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 磨练成才 刘备入蜀后,面临的内部外部压力巨大。 荆州两面受敌,蜀地刚刚夺下,内部人心不稳。 汉中张鲁向曹操投降,曹操大肆将汉中、巴中、武都百姓迁往雍州和凉州,共迁走数十万人口。 为了筹措军资,蜀汉政权以铸造劣币“直百五铢”、“太平百钱”的方式来掠夺民间财富。 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为前线做全面动员。 这些饮鸩止渴的举措激化了与当地豪族的矛盾,造反此起彼伏。 与掠夺性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盐铁官营、南中征税也是蜀汉政权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 虽然解决燃眉之急,但也酿成日后南中雍闿、孟获的叛乱。 诸葛亮在成都负责行政后勤,要保障前方兵力粮草供应,要保证整体社会经济有序运行。 可以想象诸葛亮面临的巨大压力,这段时间他积累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实践经验。 但值得关注的是,《三国志·诸葛亮传》篇幅甚详,但在刘备入蜀到白帝托孤,共十二年间,诸葛亮传只有寥寥三百多字。 其中还有大段文字是劝刘备称帝的。 把劝进的内容拿掉,干货就下面这些。
这十二年间,蜀汉政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动。 灭刘璋、与孙权争三郡、平定汉中、襄樊之战、失荆州、夷陵之战,直至刘备托孤。 以诸葛亮作为刘备身边最重要的政略大臣和谋主,其本传中仅寥寥数笔,这些大事似乎都完全没参与一般,笔下必有隐情。 上文说到,诸葛氏一门诸葛亮、诸葛均兄弟在蜀汉,长兄诸葛瑾是东吴重臣,还有一门宗亲诸葛诞则在曹魏。 诸葛亮与兄诸葛瑾,虽然各为其主,但是也是有互动的。 甚至孙权还托诸葛瑾去劝诸葛亮投奔东吴,被诸葛瑾拒绝了。 诸葛瑾还把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 史书中并未明言,诸葛亮何时过继了诸葛乔。 但过继毕竟是大事,兄弟肯定应该当面商量,才能做决定。 诸葛亮和诸葛瑾只在建安二十年,诸葛瑾出使蜀汉时见过一面。 这一年,诸葛亮三十五岁,诸葛乔十二岁。 很可能是这个时期,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 但从这一时期开始,蜀吴同盟就产生嫌隙。 因荆州归属的争议,鲁肃关羽单刀赴会,双方发兵对峙,最终湘水划界。 然后鸽派鲁肃去世,鹰派吕蒙上台,荆州局势日益紧张。 后面关羽北伐襄樊之际,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双方彻底决裂。 最后刘备大军讨伐东吴,夷陵惨败。 如果诸葛亮的嗣子是东吴重臣诸葛瑾的亲儿子,在两国风云突变,成为仇敌的情况下,情势也非常微妙。 这段时间诸葛亮的家与国之间发生了剧烈冲突。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诸葛亮的姐姐嫁给荆州豪门蒯祺,蒯祺被刘表任命为房陵太守,后随刘琮投降了曹操。 刘备平定汉中后,蜀将孟达奉命攻打房陵,结果攻杀了蒯祺。 诸葛亮的姐姐下落不明,很可能与蒯祺一起被杀。 另外诸葛亮的儿子诸葛均从平定蜀地之后,很快就投奔诸葛亮入蜀,任职长水校尉。 诸葛均这个阶段已经三十岁左右了,正值好年华。 但刘备似乎并没有打算重用他,一直到蜀汉灭亡,史书都没有诸葛均的任何记载。 如果说诸葛亮掌握大权,出于避嫌的考虑,没有让诸葛均参与政事,还勉强合理。 但刘备去世前,诸葛亮根本谈不上掌握大权,没必要避嫌,那时蜀汉正是用人之际,用人不避亲。 上述这些家族内部事务,影影绰绰,对于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对于诸葛亮在朝中的局面,都会产生影响。 在国家大势风云变幻的十几年间,诸葛亮很可能采取了谨言慎行、隐于幕后、少说少动的策略。 史书对于这段时间诸葛亮的记载很少,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诸葛亮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经历了家族、亲情与国家大义之间平衡取舍,这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痛,也促使他的人格走向完善和成熟。 担当大任 白帝城刘备托孤,是诸葛亮命运的转折点。 他由第一辅臣,变成了蜀汉实际的统治者。 