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庞 | 重返母校 故地巡礼

 天下孝义人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往期回顾 

·  月是故乡明

·  缅怀父亲

作者:王德庞

来源:孝义风采

题记:

我1964年考入古城孝中,1966年春学段将结束之际,迁入新城校址。伊时,文革开始,学业中断。离开母校半个世纪以来,母校的 一切,一直使我魂牵梦绕。久欲重返母校,寻访旧迹,瞻仰昔日校园的提议,得到我十四班同学的一致赞同!2017年4月10日,好友史锦光同学,调动了金岩公司大巴轿车一辆,满载我全班同学,以及几位校友,回到母校,巡礼一周。旧地犹在,物非人非,沧桑之变,怅然若失!最后在即将复原竣工的城隍庙戏台前合影留念,重温旧梦,如愿以偿。中午由锦光同学在金岩酒店招待酒宴。我为成功组织这样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而高兴。老校友杨高源还特意写了专篇报道,曾在《孝义风采》刊载。是夜,我思潮起伏,浮想联翩,欣然命笔,一气呵成此篇!值此,母校七十周年大庆之际,我翻开旧稿,略作审定,谨将拙诗献上,以表对母校之深情怀念也!
重返母校 故地巡礼
像白云眷恋着山岫,
像清泉向往着海洋,
古城——孝中——
我少年时读书的地方。
你曾以众多的名师高手,
兴学育人、叱咤教坛。
你曾以辉煌的高考,
享誉三晋,盛名远扬。
我们投身你的怀抱,读书成长,
无不感到快乐与荣光。
多少年来,
你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巍巍的中阳楼屹立在你的身旁,
“中和位育”,蕴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经典,
对我们是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
城隍庙旧址又赋予你神秘的色彩,
昭示着这块风水宝地的吉祥。
碧波荡漾的北水塘,
平添了你的风韵,壮美了你的容颜。
啊,亲爱的母校,
离开你的怀抱,已整整五十一年。
终于,在这个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春天,
我们又回到你的怀抱,
寻访旧迹,瞻仰你的沧桑……

回首当年,
走进质朴无华的校门,
便是宽阔的操场。
那通往教学区道路的两旁,
是两行青翠挺拔的白杨。
迎面是庄严肃静的校部院,
左边是宏伟壮丽的大礼堂。
那西边一排低矮简陋的平房,
因住着几位“右派老师”而被嘲讽为“西方”。
几排宽敞明亮的教室后面,
是古城墙的遗迹——断壁残垣。
城墙外,波光闪闪的北水塘,
是师生们休闲散步与游泳的乐园。
多少美好的往事在这里演绎,
漫步湖岸,谈论过我们美好的抱负与理想……

啊,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
许多往事已烟消云散。
五十一年记忆中的沉淀,
金子般闪烁着光芒。
此时此刻,即景即情,
母校生活的画面一幕幕浮现眼前……

曾记得入学的第一天,
我和原孝广同学相伴走进校园。
在众多报到的同学中第一眼发现,
中考坐我前桌的史锦光,分在同班。
如此的巧,如此的缘,
从此的友谊山高水长。
直到夕阳西下,
才等来初中好友王仁纲
骑一辆苏式倒挞单车,
十六岁英俊潇洒的少年。

