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人物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趣事?

 广东黄汉光 2022-08-22 发布于广东

胡适和黄侃,二人一新一旧,一中一洋,又同在北大任教,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常常会发生些有趣的互怼事件。

今略举几例,大家一笑了之。

武松打虎



有一次,胡适当着很多教授评论道:京剧太落后了,用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当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

远远坐在角落里的黄侃听到了,问:适之啊,要是唱武松打虎该怎么办?

妻丧速归



黄侃在课上宣传文言文的好处,学生反对。

黄侃说:如果用文言文,最起码发电报时比白话文省钱。

学生不信。

黄侃便举例说:假如胡适的太太死了,家人给他发电报告知,用白话文说就是“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而用文言文就四个字,“妻丧速归”。

到哪里去



又一次,黄侃遇到胡适,对他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的。

胡适疑惑:为什么?

黄侃言道:你要是真心提倡白话文,你就得改名。

胡适再度疑惑:改成什么好?

黄侃说:应该改成“到哪里去”才对。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这样,胡适对黄侃依旧是笑意盈盈,十分客气,从不曾发怒,也没有在私下报复。由此可见,胡适的脾气真不是一般的好,也难怪民国整个学术圈都争着抢着想跟他做好朋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