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20年:“不在餐桌旁,就在菜单上”

 乔诺咨询 2022-08-24 发布于上海
▪ 来源:七剑,乔诺战略首席专家
▪ 编辑:徐妙燕,乔诺战略产品线

未来10-20年,行业会怎么变化?

西方有一句谚语:您不在餐桌旁,就在菜单上。


01

您在菜单上,还是在餐桌旁?

回到大趋势的话题,不管是特朗普时代的贸易保护,还是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还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全球的不确定性在确定性地增加,大家可能普遍信心不是很足。

但如果我们拉长10年到20年的维度来看,其实这些都是短期波动:

我们感觉现在身处一个最困难的时期,事实上哪个时期都这么困难,长期发展的趋势并没有变,因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长期因子没有产生根本性的逆转。

一、 未来20年大趋势下,一个好消息:

中国改革开放40年,GDP从0.5万亿到现在114万亿,增长非常快,预计2030年或者之前,我们的GDP就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会崛起一大批全球化的大公司和一大批全球化的品牌。

过去,我们是产能代工和中低端产品的输出——说白了,赚苦力钱。

▉ 未来,我们希望能和欧美一样有高附加值品牌和技术输出——关键是我们的企业有没有准备好?只有真的高研发,才能给我们带来高价值的品牌。

二、 未来20年大趋势下,一个坏消息:

机会并不是阳光普照,机会只属于少数企业。

回看过去30-50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大部分行业,都会面临春秋到战国的演变。

先秦时期,从春秋到战国的500年发生的变化:春秋时代,140余个诸侯国;战国时代,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强国,最后秦国一统天下。

这,意味着什么?

行业一样会经历洗牌,最后可能只剩下3-5家企业活下来,而真正有利润的只有TOP 3。95%的企业会上菜单,只有5%的企业能活下来享受盛宴。

春秋140多个诸侯国,哪些已在菜单上?

秦国为什么能活下来?——得益于商鞅变法。法是治理机制,变是变革与优化。

未来20年,什么样的企业能活下来?

——行业洗牌是个慢变量,但是谁率先变革,谁的机制更领先、谁的组织活力更强,谁就能活下来享受盛宴。

我们举个例子还原一下某百亿消费品企业所在行业的洗牌过程:

这家企业近几年的产品销量数据:2015年332万台,2021年1380万台,多出来的1048万台来自哪里?

——仅仅5年,至少100家10万量级的中小品牌上了菜单被这家头部企业吃掉!而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就成了坐在餐桌旁的那个大佬。

我们再来看看运动鞋服行业,这个领域,特步、安踏、李宁三足鼎立,关键是怎么把洋牌打出去,最终三分天下,再争老大。这个过程,会把无数小品牌送上菜单。

那您的企业的战略呢?

每个企业的战略都不同,但底层逻辑大同小异。底层思考逻辑就是企业运行的客观规律。我们看到各个国家建筑风格迥异,但他们都遵循相同的底层逻辑——就是我们中学学过的牛顿力学原理。所有的建筑都遵循一样的建筑力学原理。

战略,就是依据相同的企业运行的底层规律,结合不同的行业态势,做出最优路径选择,找到支点,撬动地球,而不要成为最终上了菜单的企业。


02

 十面埋伏下,如何留在餐桌旁?

在学习战略的时候,波特五力是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我们发现企业家真不容易:

——被竞争对手挤压,潜在竞争对手还要进来,跨界竞争对手也要进来打劫。

波特五力图

如同美团跨界打劫康师傅一样,未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

就算被我们捧为座上宾的客户,随时也可能业务上移,吃掉我们。

我们是供应商的上帝,但是供应商也随时可能业务下移,和我们竞争。

被十面埋伏,怎么做才能留在餐桌旁?答案只有两个字:专业!

