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名盗贼在上海火车站被抓捕。入狱之后,盗贼一直不肯吃米饭,警方觉得很奇怪,进行调查后发现,盗贼真实身份很特别,对他改判了死刑,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盗贼作案被捕,警方发现疑点 故事要从2012年7月3日夜晚说起,有一个姓刘的生意人,从福建福安跑来上海跟客户谈生意。 因为需要应酬,刘先生陪客户在酒桌上喝了不少。刘先生善于交际,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这次酒宴也是宾主尽欢。 刘先生跟客户的合作很顺利,他从客户这里收到了6万块钱现金,还拿了一些重要的档案文件和印章。 他知道这些东西很重要,小心翼翼地装在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棕色皮包里。 编辑 把客户送走后,醉醺醺的刘先生,晃晃悠悠前往火车站。他知道包里有很多钱,不想招惹是非,想尽快回去继续做其他事情。 因为之前在酒桌上喝了不少,刘先生晃晃悠悠来到车站后,由于酒劲上来了,躺在广场西南出口的花坛上,晕晕乎乎睡了起来。直到凌晨4点,他才逐渐清醒。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拿自己的皮包,结果发现什么也没有。他一下子清醒了,慌忙望向四周,焦急地念叨说,包,我的包去了哪里? 刘先生原以为,自己是因为醉酒不小心把皮包丢到了附近,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翻找,他甚至连垃圾桶都翻了好几遍,结果始终没有看到自己的皮包。 随后,他去了旁边的便利店。这个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一直有人在值班。 刘先生原以为,便利店的值班人员,可能知道自己的包在什么地方,结果值班人员都说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 刘先生知道,自己的包可能是被人偷走了,赶忙报警说明情况。因为涉案金额比较大,警方立刻采取行动,调查车站附近的监控录像。 通过影像资料,警方迅速锁定了4名犯罪嫌疑人。他们应该是一个犯罪团伙,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接应,有人负责偷窃,最后一起分赃。 编辑 这4个小偷都是惯犯,其中有一个人叫卫求。他曾多次盗窃,被捕过很多次。调查此案的警察同志,对卫求的长相很熟悉,一眼就认了出来。 卫求等人知道,偷窃他人财物是犯罪,一旦被人发现,肯定没有好下场,所以他们经常躲在阴暗的角落,不愿意公开露面。 他们藏的地方很隐蔽,但也不是无迹可寻。他们也要经常外出,购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所以警方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具体藏身位置,把他们抓了起来,进行严厉审问。 负责审问卫求的人,是警局的张队长。他按照流程,询问卫求的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 卫求很熟悉这些问题,基本上是对答如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他早就背下来了。 自从来到上海,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监狱里面生活的,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在外面闲逛。 卫求落网之后一直很配合,基本上是问什么说什么,甚至主动交代作案细节,希望办案人员尽快为自己定罪。 编辑 负责审案的警察同志原本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盗贼,没想到他居然是一个冷血的杀人恶魔。 警方能看出问题,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破绽。卫求被捕后,一直不肯吃米饭,总是想吃面食。 卫求的同伙交代说,卫求的饮食习惯,已经保持了很久,除非是实在饿得不行,才会吃点米饭。 米饭和面食,都是常见的食物,有人爱吃米饭,有人爱吃面食,喜欢吃什么东西,都是个人习惯。 这种饮食习惯,看起来跟案件调查没有太大关联,但是放在卫求身上,却是一个极其明显的破绽。 卫求被审问时,一直自称是来自湖南岳阳,是个南方人。但是犯罪团伙的其他人却说,卫求有个绰号“山东”,他说话的口音,也不像南方人,更像是北方人。 警方认为,犯罪嫌疑人卫求应该是故意隐瞒自己的来历,说不定跟其他案件有关系,于是又对卫求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审问。 