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风故事 | 十三代人的勤俭家风 亿元财富也不换

 徐徐见之 2022-08-25 发布于河北
ImageImage
  如何看待财富,又如何坚守勤俭持家的美德?面对上百万元乃至上亿元的诱惑,李君兴家庭依旧保持勤俭家风,让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Image
  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文生巷的恒裕公民居博物馆是不少人必经的打卡地。这座始建于1875年的老宅,一直由李氏家族守护。时至今日,传承到了李氏家族第13代传人阿六叔李君兴的手中。
  租金从当初的几十万到后来的上百万,甚至有人出价1.3亿来买老宅院,老宅似乎成为了李氏后人的“聚宝盆”,然而守着宅院的阿六叔却没有发财。2010年,为了保护这座百年祖宅,年过不惑的阿六叔辞去公职,专心守业。阿六叔拒绝了外界的各种诱惑,抵住了外人疑惑的目光甚至嘲笑,扛住了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家庭生计问题,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真正含义。
Image
  守住祖宅还不够,阿六叔还把祖先积累下的物件摆出来供人免费参观。祖辈的经商账本、百年前的雕梁窗花、历史悠久的古拙雕件……一件一件,堆叠成私立博物馆的最初模样。2012年,恒裕公丽江古城私立民居博物馆正式挂牌,白岩松、阿来、梁晓声、王蒙、梁鸿等文化名人都来了,全球第8处“十月作家居住地”在恒裕公挂牌,为这座百年的老建筑注入了新的生机。
  比守护祖业更让人感到富足的,是对家族精神的传承。李家的家训就嵌在老宅天井内。天井中间是“铜钱”,铜钱正中有一个故意设置的“绊脚石”。天井内的图案天圆地方,寓意着做人做事,一定要外圆内方;突出的“绊脚石”用来提醒家族的人面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迷失在钱眼里一定会被金钱绊倒。每逢年节等重要的日子,李家的长辈都要带晚辈们踩踩院子里的铜钱,过一过这块“绊脚石”,警示家族里的人不要掉进钱眼里。

Image

  在阿六叔笃定和坚守的背后,有一大半的支持来源于妻子和秀云,也就是街坊邻里口中的“阿六嫂”。当城里的姑娘还沉浸在天真烂漫中时,16岁的阿六嫂已经背上行囊到城里打工,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婚后,阿六嫂保持着勤俭的好习惯。她干活勤快,把家里的大小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规规整整。人情来往,邻里照应,她都打点妥帖。阿六嫂不仅为人热情,还十分好学,中餐西餐以及纳西族特色菜她都会做。在最困难的时候,凭借一手好厨艺,阿六嫂还“挽救”了恒裕公,支撑博物馆前期运转了整整六年。当初,面对丈夫辞职决定保护老宅时,阿六嫂曾坚决果断地说:“穿金戴银的日子谁不想过,可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不能丢。”阿六嫂默默无言的坚守,在厨房日复一日的劳作,对家庭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给了阿六叔极大的底气。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传承才是永恒,精神食粮远比物质富足更有价值,历久弥新。李家的家风祖训,正是我们民族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澎湃政务:云南女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