▉ 盲人摸象,是典型的业余选手:因为只看了外表,外表还只看了一部分。

▉ 庖丁解牛,就是典型的专业选手:看到骨骼、经络、肌肉,所有细节都门清。

▉ 管理经营的专业选手=掌握不同场景下企业运行底层规律=留在餐桌旁享受盛宴的胜利者。


03

 为什么我们需要BLM模型? 

上文,我们提到,未来大部分行业会从“春秋”走向“战国”,企业如果不在餐桌旁,就在菜单上。而如何留在餐桌旁?——必须要专业,以专业打业余。

那么,如何成为专业选手?——以规则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关键是创新下一代核武器,让我们的能力配得上我们的野心。


下一代领先的前提是能力领先,您是否有一套战略能力指数叠加的专业方法?

BLM(业务领先模型),就是一套帮助我们成为专业选手、奔向千亿的战略框架。

那么,您可能会有疑问,一套框架到底有什么用呢?一堆方法论和模板是不是真的会比我的经验和直觉管用?

标杆企业早年也和以上想法一样,觉得模型太复杂,短期看,甚至还影响了作战效率。

但一把手董事长超级坚决,压着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学:“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削足适履穿美国鞋,谁反对就撤掉谁!”

为什么?

▉ 因为不学,就永远是游击队——看上去很灵活,效率也不错,但是组织没有积累,能力很难迭代。没有流程体系的游击队,就是山大王!

▉ 只有构建体系,持续沉淀每一场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沉淀每一个人的优秀实践,每天进步一点点,指数叠加下去,我们一定会成为能力上的巨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组织能力的指数叠加!做不到组织能力的指数叠加,很难成为千亿级企业。

▉ 什么是管理的重心?重心在理,而不在管。如果重点是管,那会把企业管死,那什么叫理?理就是例外的事情例行化,不断流程化、模板化、工具化。

比如,战略里有一个花时间最多,非常关键的模块,叫市场洞察。

我们是否有系统的市场洞察方法?

▷ 我们的洞察是否带着望远镜和放大镜?是否看得深、看得远?

▷ 我们洞察的结论又如何转化为我们可以抓住的机会?

▷ 大部分企业不是洞察,而是调查,找了一堆信息和数据,说我们已经透彻地了解了市场、了解了客户,但我们有没有找到别人看不到的规律和趋势?大部分公司的洞察是盲人摸象。只有少数领先企业是洞察,是透视,是庖丁解牛。

战略是我们的干部必修的一门课,企业战略是个系统工程,洞察只是其中一个模块,战略是需要系统修炼的经营内功,战略的内功是否深厚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业务方向与节奏是否正确。


04

 练拳先练功,战略的内功怎么练?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郭靖刚学会绝世武功降龙十八掌时,也没有多厉害。为什么?——内功不够。

战略的内功如何修炼呢?

三句话: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

下载“乔在线”APP,收看完整视频

一、 练眼界——眼界决定境界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令人很不舒服的真相:人人都是井底之蛙,包括乔布斯、马斯克这些牛人。

那普通人和牛人的区别是什么?

▉ 一般人看到的天可能是1平方公里;

▉ 一般的牛人可能是10平方公里;

▉ 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牛人看到的可能是100平方公里。

懂得越多,就发现不懂的更多;越牛的人,不仅天比你大,关键是他的天还在不断扩大,他自然就扩张得越快。而固定型思维的普通人,看到的永远是1平方公里,却不自知。这就是眼界的区别。

二、 练定位——定位决定地位

10年前,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决定了我们今天的江湖地位——是在餐桌旁,还是在菜单上。

余承东为什么厉害?因为余承东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第二。

陷于穷人思维,没有王者之气,就丢了战略的魂。不想干第一,极大概率未战先输。

不管多么困难,搞定!不管对手是谁,干掉!

有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才能活下来。

三、 练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都想做世界第一,怎么干?思路决定出路。高级的战略,是创造下一代,去打别人的上一代。在一个层面肉搏,最多只能惨胜,只有降维打击,才会大胜。

接下来,我会重点展开什么是下一代。


05

 下一代战略怎么做,才能降维打击对手?

