀不著,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者晄白无华,神倦乏力,嗜卧,怯寒,脘痞纳呆,大便易溏,小便不利,肢冷浮肿。舌淡苔白、脉滑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例方:附子理苓汤。

常用药物:黄芪、黑附子、干姜、党参、大腹皮、炒白术、茯苓、泽泻、陈胡芦、鹿角片、巴戟天、淫羊藿、萝卜种、桂枝、防己、白豆蔻、砂仁、车前子。

加减:

偏于脾气虚者加黄芪、人参、山药、薏苡仁、白扁豆。

偏于肾阳虚者酌加肉桂、仙茅、巴戟天、仙灵脾、紫河车粉。

(2)肝肾阴虚证:

病机:肝肾阴伤,阳无以化,水津失布。

症状:腹大膨满隆起,腹皮绷紧,面色晦滞,颧红心烦,形体消瘦、口唇殷红,口干,时或齿鼻衄血,泛恶欲吐,大便干或溏粘,小便黄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柔肝滋肾,化气行水。

例方:参麦地黄汤。

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石斛、生地、山萸肉、制首乌、枸杞子、楮实子、猪苓、茯苓皮、泽泻、六一散、萝卜种。

加减:

津伤口干加天花粉、芦根、知母。

阴虚潮热加银柴胡、鳖甲、地骨皮、白薇、青蒿。

络损血溢者,加生地、栀子、白茅根、藕节。

湿热留恋不清加知母、黄柏、马鞭草、金钱草、茵陈、田基黄、鸡骨草、败酱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