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不如机?为什么陪孩子的时候总是放不下手机?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晨跑时看到有趣的一幕,一位年轻妈妈推着自己大约8、9个月大的孩子在小区散步,孩子叼着安慰奶嘴,目光空洞地坐在婴儿车里,这位妈妈拿着手机,边走边看,却能让婴儿车安全地行驶而没有发生什么跑偏、撞墙之类的惨剧。这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现代人早已修炼出了强大的“旁光”,我们可以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走路、跑步,甚至过马路。

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位妈妈拿着手机在看的,不是什么公号博文,也是不是什么某宝爆款,朋友圈晒图,而是自己孩子的照片!这太TM有趣了,孩子就在面前,妈妈却宁愿看照片。

心理学不评判人,只理解人。

我就想搞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手机何以变得比一个活生生、萌萌哒的孩子更吸引人?

对比了孩子和手机的特征之后,我豁然开朗,手机原来就是一个完胜小baby的“傻白甜”。

它们更可控、更刺激、更丰富,却一点儿不烧脑,最关键的是——还乖乖听话。

相比这样一个乖巧有趣,相处起来都不用过脑子的“傻白甜”,我们的孩子简直毫无竞争力,他们变化莫测,不听话,脾气差,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分分钟把我们的智力和体力逼入绝境。要不是因为真爱,没几个人能拒绝手机而选择带孩子。

怎样才能在这场“人机大战”中,助我们的孩子一臂之力呢?

01

隔    离

不要总是挑战自己的耐力,磨练自己的意志,这东西消耗的太多很容易报复性反弹。

相比手握手机而视若无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隔离出去。

曾经看过一个研究,最有效地减少使用手机的方法,就是让手机睡在另一个房间。

02

时    限

设置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陪孩子的最短时间。

世界上比什么“马老板996”,“8116+8”(刘强东早8点到晚11点,一周六天,周日再工作8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辛苦百倍的职业是什么?全世界都会给出一个统一的回答:妈妈!

长时间陪在这么一个“高能预警”的小东西身边,不看会儿手机放松一下,还真是很难撑下去。因此更可行的高效陪娃策略是,设置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时间,比如十分钟,二十分钟,在这个时间内做到与手机绝缘,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可以做到的。

相比于心不在焉,机不离手的凑份子式陪伴,孩子也会更喜欢这样专一、专注,有质量的陪伴。

03

有    趣

让相处变得更有趣。

地球人都知道,关键不是去哪里,而是和什么人一起去。如果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只剩下你得啵得啵、唠唠叨叨这一项娱乐活动,相信我,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一定是:有多远滚多远……

04

规    律

可以每天做一些固定的活动。

每天翻新花样的玩,非常烧脑,很可能我们就撑不下去了。重复的有规律活动更容易坚持,对孩子来说,也是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好方法。我们可以每天一起做某种固定的运动、读书、玩扑克、听音乐或者唱歌……

“做好父母,陪伴孩子”这个艰巨无比的任务拆解为每天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的专注活动,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你有什么方法,帮助自己的孩子成功PK掉手机这个“傻白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