坏战略是延长线,是惯性运作。

好战略是找到支点、抓住战机、扩大规模、形成壁垒,用下一代打别人的上一代。

——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创新、组织人才创新等打造下一代战略;

——坚持一个永恒的指南针:以客户的需求和痛点为中心。

一、 什么带来企业脱胎换骨的变化?——下一代核武器创新

苹果手机为什么这么牛?

因为他既是手机的下一代,也是电脑的下一代,还是数码相机的下一代,还是MP3随身听等一堆东西的下一代!

所以,苹果手机是改变手机市场的核武器。

 
(下载“乔诺在线”APP,收看完整视频)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创新可以遵循这个公式:A+B=C。但是B不能乱加,B必须要解决A的痛点,产生的C,才是真正下一代的创新。

拿出下一代的企业,就会把上一代的巨头掀翻在地,如同苹果把诺基亚掀翻一样。

标杆企业也不例外,标杆企业一统江湖的产品SingleRAN——把2G、 3G、 4G、 5G捏到一起,显著降低了客户的成本,提高了效率,最终把西方几大巨头掀翻在地,横扫欧洲。

所以企业一定要构建强大的研发能力,构建自己的核武器,企业才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二、 下一代核武器怎么发挥威力?您有没有下一代洲际导弹?——下一代营销创新

面向2B的营销,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体系来构建组织型客户关系。比如2B业务中LTC流程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最终要形成我们和大客户的战略匹配。

什么叫战略匹配?

▷ 客户的战略离不开我,我是客户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我们的战略也离不开客户,双方真正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面向2C的营销,需要以客户为中心来思考我们的渠道与零售。

零售有两个核心:成本和体验。

▉ 零售1.0:百货

▉ 零售2.0:连锁超市,相对百货降低了成本;

▉ 零售3.0:电商,相对超市又降低了成本。但是,目前的电商是有明显软肋的:买个衣服不能摸、不能试,也没有导购,虽然成本下降了,但客户的购物体验是明显下降的。这就是客户痛点。任何行业都有大量的客户痛点。怎么办?

▉ 零售3.5:直播来了。几年前,直播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在观望,没有意识到这是电商的下一代。准确地说应该是下半代。为什么直播比电商进步半代?直播把线下的导购服务搬到了线上,搬的还是千里挑一的超级王牌导购,部分弥补了电商的体验软肋。

如果您的企业是面向2C业务的,您的企业是否有抓住下一代营销的机会?

那么,直播的下一代是什么?直播还会继续演进,目前喊着“全网最低价”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说直播是零售3.5代,我们能不能创造零售3.75代?能不能创造零售4.0?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下一代电商这么厉害,中国的很多超市都被电商搞得很惨,那么电商能不能打败便利店巨头7-11、超市沃尔玛?

——7-11不是传统的便利店、沃尔玛也不是传统的超市,他们本身就是在往下一代演进,他们的效率与体验天天进步,并且尤其重视整个团队的战略共识,因为共识就是力量,共识就是业绩。

好的便利店是一个城市的生活基础设施,消费者根本就离不开它。铃木敏文创业的40年,一直在思考全面的下一代,尤其是在持续优化下一代服务。

▉ 零售4.0:或许人、货、场的逻辑都会打破,客户不仅仅是客户,会成为产品的设计者、传播者,甚至是销售者。未来的销售,可能处处都是我的卖场,人人都是我的销售。当然也会包括端到端的数字化、区块链、元宇宙等一系列先进科技的应用。

产品领域,创新出下一代核武器的人,都是改变世界的神人。比如乔布斯、马斯克。

零售领域,创新出下一代新模式的人,都会成为什么人?

