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知识!《庄子》创造的常用成语,你知道多少个?

 新用户23603318 2022-08-24 发布于甘肃

[北宋] 赵昌《写生蝴蝶图》

《庄子》因其想象丰富,浪漫至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但你是否注意过,文学与哲学之外,庄子也一直活跃在我们的生活里,甚至已经到了“日用而不觉”的程度。

因为,《庄子》创造的成语多到你难以想象,不信,那就不妨亲自验证一番……

安常处顺

《庄子 养生主》

原文: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释义:到了该来的时候,夫子他应时而生;到了该走的时候,夫子他顺理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比喻安于现状,惯于平稳的生活。

从容无为

《庄子·在宥》

原文: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释义:行为从容不迫、顺应自然,万事万物自由自在宛如炊烟一般。我又何必多加忧虑而去治理天下呢!后世多指顺其自然,不加人为的力量。

[南宋] 李唐《濠梁秋水图》

得心应手

《庄子·天道》

原文: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

释义:不慢不快,得心应手,才能恰到好处,这道理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却有技巧存于其间。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

巢林一枝

《庄子.逍遥游》

原文:鹪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释义: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比喻安于本分,不贪多。

鹏程万里

《庄子·逍遥游》

原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释义: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比喻前程远大。

井底之蛙

《庄子·秋水》

原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释义:井里的青蛙,不能跟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只局限于自己狭小的居所;夏天的虫子,不能跟它谈论冰,因为它受到自己生命短暂的限制;粗陋浅薄之人,不能跟他们谈论大道,因为他们的见识被世俗的教养所束缚。比喻见识短浅。

[明] 石锐《轩辕问道图》(局部)

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

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释义: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他在梦里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间醒来,迷茫不定,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庄周与蝴蝶之间,必定是存在分别的,这就叫作“物化”。后世多用此成语指代庄子的诗化哲学及生死物化的观点。

心如死灰

《庄子.齐物论》

原文: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释义: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可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像死灰一样吗?现多形容意志消沉,态度淡漠。

[明] 佚名《蝶戏图》

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

原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释义:起初,我宰牛时,所看见的不过是一头牛;三年后,看到的就不再是整体的牛了。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大相径庭

《庄子·逍遥游》

原文: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释义: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比喻对事物的认识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明] 周臣《北溟图》(局部)

变化无常

《庄子·天下》

原文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释义:清虚寂寞没有形迹,变化万千没有定规。后形容事物没有规律,难以捉摸。

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

原文:狙公赋芧((xù),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释义:有一个养猴子的人,在给众猴子分配食物时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

怎么样?”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后世多用来形容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不知所终

《庄子·田子方》

原文: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

释义:日夜不停交替,也不知变化的终极所在。后世多用来形容不知道人和事物的结局和下落。

[南宋] 赵伯驹《瑶岛仙真图》(局部)

踌躇满志

《庄子·养生主》

原文: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释义:这时,我提刀站在那儿,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比喻心满意足,非常得意。

盗亦有道

《庄子·胠箧》

原文: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释义: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道吗?”盗跖回答说:“做什么能没有道呢?能推测出屋里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能够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撤退时能主动断后,这就是义气;能判断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赃公平,这就是仁爱。这五样如果不能具备,那就成不了真正的大盗。”

精诚所至

《庄子·渔父》

原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释义: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最高境界。不精纯,不诚恳,就不能说服人。现在多比喻做事执着真诚,有坚持心。

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原文: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释义:眼下我只要能得到斗升之水就能活下来,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里去找我!比喻面临无法挽救的绝境。

[明] 沈周《涤斋图》(局部)

冥冥之中

《庄子·天地篇》

原文: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释义:道,看上去是那么幽暗深渺,听起来又是那么寂然无声。然而幽暗深渺之中却能见到光明的真迹,寂然无声之中却能听到万窍唱和的共鸣。后世多用来形容某些人力无法预测或控制的状态。

失之交臂

《庄子·田子方》

原文: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释义:我与你这么亲近,而你却不能真正了解我,这不悲哀吗?比喻令人遗憾地错过了近在眼前的好机会。

善始善终

《庄子·大宗师》

原文: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释义:以少为善,以老为善,以始为善,以终为善。形容办事认真。

吐故纳新

《庄子·刻意》

原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袓寿考者之所好也。

释义:嘘唏呼吸,吐故纳新,像黑熊攀缘,像鸟儿展翅,这算是善于长生之道了。这是舒活经络气血的人,是善于养身的人,也是像彭祖那样长寿的人所一心追求的。后世多用来比喻摈弃旧事物,接收新事物。

[元] 钱选《归去来辞图》

无用之用

《庄子·人间世》

原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释义: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用处。比喻没有用处的用处,往往才是最大用处。

昭然若揭

《庄子·山木》

原文:

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释义:

你想装扮成圣人来震慑普通人,你注重修养来衬托别人的污秽,你不加掩饰地炫耀自己有日月之光明,所以才惹祸上身。形容完全暴露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