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桉树主要病害种类及其防治

 大明山主 2022-08-23 发布于广西

1、桉树青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苗木和3年生以内的幼树。急性型病株叶片萎焉,保持青绿,稍卷曲而不脱落。茎、枝干上出现黑褐色条斑,根部腐烂。远观时整株或顶端或中间枝叶干枯。慢性型病株发育不良、较矮小,下部变紫红色,最后落叶枯死,根腐烂。如将清水滴在根、茎部横切面上,不久切面的木质部即显现白色到淡黄色的细菌脓液,并呈环状溢出,急、慢两型中病株解剖特性相同。

病原:茄拉尔氏菌;发病时间: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台风暴雨使病害流行。5月逐渐增加,7、8月最重,11月后逐渐减轻。

防治要点:目前防治有效的化学药剂甚少,主要依靠选用抗病力强的良种。林地发现病株要及时连根挖出,集中到空旷处暴晒后烧毁,植穴在翻土后对病穴及其周围用生石灰消毒,再补种其它抗病桉树或其他树种以减少损失。

2、桉树茎腐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苗圃育苗过程中,引起大量苗死亡。感病后,初期症状是离地面0。5~1厘米的茎基部出现黑褐色斑,扩展至茎部一圈后,茎部腐烂,下陷,严重者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易脱落。

病原:菜豆球壳孢菌,发病时间:茎腐病菌是一种土壤习居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及通气不良时容易感病,7~10月均有此病发生,而以8、9月最为严重。

防治要点:基质消毒彻底,苗木生长健康,避免苗圃地积水,发病率会显着降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发病初期用40%根腐灵、敌克松、1%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较好。扦插用的穗条在采穗开始知道扦插结束均要严格消毒;扦插苗床要及时遮荫和揭开保湿薄膜,促进通风透光。

3、桉树焦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桉树苗木和4年生以下的幼林,病叶和枝梢变为焦枯状,俗称落叶病。感病叶片初期有不规则的灰绿色病斑,边缘呈水渍状。后期病斑中部变浅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晕圈。枝条、茎部的病斑扩大绕枝、茎一圈后,病区缢缩纵裂,呈黑褐色,上部失水干枯。

病原:柱枝双胞霉与枝五隔胞霉,发病时间: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5~7月达到发病盛期,8~9月,病情稍缓,10~11月又有上升趋势,但不会再流行扩展。

防治要点:在苗圃,应注意控制大棚温湿度、及时清除病枝叶和场地消毒。发病初期,采用菌毒清、80%代森锌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叶面喷雾。林地中焦枯病严重发生的,建议喷菌毒清。

4、桉树灰霉病

症状:苗圃及采穗圃发生多,主要危害叶部、嫩芽、嫩梢,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条斑,渐变灰至褐色大斑块,后全叶枯死,干燥时病部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部呈腐状,经12~24小时后表面长出白色密集的绒毛状物,肉眼可见,经5~6小时转为灰黑色或浅灰褐色。

病原:灰葡萄孢菌,发病时间:低温、多雨、潮湿、阳光与阴雨交替的天气大量流行。2~3月,当温度17~20摄氏度,相对湿度90%以上时,病菌的感染最严重,而温度24摄氏度以上时,即使在高湿环境也不发病。由于低温霜冻及风、沙、冰雹、日晒灼伤;肥料中的氮、磷、钾、镁、钙的不足或过剩;空气中的臭氧和乙烯污染等,均能促进或诱发灰霉病的发生。

防治要点:1、2月以施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及时揭盖薄膜,促进苗圃通风透光;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发病初期可用1%波尔多液、70%可杀得600倍液、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或3‰的高锰酸钾溶液防治。

以上几种病害就是桉树生长过程中最怕的病害,如果发生这几种病害而不及时处理会对桉树的生长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不仅会影响桉树的产量还会影响数量,所以农户们在日常管理中必须要及时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