——很多都成了首富,因为零售离钱太近了。

黄光裕搞个国美,三年首富;王健林搞个万达广场,三年首富;马老师搞个阿里巴巴,四年首富;贝佐斯搞个亚马逊,全球首富。

行业所有的痛点,最终都会被解决。如果是您来解决,您就在餐桌旁;如果是您的对手解决,那您就是在餐桌上——关键是您来解决,还是您的对手解决。

三、 有了核武器、有了洲际导弹,您有没有动力系统?——组织活力三把刀

▷ 管理1.0:绿皮火车,靠什么驱动?——老板自带动力;

▷ 管理2.0:高铁动车,靠什么驱动?——每节车厢自带动力。


下载“乔在线”APP,收看完整视频

▉ 组织活力第一把刀:挥金如土

下一代产品是核武器,下一代营销是洲际导弹,下一代的组织是什么?

——洲际导弹的动力系统。

我们的洲际导弹能把核武器投送到多大的距离,取决于我们的动力系统有多强。

企业经营的根基,是利益机制,要挥金如土。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可以谈10%的情怀,90%要符合利益驱动机制,要舍得让我们的兄弟姐妹升官、发财,自我实现。

▉ 组织活力第二把刀:杀人如麻

那是不是大把发钱就够了?

管理没有这么简单。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边际递减的。钱多到一定程度,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怎么解决老同志的躺平问题?

——一定要坚决执行各级干部的末位淘汰。

送大家一句话:构建一个伟大组织的全部秘密就是,末位淘汰!

这句话,不是七剑老师说的,而是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说的。

我这么多年观察了非常多的企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90%企业都在搞假末位淘汰:

▷ 要么只淘汰基层干部,不淘汰高层干部,这就导致高层老化;

▷ 要么淘汰比例低于5%、3%,淘汰比例不达到10%,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 要么完成了目标就不用淘汰,导致大家拼命和老板博弈目标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假末位淘汰,根本就没有达到激活组织的作用。所有管理手段中最有效的一条,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

再送大家一句话: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得到;但是,所有的人,都怕失去。

通过末位淘汰让我们可以分钱和砍人上找到平衡点。

所有管理手段中,刚性执行每一级干部10%以上的末位淘汰,杀人如麻,是最有效的管理杀手锏!

 组织活力第三把刀:求贤若渴

当然,除了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我们还要求贤若渴,不断优化干部梯队。

▷ 对外:六顾茅庐请诸葛,三顾是请不来诸葛的。

▷ 对内:火线提拔优秀的年轻人。

各位可以看看自己企业的高管队伍中,有多少比例85后,有多少比例90后?

为什么一定要干部年轻化?——年轻人学新知识快,年轻人知道什么是下一代。

同时老干部与年轻干部在体力上的也有巨大差距:

25岁的人,加班一周,一宿缓过来;45岁的人,加班一宿,一周缓过来。怎么比? 

总结一下,下一代组织,组织活力三把刀:求贤若渴、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管理,是理解人性基础之上的反人性。钱和权对老板很重要,但老板既要舍得分钱,还要舍得分权,权利分下去,基层就承担了相应的职责,整个组织才能从老板拖动的绿皮火车模式,演进到全员CEO,每节车厢都自带动力的高铁动车模式。

再庞大的巨头,没有解决组织熵增腐化,动力退化的问题,最终也会成为餐桌上的一盘菜。

四、 什么是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您的企业有没有下一代干部?

组织里干部太重要了!

干部就是撬动地球的阿基米德,是下一代动力系统中的发动机,是企业中最核心的资产!

但很不幸,我们在大学中基本都没有学过如何当好干部,也不知道干部有哪些职责。

干部不是干好当前的事情就行,干部最核心的要干对未来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对企业的未来有突破性的贡献的事,只有干这种事的才是真正的下一代干部。

▷ 我们的干部都会像都江堰李冰父子一样思考和行动吗?

▷ 都会不遗余力构建作战武器库、核武库、会不遗余力培养后备梯队吗?

