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三次垂帘听政的心路历程,座位暴露出其野心

 新用户8926AVU2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1835年11月29日,满族叶赫那拉家族呱呱坠地一。女婴,她就是控制大清政权48年、一生三次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其三次垂帘听政的情形,以及对权力觊觎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她对政治野心,简直就是半部晚清史。

文章图片2

辛酉政变

首次垂帘听政(1861——1873年)

标志性事件:“辛酉政变”

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当时27岁的慈禧联合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开始了她第一次垂帘听政。在慈禧的政治同盟恭亲王奕訢的策划下,由朝廷重臣上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皇帝的年号“祺祥”被改为“同治”,蕴含两宫太后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之义。

然后,又出台了一个以“皇太后躬亲裁决”为宗旨的《垂帘章程》。其中规定中外一切章疏、官员的升黜大权皆在太后。

文章图片3

恭亲王奕訢

这样一来,恭亲王和军机大臣们只有议政之权,充分体现了两宫太后大权独揽的精神。事实上,两宫实权大都掌握在慈禧一人之手。

首次垂帘听政的座位排序

年幼的同治皇帝面西而坐,两位太后分别坐在他后面,慈安太后在左,慈禧太后在右,面前都有珠帘遮挡。外界普遍认为,东宫慈安太后性情淡漠,对权力毫无敏感,朝中政事都由慈禧太后主持。

文章图片4

二次垂帘听政(1875年——1889年)

标志性事件:同治皇帝驾崩

慈禧太后的亲生子、同治帝载淳,是清王朝建立后的第八代皇帝,他是咸丰帝奕詝驾崩后唯一留下的儿子。载淳六岁(1861年)登基称帝,十七岁时,1873年亲政,未及二年,就在1875年1月病逝,时年十九岁。

这使刚刚退出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再次走到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心。她特意挑选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也就是光绪,大权自然又回到慈禧掌控之中。

文章图片5

随后,大清又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件

一是,1881年,慈安皇后吃了慈禧太后送去的食物,突然病故。已经交出了咸丰皇帝密诏的慈安,对慈禧已经没有任何威慑力了;

文章图片6

慈禧与恭亲王奕訢

另一个是,慈禧太后以中法之战议和失策为由,将政治同盟恭亲王奕訢免职,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部罢免,建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中枢机构。慈禧的障碍全部清除。

文章图片7

二次垂帘听政的座位排序

两位皇太后携载淳到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在皇帝宝座之后设两太后宝座,中间以八扇黄屏风隔开。

文章图片8

养心殿

三次垂帘听政(1898年——1908年)

标志性事件:“戊戌变法”

在1887年,慈禧太后为光绪举行了亲政大典。结束了她第二次垂帘听政的历史,进入了所谓的训政时期,而在训政期间,她依然掌握着朝中大权,只不过在名义上把垂帘听政,改成训政罢了。

文章图片9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幽禁于中南海瀛台,随即杀害策划变法的“戊戌六君子”,并通缉康有为和梁启超,罢免变法官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解除了光绪帝的皇权后,慈禧再次临朝十年,称为“慈恩训政”,直至去世为止。慈禧通过垂帘听政,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掌握清朝朝政达四十七年之久。

文章图片10

光绪皇帝

而此时的清政府内外交困,满目疮痍。此后的10年,中国经历了义和团庚子国变的动荡、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劫掠、皇室“西狩”的狼狈、《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的签订……这些都促使慈禧逐步推行新政,并承诺预备立宪。1908年光绪含恨而死,慈禧立醇亲王载沣之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不久,她自己也撒手人寰了。

文章图片11

第三次垂帘听政的座位

到了第三次垂帘听政时期,座位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代表最高权力的大殿龙椅,已经由皇帝,换成了慈禧太后,每次召见群臣时,慈禧端坐龙椅,皇帝光绪则侍坐一侧,简直就是一个傀儡,常常一言不发。

文章图片12

养心殿

三次垂帘听政的心路演变

慈禧太后一生通过三次垂帘听政,控制大清近半个世纪。这三次垂帘听政,展现了慈禧政治野心的心路演变历程。

第一次垂帘听政的初期,慈禧谨小慎微,尽量掩饰她的野心和霸权,拉拢重臣,笼络人心。与此同时,她也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次机会,竭力取得重臣的支持,因此,这一时期的所有诏书,都是以皇帝的名义下达。

文章图片13

垂帘听政的剧照

第二次垂帘听政,尽管慈禧的名字只偶尔出现在诏书上,但她却控制所有官员的任免权,对下属恩威并重,希望赢得朝廷官员的人心。

第三次垂帘听政,严格意义上来说,慈禧已经不单单是垂帘听政,而实际上是取代了大清的皇帝光绪,到这个时候,慈禧才真正羽翼丰满,锋芒毕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对权力的痴迷,由于对政权历练多年,她毫不掩饰地攫取了所有的皇权,每天在皇宫大殿召见群臣。

文章图片14

慈禧对三次垂帘的反思

慈禧太后临死前曾说:“余垂帘数次,不知者或以为贪权。实则迫于时势,不得不然也”。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一生对权力的贪欲,超过了一切欲望,甚至是女人的情欲。

文章图片15

慈禧剧照

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太后对权力的贪欲和迷恋到了极点,她宁可丢国土、赔银子,只要保住自己的权力不丢失,可以不顾大清的江山,最终成为大清帝国的掘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