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brucellosis),也称为“布病”,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相关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持续上升,目前除全国少数几个省区外,其他20多个省 (区、市)均有人间布病疫情报告, 以奶牛、羊主产区疫情较重,且疫情呈现出从牧区、半牧区向农区甚至城市蔓延的趋势。 有哪些危害 潜伏期一般为1-3 周,平均为 2 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 人感染 布鲁菌病后常常是缓慢发病, 轻度感染者仅感到乏力、头痛、关节、肌肉酸痛或无任何自觉症状,典型病例表现体温呈波浪热、寒颤、盗汗、全身不适、倦怠无力、恶心等。多数患者会伴有长期的发热,因此这也被称之为“波状热”。 布鲁菌病还经常导致全身性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转化为慢性疾病,反复发病。患者发病时常伴随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 关节炎、脊柱炎等。 男性患者常出现的为 单侧睾丸或附睾炎,女性患者则会 出现特异性乳腺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甚至或导致流产。 个别患者未经治疗也可以治愈,但也有些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年,甚至终生不愈,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布鲁氏菌病本身不易引起死亡。 治疗要尽早 人患布鲁氏菌病后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得当,一般预后良好。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可用退热剂等对症治疗。 抗菌治疗 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类药物。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吃不清洁的食物,饭前洗手,不喝生水。 特别是肉、奶等畜产品,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不可食用生肉、生奶等。 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具与案板,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 养殖户进行照料牲畜、清洁圈舍等劳动时,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劳动后要彻底清洗。 END 有用就扩散 参考文献 [1]《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12):705-710. [2]廉颖,王晓花,汪明明.不同年龄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33(3):164-165. 图:稿定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