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螺旋输送机维护检修

 福田书屋 2022-08-26 发布于河南

1、总则

本规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一分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8第1版)编写,适用于GX型螺旋输送机及煤气化石灰石螺旋输送机的维护及检修。

1.1设备用途

来自于燃料煤石灰仓的石灰石粉由螺旋机输送至No.8胶带输送机、No9胶带输送机。
来自于煤气化石灰计量仓的石灰石粉由螺旋机输送至石灰石喷射器。

1.2 设备结构简介

   螺旋输送机由两端轴承、机壳、螺旋体等部件组成。

2、设备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1 电动机、减速机、螺旋体、轴承组件、机壳等零部件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1.2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齐全,连接紧固,符合要求。
2.1.3 各种安全装置、调节装置、信号联锁、操纵机构,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2.1.4 机壳和支架安装合理,牢固可靠。

2.2 设备运行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运行平稳,无杂音,螺旋体不得与机壳相碰。
2.2.3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2.3.1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2 设备运行有记录。
2.3.3 设备易损配件有图样。
2.3.4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整洁,无跑.冒.滴.漏

2.4.1 减速机不漏油,表面无油垢、灰尘等。
2.4.2 设备周围无杂物,现场清洁。
2.4.3 密封点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3.1.2 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做好各润滑部位的检查和加油工作。
3.1.3 每次开车前,检查各安全装置、信号、联锁装置、调节装置、操纵结构是否正常。
3.1.4 运行后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利用听、摸、看、查、闻等方法,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3.1.5 操作人员应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 每班必须保持工作场地清洁,设备上无积灰、油污等。

3.2 定期维护

3.2.1 每个月开盖检查两端滚动轴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2 每15天检查密封填料函,视情况处理缺陷。
3.2.3 每15天至少对各加油点进行一次油路疏通。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一:
表一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螺旋体卡涩
1.轴承损坏
2.物料中有硬杂物
3.出料口堵塞
4.悬挂轴承部位堵塞
1.更换抽成
2.开盖取出
3.疏通下料口
4.开盖疏通
机壳有异常声音
1.螺旋体叶片损坏
2.螺旋轴弯曲
3.物料中有硬块
1.开盖修理叶片
2.取出校直
3.开盖取出
整机晃动
1.螺旋轴弯曲
2.悬挂轴承严重磨损
3.紧固部件松动
4.轴承损坏
1.取出校直
2.更换悬挂轴承
3.检查紧固
4.更换轴承

3.4 紧急停车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紧急停车:
1)螺旋体发生卡死现象;
2)整机出现较激烈的异常响声和振动;
3)其他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二,中修及大修周期可根据系统停车时间、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适当延长,最大延长期为12个月。
表二
检修类别
小 修
中 修
大 修
周期,月
3
12
24

4.2 检修内容

4.2.1 小修
4.2.1.1 检查所有紧固螺栓。
4.2.1.2 校正连轴器,更换易损件。
4.2.1.3 更换螺旋体连接插销和螺栓。
4.2.1.4 疏通油路,各加油点加油,必要时换油。
4.2.1.5 检查和修理密封部位。
4.2.2 中修
4.2.2.1 包括小修的内容。
4.2.2.2 检查清洗减速机,更换易损件。
4.2.2.3 检查、修理螺旋叶片。
4.2.2.4 检查、修理机壳,进出料溜槽。
4.2.2.5 修理或更换两端轴承。
4.2.2.6 修理或更换连接轴。
4.2.3 大修
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 两端轴承支架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3 更换进、出料溜槽。
4.2.3.4 更换部分机壳、螺旋体。
4.2.3.5 减速机、机壳、轴、齿轮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6 整机防腐。
检修的内容可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适当调整。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5.1.1检修前应根据设备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确定检修项目及检修内容,对技术难度较大的检修项目应编写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
5.1.2 组织检修队伍确定专责检修技术员和检修技术负责人,并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明确检修内容及技术标准。
5.1.3落实检修用易损件,如轴承、螺旋叶片、减速器密封圈等备品备件及消耗材料。每种材料和备件都需要有合格证或检验单,并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5.1.4所有检修项目都应填写检修任务书,并由检修负责人会同生产工艺负责人一起在现场逐项查对落实,对特殊情况作必要表记。
5.1.5针对检修中的重大问题,应提前制定出安全预防措施。
5.1.6 校验检修用量具,准备好各种检修用工器具、专用机具、记录图表等.

