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黄侃,二人一新一旧,一中一洋,又同在北大任教,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常常会发生些有趣的互怼事件。 今略举几例,大家一笑了之。 武松打虎有一次,胡适当着很多教授评论道:京剧太落后了,用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当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 远远坐在角落里的黄侃听到了,问:适之啊,要是唱武松打虎该怎么办? 妻丧速归黄侃在课上宣传文言文的好处,学生反对。 黄侃说:如果用文言文,最起码发电报时比白话文省钱。 学生不信。 黄侃便举例说:假如胡适的太太死了,家人给他发电报告知,用白话文说就是“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而用文言文就四个字,“妻丧速归”。 到哪里去又一次,黄侃遇到胡适,对他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的。 胡适疑惑:为什么? 黄侃言道:你要是真心提倡白话文,你就得改名。 胡适再度疑惑:改成什么好? 黄侃说:应该改成“到哪里去”才对。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这样,胡适对黄侃依旧是笑意盈盈,十分客气,从不曾发怒,也没有在私下报复。由此可见,胡适的脾气真不是一般的好,也难怪民国整个学术圈都争着抢着想跟他做好朋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