卫求不敢暴露真实身份,不断强调说,自己就是湖南岳阳人,他没有湖南口音,是因为他从小就开始出来流浪。 编辑 卫求还交代说,他8岁就没有了爸妈,家里也没有别的兄弟姐妹,一直都是独自生活。这么多年以来,他总是在外面四处漂泊,偷别人东西也是迫于无奈。 卫求的口供,看起来很完整,也能很好地解释口音问题,实际上他这些证词暴露出了更大的破绽。 二、盗贼身份暴露,居然是潜逃多年的杀人犯 在之前的调查中,警方已经通过审问卫求的同伙,得到了相对详细的信息。卫求并不是孤身一人,他其实早就结婚了,而且还有一个儿子。 卫求的一个同伙交代说,他曾跟卫求的老婆孩子见过面。他问过卫求的孩子:你想不想跟爸爸一起回家? 那个孩子年龄很小,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但是孩子却不想让卫求回家。孩子很认真地解释说,爸爸回家了就会被抓走,我不想让他回去。 卫求同伙的口供,不仅推翻了卫求之前说的谎言,而且还暴露了他曾在老家犯罪的事情。警方为尽快查明真相,开始详细检查卫求的随身物品。 卫求在上海没有固定居住场所,他携带的随身物品,应该是他全部的东西。 编辑 在这些随身物品中,有一些是生活日用品,还有一些证件和银行卡。其中有一张银行卡比较特殊,有多次使用记录,办卡的户主名叫牛彭永,是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 银行卡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一般不会外借。警方认为办理这张银行卡的牛彭永,可能跟卫求有很特殊的关系。 通过调查牛彭永的信息,警方又发现,牛彭永的户籍信息显示,他的父亲名叫牛抗斌,是一个被通缉多年的逃犯。 公安网络系统显示,牛抗斌在1995年时故意伤害他人,并且造成被害人丧命,已经逃了10多年,一直都没有回家。 随后,警方又把牛抗斌的影像资料找了出来,跟卫求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很明显,牛抗斌和卫求的五官,惊人地相似,很像是一个人。 负责审问卫求的张队长,拿着这些证据,再次对卫求进行审问。这时候,卫求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仍然企图用之前的说辞蒙混过关。 张队长没有跟卫求过多纠缠,直接拿出之前辛苦得来的铁证,放在卫求面前,对他强调说,你已经彻底暴露了,不要再狡辩了,你是陕西韩城人。 编辑 卫求看到张队长拿出来的证据后,吓得面无血色,他沉默了许久,一直也不愿意说话。 张队长知道,卫求的心理防线已经被击溃,再次对他问道:都到这个份上了,你还想隐瞒多久?把你的所有问题都说出来吧。 卫求知道自己已经插翅难逃,不可能永远保持沉默,他低着头,勉强张开嘴巴,喃喃自语说,我要死了,这次真的死定了。 卫求的真实身份,确实是潜逃多年的牛抗斌。当年被他杀死的人姓冯,牛抗斌被捕时,死者冯某的父亲冯老伯还活着。知道刘抗斌已经落网,冯老伯激动得泪流满面。 没有发生命案之前,冯老伯一家跟牛抗斌一家是关系很不错的邻居,之所以闹矛盾,是因为两家人的农田划分出现了问题。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土地,应该更大一些,觉得对方占用了自家的土地。 对大部分农村百姓来说,自家的耕地,跟命根子差不多,少一寸都会让人心疼。 牛抗斌的父亲和冯老伯都觉得,对方是在欺负自己,咽不下这口恶气,不断地争吵。 编辑 他们的儿子,也因为农田划分问题,加入了这场纠纷,想要为自家父亲争口气。两个年轻人血气方刚,见面争吵了几句,很快就因为矛盾升级开始动手打架。 牛抗斌是当地煤矿的工人,经常干重体力活,身体素质比较强。真正打起来之后,牛抗斌由于下手过重,直接把冯老伯的儿子打成了重伤。 牛抗斌原本以为,这次打架顶多是把冯老伯儿子打住院,以后给冯老伯一家赔偿点医药费就行。 没想到,冯老伯的儿子住院之后,由于伤势过重,勉强坚持了几天,就丢掉了性命。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都在说,杀人要偿命。牛抗斌虽说只是一个没有太多文化的农村百姓,但是他很清楚,杀人是极其恶劣的罪行。 他不想遭到惩罚,赶忙逃离老家,去了别的地方,一直都不敢回去。 冯老伯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失去儿子后,又是心疼又是悔恨,他对潜逃的牛抗斌特别痛恨,希望警方尽快抓住牛抗斌,将他绳之以法,告慰自家儿子的在天之灵。 牛抗斌潜逃时,警方的侦查技术还不是特别先进,无法用高科技追踪逃犯。陕西警方费力调查了许久,也没有把牛抗斌抓住。 编辑 冯老伯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一有机会就去派出所询问情况,看看有没有找到牛抗斌的线索。 陕西韩城地区的办案民警,都对冯老伯一家的遭遇很同情,也希望尽快破获此案,把逃犯牛抗斌抓回来。每次发现相关线索,都会迅速采取行动,可惜并没有及时抓住牛抗斌。 出现这种结果,不光是因为追踪技术相对落后,也是因为牛抗斌很狡猾。