5.2 检修

5.2.1 减速机
减速机的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HGJ—01—00—32—90《化工厂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进行。
5.2.2 螺旋体
5.2.2.1 螺旋轴的圆柱度在Φ2.00mm,如产生弯曲可采用机械压力法校直。
5.2.2.2 叶片严重磨损或变形影响正常生产时,必须更换。
5.2.3 联轴器
5.2.3.1 键槽磨损可比原设计尺寸放大一个级别,或在原键槽180º处开键槽一次。
5.2.3.2 滑块联轴器在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端两间隙应符合表三规定:
表三mm
型号
间隙
甲型
外径不大于190
外径大于190
0.5~0.80
1.00~1.50
乙型
约为2.00



2).两轴的对中偏差应符合表四规定;
5.2.3.3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在组装时应符合表五规定:
5.2.3.4 齿式联轴器在组装时应符合表六规
表四mm
联轴器外径
径向偏移
轴向倾斜
≤300
<0.05
<0.4/1000
>300~600
<0.10
<0.6/1000
表五mm
联轴器外径
端面间隙
径向偏移
轴向倾斜
71~106
3
<0.04
<0.2/1000
130~190
4
<0.05
<0.2/1000
224~250
5
<0.05
<0.2/1000
315~400
5
<0.08
<0.2/1000
表六mm
联轴器外径
端面间隙
径向偏移
轴向倾斜
170~185
2.50
<0.05
<0.3/1000
220~250
2.50
<0.08
<0.3/1000
290~430
5.00
<0.10
<0.5/1000
5.2.4 滚动轴承
5.2.4.1 轴承发生严重锈蚀或变形、破裂,严重磨损等现象时必须更换。
5.2.4.2 轴承在拆装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5.2.4.3 轴承可用110~120℃。机油热浴感应式轴承加热器热装。
5.2.4.4 膨胀端、轴承外圈端面与轴承压盖之间,间隙值可按下式计算;
S=α·L·Δt+0.15
S——间隙,mm;
α——螺旋体的线膨胀系数,1/℃;
L——两轴承间的距离,mm;
Δt——螺旋轴与轴承的温度,℃;
5.2.5 悬挂轴承
5.2.5.1 悬挂轴承端面与连接轴法兰表面的间隙应符合表七规定:
表七mm
螺旋公称直径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间隙不应小于
1.50
2.00
5.2.5.2悬挂轴承应可靠地支承连接轴,不得使螺旋卡住或压弯,组装时须调整悬挂轴承剖分面处的垫片数量,使轴承剖分面间不形成缝隙,而轴承和连接轴之间要保持适当径向间隙,间隙在(1.5/1000~2/1000)d之间,d为连接轴直径。
5.2.5.3 悬挂轴承应安装在连接轴的中点。
5.2.6.机壳
5.2.6.1 机壳磨损严重、已不能正常生产或不能坚持下一个检修周期时应更换。
5.2.6.1 组装机壳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段机壳中心线对两端机座中心线的同轴度应符合表八规定:
2).横向对水平面的倾斜度为2/1000;
3).相邻机壳的内表面在接头处的错位不应超过3.00mm,机壳连接处应紧密;
4).机壳内壁与螺旋体间的两侧间隙应相等,允许偏差2.00mm,底部间隙允许偏差±2.00mm。
表八
输送长度(m)
3~15
>15~30
>30~50
>50~70
同轴度(mm)
4.00
6.00
8.00
10.00
5.2.6.2 为了调整机壳与螺旋体之间长度的积累误差,组装时,允许在各机壳的凸缘间加垫。
5.2.6.3 进料口与出料口需现场装配时,应在全机固定好以后再焊,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凸缘支承面应与螺旋机轴线平行,与漏斗的连接处应紧密贴合,不应有间隙。
5.2.6.4 壳体各节须在全部调整稳妥后再拧紧地脚螺栓。
  螺旋机装配后,在联轴器未装前应手感盘动灵活,无叶片刮壳体等现象。

6、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工作现场,设备须打扫、擦洗干净。
6.1.2 检查所有的操作、安全等装置,符合要求。
6.1.3 对照检修项目,逐项检查,符合要求。
6.1.4 按润滑管理规定加润滑油。
6.1.5 用手盘动减速机高速轴,无异常现象发生。

6.2 试车

6.2.1 必须先无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负荷试车。
6.2.2 运行30分钟后,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
6.2.3 运行平稳,螺旋不得碰机壳,无异常响声。
6.2.4 密封良好,无漏料现象。

6.3 验收

设备检修完毕,经试车达到下列要求,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正式交付生产。
6.3.1 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
6.3.2 负荷运转4小时无异常现象,生产能力达到设计或查定能力。
6.3.3 验收技术资料齐全:
1).完整、准确的检修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检修时间、劳动组织、检修项目、修前原始记录、更换零部件情况、设备改进情况、材料变更、检修后质量数据、存在问题及下次修理的建议等;
2).检修中经修改的零、部件图或说明;
3).试运转记录;
4).结构尺寸,材质变更的审批文件。

7、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严禁违章开停和违章操作。
7.1.2 螺旋体发生卡涩现象时,应停车处理。
7.1.3 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转动部分的螺栓和附件。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设备检修前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出手续(包括切断电源、清理物料、挂警告牌、“动火证”等)。
7.2.2检修时必须做好信号传递工作。
7.2.3 检修用电动工具必须使用触电保护装置。
7.2.4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手续。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 必须做好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7.3.2 试车应按试车方案进行,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7.3.3 试车前先调试电机旋转方向。
7.3.4 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

请分享化工设备圈公众号或本文到您的朋友圈,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