▷ 我们的干部善于别人吃一堑,他长一智吗?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才是一流的干部。

能做到这样的干部显然是凤毛麟角。这是大部分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 

和很多企业花血本打造产品和供应链竞争力、花血本打造渠道和零售竞争力一样,企业非常需要花血本打造组织和干部竞争力。企业经营三大模块,缺一个都撬不动地球,登不上珠峰。

五、 我们如何形成一代接一代的下一代创新源泉?

没有捷径,但有方法:

我想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我在标杆企业带团队应用的两会机制:

 每周二晚上开经验交流会,学习标杆,总结复制内部的经验。

 每周四晚上开创新茶话会。下一代核武器需要持续去探讨。

各位千万不要小看管理中一些简单但特别重要的事情,管理中,真正有效的东西都比较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们没干好呢?

因为管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滞后效应。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有滞后效应,但是人大多都是急功近利的。关键看谁有战略耐性,看谁能长期坚持!

例如,前面讲的战略高度共识,知识管理两把剑、组织活力三把刀,创新两会,持续改进等。

世界伟大的便利店7-11的管理非常简单,就是靠假设、验证、固化,即戴明的PDCA方法论。丰田公司的质量、成本,也就是这样一点点创新出来的,成为全球精益的标杆。

伟大的创新,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都是这样一点点,下笨功夫,持续脑力激荡迭代改进出来的。

为下一代战略目标落地保驾护航,我给大家分享一套武器——七剑:3刀+2会+2剑

 组织活力三把刀:求贤若渴、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创新下一代的两会:每周二经验交流会,每周四创新茶话会。

 知识管理的两把宝剑:对外学习标杆、对内总结复制。


06

 餐桌旁的战略=一整套可持续成长的解决方案 

未来20年,从春秋到战国:谁业余,谁上菜单,谁专业,谁吃大餐。

百亿之前,发挥所长。

百亿之后,全面增强。

我们的企业在各领域是否专业,是否有一套有效的机制协同作战,这决定了未来,我们是在餐桌旁还是在餐桌上。

餐桌旁战略不是目标,不是吹牛。

战略是做专业洞察,用准确完整的数据做数学题,扬长避短做取舍,找准阶段性的目标市场,找到最佳发力点,配置干部和资源饱和攻击,以“七剑”构建强大的组织活力和组织能力,创新下一代的核武器,牵引企业进入正增强回路,构建竞争壁垒,形成可指数叠加的成长优势。

战略是一整套可持续成长的解决方案。

做企业很难很苦,困境之下,更难更苦,但我还是想送给大家北野武的一句话: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一个真正滚烫能持续增长的组织长什么样?它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具有战略耐性:能够持续投入,并忍耐滞后效应,坚持自我批判。

 谦虚开放,愿意向所有人学习客户是我们的老师,所有对手,也是我们的老师,同时外部的老师也是我们增长路上很重要的老师。

过去20年,标杆企业花了400亿请全世界最厉害的咨询公司教我们,标杆企业请的顾问,和其他公司请的顾问不一样,标杆企业只要实实在在打过胜仗的将军,不要老师。因为只有实战将军才能帮标杆企业真正避开经营上那些实际的坑。

 凭借特有的组织活力,青出于蓝,最终踏上了持续高增长之路。

那么您的企业呢?

您的企业是否掌握了一套持续高增长的方法论?

您的企业是否是个开放且具备战略耐力的学习型组织?

知行合一,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

您探索业务增长的路途中,又是否有实战将军帮您及时纠偏并形成正反馈?

如果您的企业也是学习型组织,且具有增长的“野心”,我们强烈建议您和团队从我们的战略研讨会开始:

 共识一套打通战略规划到执行的增长方法,让我们在未来能有更大概率站在餐桌旁;

 通过不断修炼,在组织内部长出支撑“站在餐桌旁野心”的“站在餐桌旁享受盛宴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