他特别害怕被抓,每次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赶紧逃之夭夭。陕西韩城的办案人员,多次千里追凶,都被他侥幸逃走了。 因为迟迟没有抓到杀害儿子的凶手,冯老伯总是以泪洗面,做梦都想看到牛抗斌被捕。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冯老伯很快就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但是他没有被疾病击垮,而是咬牙忍住了所有的痛苦。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看到凶手落网才能放心,不然的话他死不瞑目。 冯老伯这边因为失去儿子痛心多年,一直过得很艰难。逃亡许久的牛抗斌,看似逍遥法外,实际上他的生活也不好过。 编辑 逃离老家后,牛抗斌就像丧家之犬一样,根本不敢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工作和生活。 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牛抗斌住过深山隧洞,也住过桥洞,有时候甚至还会躺在灌木丛里睡觉。 牛抗斌吃饭也是非常随便,基本上是捡到什么吃什么,一点都不嫌弃东西脏不脏。 对身为逃犯的牛抗斌来说,能有一口东西吃,勉强活下去,就已经是万幸了,他根本没有资格挑三拣四。 三、频繁作恶,难逃法网 牛抗斌犯下杀人命案后,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艰苦逃亡一年,他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偏激。 他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但是他又渴望像有钱人一样纸醉金迷的奢侈享受。 内心的强烈欲望和艰难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深深地刺激了牛抗斌,让他的心灵变得更加扭曲。 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财,牛抗斌像豺狼一样,潜伏在暗处,时刻盯着别人,试图寻找作案目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一些钱财。 编辑 牛抗斌知道一个人势单力薄,单独作案的话容易出问题,也暗中勾结了一些犯罪分子,跟着他们做了很多偷鸡摸狗的坏事。 1998年5月25日,牛抗斌和另外三个犯罪分子,悄悄潜入郑州市北站路的某个小屋。 房里有一对夫妻,他们都是铁路公司的员工,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家,躺进被窝,只想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几个恶棍已经跑到了他们房里。由于没有防备,这对夫妻惨死在了牛抗斌等人的手中。 牛抗斌等人作案时,已经到了深夜,居住在附近的人,都睡得很沉,没有发现牛抗斌等人的罪行。 第2天早上9点,死者的姐姐杨某,因为有事找弟弟帮忙,来他家敲门,结果发现了异常。 打开门的那一刻,杨某被吓得魂飞魄散。她的弟弟,早就失去了生命的迹象,他的弟妹衣衫不整,明显是遭到了侮辱。房里的东西乱七八糟,丢失了不少贵重物品。 杨某很清楚,这是有人入室作案,赶紧拨打电话报警,哀求警方尽快查明真相,把犯罪分子捉拿归案。 编辑 警方对杨某弟弟的遇害案很重视,迅速展开调查,通过现场痕迹查出了一些重要线索。 这个案件是4个人组团做的,除了牛抗斌之外,另外三个人分别是姚某,代某和李某。 警方通过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以顺藤摸瓜的方式进行调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另外三人抓住了。牛抗斌由于太过狡猾,再次逃之夭夭。 辗转来到上海之后,牛抗斌再次开始作恶,他在这里又找了几个狐朋狗友,组建盗窃团伙,四处寻找合适的作案目标。 独自一人的年轻女子,或是看着比较瘦弱的男子,只要是看着好欺负的人,都是他们下手的目标。 他们通过偷窃和抢劫,获取了大量不义之财。每次得到赃款,都会想办法迅速花光,只留下以小部分维持正常生活,然后寻找下一个作案目标。 在不断作案的过程中,牛抗斌曾数次被捕,但是警方并没有迅速识破牛抗斌的真实身份。 牛抗斌一直很清楚,自己是个身背命案的杀人犯,一旦暴露身份,肯定会被严厉制裁,几乎没有侥幸可言。 编辑 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牛抗斌捏造了一个假身份,还提前编好了说辞。警方提问的问题,他基都会用假信息搪塞。 很多时候,牛抗斌为了尽快蒙混过关,甚至会主动交代自己近期犯的罪。比如他在什么地方偷了某个人的东西,又或者是他在某个地方跟别人因为某些原因有了肢体冲突。 牛抗斌主动交代的事情,都是一些小罪。