这一年,诸葛亮四十三岁,是一个政治家阅历最成熟、精力最旺盛的年龄。 白帝托孤的故事是君臣佳话,刘备将国家重任和儿子都托付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从此独揽蜀汉大权,直至五丈原逝世。 刘备去世后,南中马上在雍闿、孟获的带领下叛乱。 这也是蜀汉政权自入川以来,常年征战、财用不足、国家长期处于军事化管控的状态下的结果。 诸葛亮先遣使修好东吴,解决东边的外交困境,然后经过两年的内政准备,于建兴三年发兵平定南中。 这也是诸葛亮作为主帅,第一次完整、独立实施一场战役。 南中之战打得比较顺利,半年时间,即平定南中。 七擒孟获的故事在《华阳国志》、《汉晋春秋》中有记载,《资治通鉴》中也采信了七擒七纵的说法,《三国演义》中更是妙笔生花。 但这个故事过于离奇,确实有不合逻辑之处。 想必擒住叛乱首领孟获,为了更好的融合少数民族,将孟获释放继续统领当地部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但后面被夸大成为了七擒七纵,也是为了渲染诸葛丞相的天威。 诸葛亮成功的度过了接手权力、主少国疑时期的重重隐患,稳定了蜀汉内部,展现出成熟、杰出政治家的抱负和手段。 建兴四年,曹丕去世,曹叡继位。 诸葛亮看到曹魏政权内部交替的动荡时机,决定发兵北伐。 由此展开了蜀汉连续五次,跨越八年的壮烈之旅。 但第一次北伐即遭遇失败,马谡失街亭导致战线崩溃,只能撤回汉中,损失惨重。 这也反映诸葛亮第一次指挥这种国家之间的大型战役,仍有力不从心之感。 后面几次北伐,虽然也取得一些辉煌的胜仗,但因为粮草问题、实力问题,始终无法有效突破曹魏的防线,实际双方一直在汉中、关中、陇西地区来回拉锯。 诸葛亮也是殚精竭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木牛流马运粮,派兵屯田等,但始终无法解决核心问题。 在这个时期,诸葛亮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信念,为了报偿刘备的知遇之恩,耗尽了自己一生的精神。 诸葛亮一方面要抓内政治军,一方面还要不断出征作战。 能用一两百万人口的益州一隅,支撑近十万大军,连年出击,对抗强敌,国内晏然,没有出现经济崩溃、国力凋敝的情况,简直可以称为奇迹。 同时诸葛亮严守自身的廉洁操守,道德标准近乎洁癖,一心为公,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在他的示范作用下,蜀汉并没有出现奢侈、腐败的朝廷,而是创造了一个廉政时代。 但我们也要看到,以薄弱的国力支撑连年征战,也给益州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仍以南中为例,虽然经过诸葛亮的平定,但大军离开,继续实施苛刻的征发政策,因此仍然是叛服无常。 吕凯、龚禄、焦璜、向宠等在当地任职的太守,都死于南中叛乱。 幸亏后续仍有马忠、张嶷、霍弋等良将镇守,才不致大乱。 其实诸葛亮仍然大体延续了刘备时期的军国主义政策,是一种举国体制。 以极高的领袖威望和个人光辉形象,以一种国家信念作为精神归宿,整个朝野都处于一种亢奋、高涨的精神状态中。 星落秋风 公元234年,诸葛亮耗尽了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在五丈原前线,在军营中溘然长逝。 他的一生,不但得到了蜀汉朝野的一致拥戴,也得到了对手的衷心敬佩。 他的事迹被文学化、戏剧化、神话,也都在百姓中间津津乐道,流传至今。 诸葛亮初出茅庐时,那时还是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纵使胸怀天下,高谈阔论,但仍青涩稚嫩。 跟随刘备东征西讨,放手培养,使得他在治政、用人方面长足的进步。 到了自己独挑大梁,又在战火中磨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可以看到他一步一步的成长的,最终形成近乎完美无缺的经天纬地之才。 《三国演义》的缺陷就是,从一出场就是神,然后一神到底。 甚至让人感觉后面退化了,没前面那么神了。 调起高了,唱不上去了的感觉。 难能可贵的是,诸葛亮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同时不放纵,不放弃,义无反顾,不死不休。 诸葛亮子嗣不丰。 真不知道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如果诸葛亮早有儿子,已长大成人,或者诸葛乔不死,那蜀汉政权走向何方,会不会又出现司马氏这样的权臣家族,亦未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