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病重,年轻貌美的李皇后勾结内侍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欲更改遗诏,拥立和她有私情的皇长子赵元佐继位。吕端略施小计,就让李皇后乖乖让出太子之位。 宋太宗当年伐辽身中两箭,虽然逃得一命,但留下了后遗症。后来箭伤发作,眼看不行了,忙召宰相吕端进宫商量托孤大事。 宋太宗想要顺利和太子交接,他惹下的风流债,李皇后却不愿意了。李皇后没有子嗣,风韵犹存,和皇长子赵元佐有私情。所以她准备动手脚,拥立赵元佐。 这事情一个人干不了,她找到哥哥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商量对策。李继勋知道太子和內侍王继恩关系不睦,恐怕太子上位,对王继恩也是有害无益。 于是,二人在宫内找了王继恩做内应,参知政事(副宰相)李昌龄为外援,只待太宗驾崩,几人就更改诏书,拥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为帝。 或许是太宗心有所感,忙召宰相吕端进宫商量遗诏之事。可等吕端突破层层阻拦到达时,太宗已经神志不清、口不能言了。吕端环顾太宗一周,心下暗惊:“大事不妙啊,王继恩和李皇后在侧,国本却远在宫外,此时要是有人动手脚,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素来不喜王继恩,这王继恩有从龙之功,太宗“烛光斧影”就有他的参与,若是他和李皇后联手,是很有可能的。 史书记载:太宗大渐,内侍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元佐。 吕端意识到情况危机,立马虚与委蛇一番后,退回宰相府,令人快马加鞭,请太子回宫主持大局。 吕端刚到家,王继恩就随后赶来,宣皇后旨意道:“皇后有要事相商,请吕大人速速前去,不得拖延。” 吕端闻言,知道太宗很可能已经驾崩,李皇后这是准备动手了!此时若去,无益羊入虎口,不如扣下王继恩,先除了李皇后的爪牙再说。 吕端让王继恩去书房稍待片刻,王继恩刚进书房,就被吕端府上的家丁把住门口,不得出入。 吕端又联络太子一系的文武大臣,调离了李皇后的哥哥李继勋,随后和大臣们一起入宫面圣。 李皇后等不来王继恩,只好摊牌道:“先皇驾崩,楚王赵元佐是先皇长子。按照礼制,立长不立幼,所以应当由皇长子赵元佐继位。” 吕端有众多大臣撑腰,理直气壮道:“此言差矣。先帝早就立下太子,就是为了防止今日之事。若是先皇刚去,贸然跟换太子,恐朝局动荡。” 李皇后有心再争,但她毕竟是一文弱女子。此时哥哥李继勋不在,内援王继恩一去不回,外援李昌龄在吕端面前不敢造次。她一下子没了主意,只好先同意太子继位。 太子赵恒继位这日,李皇后令人在新帝前面挂一帘子。群臣入宫后,按惯例吕端率大臣参拜。吕端见看不到帘子后面是否是太子赵恒,因此拒不参拜。 史书记载:“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参拜”。吕端确认帘子后面是赵恒后,才承认。这就是“吕端大事不糊涂”的来历。 吕端深受太宗赏识,是因为他的处世哲学。吕端主张无为而治,抓大放小。所以给人一种吕端“小事糊涂”的印象。但大是大非面前,吕端绝不含糊,当机立断,敢作敢为,被称为一代名相。 赵恒上位后,是为宋真宗。他治国有道,对外不主动征战,对内减赋税,大力发展农业,使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咸平之治”。 赵恒还劝百姓多读书,掀起了一股读书热。他亲自写下《励学篇》,至今仍然广为传颂:“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在位25年,北宋户籍增加416万户,户口人数是唐朝贞观年间的4倍;税率减少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然高达15086万,是唐朝巅峰的4倍,是自诩“十全皇帝”乾隆帝时期的三倍。 宋真宗治理天下,达到了对内仁善、对外不软弱的恰当平衡,是历史上少数几个能够治理好国家的明君之一,没有辜负吕端等大臣的极力拥护。 公元998年十月,吕端以太子太保致仕,真宗仍命有司供他俸禄。吕端逝世时,宋真宗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并追封其妻李氏为泾国夫人。 连伟人都称赞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的处世哲学,现在的职场仍然很有用,大家觉得呢?#我要上微头条# #历史# 参考资料:《宋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