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这样的罪责,一般都是拘留和罚款,不会进行太过严厉的制裁。 所以牛抗斌每次被放出去,都会继续作恶,要不了多久,便会再次被捕。他的人生,似乎陷入了一个循环,总是徘徊在作恶被捕的边缘,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好好过日子。 牛抗斌跟盗窃团伙的其他成员,合作过很多次,但他们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密切,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分赃不均闹矛盾。 被捕入狱之后,牛抗斌的同伙,主动交代了许多事情。有一个犯罪分子,为减轻自己的罪责,甚至主动透露说,牛抗斌是个狠人 做事时毫无底线。 有一次,他们联手抢劫了一个人,因为对方不肯交钱,牛抗斌直接动手,打碎了受害人的牙齿。 从这个事情不难看出,牛抗斌的心灵,已经扭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因为思想越来越偏激,牛抗斌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症状,早早地长满了白发,他被捕时仅仅只有43岁,但是看起来却像60多岁一样。 但是他不敢去医院治疗,就算是身体很难受,也是咬牙忍着,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才会拜托信得过的人,帮忙去买点药品止疼。 被警方揭穿真实身份后,牛抗斌像泄了气的皮球,被迫交代了自己曾经犯下的种种罪行,没有一点隐瞒。 编辑 四、悔不当初,认罪伏诛 在警方的安排下,逃亡多年的牛抗斌,又一次回到了陕西韩城,这是他逃亡以来首次回家,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家。 他这次回归老家,除了要跟亲人见最后一面之外,最大的任务是指认现场,配合警方的后续调查。 冯老伯知道牛抗斌已经被捕时,激动的泪流满面。从冯老伯儿子不幸去世算起,到牛抗斌彻底暴露身份,过去了整整17年,冯老伯的心,始终留在过去。 冯老伯每次想起儿子临死前的模样,他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牛抗斌的家人,再次跟他见面后,心里也很不好受,但是他们无力改变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牛抗斌接受制裁。 最终,牛抗斌因为身背三条人命,被有关部门判处死刑,牛抗斌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让牛抗斌解脱了。 执行死刑之前,牛抗斌后悔万分地说,如果自己卡里的钱还能提出来,希望给那些被他伤害过的家庭,他知道这些钱弥补不了什么,但还是想做点事情,让自己走的稍微安心一些。 回首过去,牛抗斌也曾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他原本是煤矿的员工,工作虽然很累,但是有着相对不错的收入水平,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他的妻子很好,儿子也很懂事。 如果没有那次矛盾冲突,牛抗斌或许能有一个很幸福的人生,不用到处颠沛流离。 编辑 可惜,这只是一种假设,牛抗斌犯下的罪行,是不容改变的客观事实。不管牛抗斌的心里多么后悔,他也没有办法改变过去,只能接受恶果,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承担应有的责任。牛抗斌的事情,是典型的一步错步步错,应该引以为戒。 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发生矛盾冲突时,很多人会像牛抗斌一样,因为一时冲动使用暴力,这种方式看似直接有效,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甚至可能把一个原本很小的矛盾,激化成无法化解的仇恨。 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相对适当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不要因为一时冲动毁了自己的人生。很多矛盾看起来尖锐,其实并非无法解决。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才能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你平时是如何控制情绪的,可以简单分享一下,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情绪问题,共建美好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