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
历史的机遇给我们享有无数名师的讲堂。
德高望重的教导主任郭锡林老师,
学问渊博,卓识高见,和蔼慈祥,
只有他礼贤下士、包容大气的胸怀与人格魅力,
才把一批教育精英招揽在他的身边。
最后一次聆听郭老的教诲,
那是在一九九二年:
十四班首次聚会在孝河饭店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八字赠言,
反复阐述其哲理与内涵,是多么的语重心长!
世所公认的孝义教育的功臣元老,
历史铭记,千古留芳!
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郭耀武老师,
勤于政工、思想挂帅,汗洒校园。
幽默风趣的班主任——王子威老师,
从未见过乌云遮过您的笑脸。
您的美德在于公正善良。
多才多艺,寓教于乐,
对顽皮叛逆的学生也毫无偏见。
至今能想起您拉着小提琴——
陶醉于音乐的喜气洋洋。
像老黄牛一样的刘明信老师,
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仿佛您矫健的身影还出现在操场,
清脆的哨声又回响在耳边……
恃才不傲、平易随和的高尔庚老师,
视学生如弟妹,和我们打成一片。
课余带学生安装半导体收音机,
在当时也算是非常时髦的科技攻尖。
您多次为农机厂排忧解难,
对社会有求必应,热心奉献。
只因我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
对几位语文老师有特殊的感情与印象。
厦大学子、华侨气派的洪鼎祥老师,
金边眼镜里透射着学问渊博的光。
您送我一本《厦大歌声》的书,
恰似照进我心扉的第一缕文学启蒙的阳光。
才华横溢,文质彬彬的刘家栋老师,
讲课的风采不亚于明星演员。
还记得您给我们讲《红岩》里的故事,
每一节课都娓娓动听,扣人心弦。
谈吐儒雅,博古通今的洪卓民老师,
可惜给我们授课的时间太短。
适逢毛主席新十首诗词发表,
曾多次向您请教,也不厌其烦。
您曾送我一本《普希金诗集》,
我至今还在珍藏。
温文尔雅、简洁明快的是江素芬,
兢兢业业、敦厚朴实的是原子让。
笑容可掬、一丝不苟的是李志英,
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的是霍联光。
沉着干练、风度翩翩的是王亦英,
西装革履、外事风度的是单林原。
刚正不阿、敢于犯颜雄辩的是刘智田。
一个个各有千秋,各具风范。
啊,这么多优秀的园丁哺育我们成长,
感谢生命中有这样的福缘。

重返母校的怀抱,
仿佛又一次感受到当年班集体的温暖。
四五十个同学组成的大家庭,
相处的像兄弟姐妹一样。
曾记否?
在火热的学雷锋年代里,
十四班集体诗朗诵《让青春闪光》。
一九六五年国庆,
我们演出过《东方红》大联唱。
抗战胜利二十周年纪念,
铿锵雄壮的《黄河大合唱》曾激发我们为国争光的志向。
诗歌朗诵的演出,都选我领诵,
杨成瑞同学的女声领诵是我的黄金搭档,
三秋支农,春季抗旱,
月夜行军,真兴山野营训练。
在新建孝中的工地上,
扎地基打夯,驾平车运砖。
许多美丽的往事,
数不胜数,思绪纷繁……

生命的长河中总有闪光的浪花,
“开门办学”的一段经历,最使我们难忘。
那是一九六六年的春天,
我们前往西部山区郝家寨村庄。
教学点设在“郝氏祠堂”,居住在农家小院,
黎明,朗读声打破山村的宁静,
大槐树下书声琅琅。
我们在窑洞的教室里上课,
下午和社员一起建设“大寨田”。
郭锡林老师走家串户,给社员们看病,
背着红“十”字药箱,救急扶伤。
刘家栋老师向干部社员采访,
编写了《山寨烽火》的话剧,开始排练。
我们关心着报纸上登载的新闻,
突然传来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平静的课桌开始摇晃,
文革运动的暴风雨已开始酝酿。
高中的学业就此中断,
紧接着便是红卫兵大串联。
我队一行十人,向毛主席故居韶山进发,
徒步五千里,征途的故事讲述不完。
端详韶山唯一的合影留念,
队友中的同窗已痛失四员。
感慨人生,情不自抑,泪水模糊了双眼……

啊,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五十一年,人世沧桑。
愿逝者笑慰九泉,
愿生者长寿安康!
愿来生还做老师的学生,
愿我们来生还能共进课堂。
伫立母校的旧址,
多么想再一次走进当年的教室,
多么想再一次聆听老师们的演讲。
多么想再一次漫步北水湖岸,
多么想再抚摸一下校园的白杨……

啊,古城——孝中,
你是孝义文化的发祥地,
你开启了孝中的辉煌。
你承载着孝义厚重的人文历史,
你是孝义的骄傲与荣光。
在这里,你曾聚集过一批响当当的名师高贤,
从这里,走出过多少国家的栋梁!
历史将永远铭记——
你的光荣,你的奉献!
试看今日孝中,
更将你优良传统光大发扬。
合着时代的节拍,迈着雄健的步伐,

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校庆寄语



七律·致母校

王德庞

一别经年返校园,

往昔学子慨千端。

同窗质朴情盈目,

师教言深爱满园。

昨日辉煌铭史册,

今朝气势跃峰巅。

青春奋展鲲鹏翅,

欣看连年捷报传。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