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俚语趣谈之六十二:八仙桌上高层纸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2-08-23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根据广大朋友建议,《九层糕》每周二定期推出的《永嘉场俚语趣谈系列》改名为《温州俚语趣谈系列》。《温州俚语趣谈系列》旨在挖掘推介温州丰富的地方语言文化。鉴于个人水平、阅历,尚有不少遗漏、错误之处,敬请大家不吝批评指正,友情提供素材资料,友情向《九层糕》赐稿。邮箱:lwfgjzhj@126.com。微信好友请直接在微信交流,故事素材请直接通过语音发送。 

作者:张韩杰 | 朗读:秋帆

    八仙桌,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与民间广为流传的“八仙”传说相结合的产物

    八仙桌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人,四边围坐八人几案类大型家具中八仙桌的结构最简单,用料最经济,也是最实用的家具。八仙桌使用方便,形态方正,结构牢固亲切、平和又不失大气,有极强的安定感,这也使得八仙桌成为上得大雅之堂的中堂家具。只要空间不是特别狭小,摆上一张八仙桌,两侧放两把椅子,就会产生非常稳定、非常平和的感觉。

    “八仙”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的传说和八仙桌的产生有着时间上的交合期。

    在中国,几案类家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有虞氏时代,当时称为,多用于祭祀在周代后期出现的名称宋高承选《事物纪原》载:“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桌子的名称在五代时方才产生。到了明清时期,八仙桌开始盛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寻到八仙桌的影子,甚至成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

    无独有偶,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也是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才确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八仙过海”故事也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八仙”成为民间十分崇拜和敬仰的神仙,人们经常使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典故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的人和

    八仙桌正好围坐八人,与传说中八仙人物人数上相符,一些条件较为富裕的家庭还在桌子四周紧靠案板处雕刻上八仙图案,八仙桌的名称因此产生。

    八仙桌为大型的几案类家具,高约1米。薄薄的一张纸与之相比,在厚度上实在是微乎其微。在八仙桌上加一张纸跟没加纸的八仙桌在差距上几乎等于零。温州俚语“八仙桌上高层纸”比喻两者相差很小,不值一提。

温州永嘉场   乡情九层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