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纪实类(组照)作品赏析(六)

 zzm1008图书馆 2022-08-26 发布于上海

虞评

由于编排的原因,我们看到的组照排列顺序,未必就是作者投稿和最终展览的顺序。

我觉得用这种方式给大家讲更好,因为缺少文字说明的图片,我们只能用纯图片去理解、评判。

(编者注:文字说明、评委会评语均为虞旻子讲课后由编者附上)

评委会推荐作品:《唐陵》

陕西-曹红军

代有十八座帝王陵在西安渭河以北,西起乾县,东到浦城,绵延二百公里。2014 年起陕西省开始建设汉、唐帝陵群旅游专线,并计划将汉、唐帝陵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评委会评语:不动声色的黑白方片,呈现了王陵守护者和时空的无声对话。千年以降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观者心头,好的照片不仅像镜子一样记录下历史的沧桑,也让人感知到摄影师拍摄时的呼吸,更赋予了这些旷野中的石雕生命和灵魂。作品从拍摄到编排都非常用心,体现于每一株植物和野花、偶然掠过或者嬉戏的飞鸟、千载不变的悠悠云朵,雪地里孤单的树木、被铁笼囚禁的石兽,甚至可以听见旷野中静静刮过的风声。最后一张照片像一个无言的结局,充满了象征意义——在这片田园对古老农耕文明最后的守望中,于无言中迎接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莫名忧伤。

图片

虞评:第二十八届国展艺术类有一组片子叫《宋陵》。《唐陵》在纪实类,《宋陵》在艺术类,一个陕西、一个河南,两位老师都围绕着陵墓外面的石雕像以及这些残留的遗迹拍摄。下一步可以是明陵和清陵,明代陵墓和清代陵墓年代很近,很多是被保护得很好的。这些陵墓我们用什么手法去拍?这个问题必须思考。

图片

第1张:大全景,马和远处城市存在天然对比。陵墓的石雕像和远处城市化进程的对比,这是整组片子的基调。

图片

第2张:又是一个石雕。动物的雕像周围都种上了玉米,只给雕像留了一小块空间,强调文物和人生存之间的对立和竞争关系。

图片

第3张:人物的雕像头部没了,靠着树和谐共存,周围依旧是庄稼地。

图片

第4张:周围全是耕地,留了这么一小块给雕像,不能挪不能动。

图片

第5张:两棵树包裹雕像,加一只鸟,出现了雕像和环境、和动物相争的画面。

图片

第6张:路边的半截雕像,周围已经成了人走的小路和种树苗的地方。

图片

第7张:废弃的荒草林子里的雕像。这些雕像都应该放在博物馆保护着,但为了不干扰雕像的状态,只能在野外,风吹日晒雨淋,直到最终消亡。

图片

第8张:高粱地周围空了一圈,放一雕像,远处是人为的建筑——发电站。

图片

第9张:鸟再一次出现。在自然环境中,动物和雕像还有相争的地方,雕像成为动物的栖息之地。在画面里,始终强调唐陵的这些雕像所处的环境和人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冲突、对比的关系,成为了这组片子的基调。我们怎么去保护它们,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图片

第10张:大雪纷飞,雕像倒在地上,被雪覆盖。
图片
第11张:做了一个架子,搭了一层网子,把雕像罩在里面,保护雕像不损害。

图片

第12张:雕像和三层建筑的互动对比冲突。

这就是唐朝陵墓留给我们所剩下的。评委会之所以推荐它,道理很清晰,就是整组片子反复强调的对立和冲突关系。

我们拍片子后,怎么去让这组片子很高级、有思想、有表达,是叙述一件事情,还是强调一种矛盾,还是强调一种逻辑连续关系,这是关键。只有这样去讲述、去做、去表达,才能够称之为一组合格的作品。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唐陵》这组片子拍的光影不好,效果不好,构图也一般般。这组片子目的是在观念摄影上,而不是风光摄影上,不是所谓的景观摄影上,不是要把景观拍得多美,而是试图通过这个画面,看到现实存在的对比冲突,强调唐朝陵墓的这些文物在这个时代被遗弃、被遗忘,也可能是被人类不断侵蚀——这种深层次的观点。

对于整组片子到底走什么样色调,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在拍完后,到底是调成彩色片去讲述一个光鲜亮丽的事情;还是把它调成黑白片去讲述一个偏压抑、偏深层、偏叙述的事情,通过黑白灰的对比,去强化画面中的某一个元素和部分,从而让片子的主体更加吸引人、打动人,更直观明确地感受画面的表达,这是很关键的。

评委会推荐的几组照片,基本上都很注意观点的表达、思想的表达。它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在批判一些现实现状,观念表达十分明确。

评委会推荐作品:《非常绿》

山东-吕廷川

据统计,济南市目前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超过 3000 万立方米,共设有建筑垃圾倾倒场 20 多处,堆放点 300 多处。为了防止渣土扬尘,避免形成雾霾,济南市严格要求所有的施工现场和渣土倾倒场,只要有裸露渣土的地方都要覆盖防尘网。

评委会评语:近年来,一些摄影师不再满足于传统纪实摄影的线性叙事,而尝试用冷静的“类型学”影像拓展纪实摄影的边界。静的景观罗列不再满足于摄影的透明性或单一指向的意义,而是昭示着多意解读的可能:一种环保手段、城市更新换代的阵痛、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那些微不足道却异常执拗的对抗:桃花在绿网下盛开,鸟儿被绿网罩住……貌似千篇一律的场景下是一种此起彼伏却注定两败俱伤的抗争。这是一种自然生发的对抗,其悲剧性正隐隐映照了人与自然相爱相杀的纠结关系和人的宿命。

图片

虞评:这组照片是十分偏观点摄影的。这组片子画面唯美的部分不多,按照纪实的语言拍摄,用纪实的语言讲述作者的观点表达,很清晰。

图片
第1张:比较好的是图片下面有文字。文字描述非常简洁。大家注意,文字描述不要太多。

看图片:第一,绿网的作用是为了降尘,把尘土盖住;第二,为了美观,用绿网子遮住废墟,从远处看都是绿色。

曾经有一组很受争议的片子,表现光秃秃的山石破壁全喷上绿漆,变成一座绿色的青山。但现场实地考察的结果,缺发现全是喷的油漆。那组片子带有批判的元素,这组片子也带有一定的观念批判性。

图片

第2张:网中开放的桃花。桃花本来就是绿色植物,它才是绿色的主体,但为了保证更大面积的拆迁现场被绿色给覆盖,这株桃树只能在网子里开花。这张片子的构图、景别等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组片子的逻辑联系和内在想表达的观点非常一致,而且每一张往前推一步,也就意味着后面的每一张都得“非常绿”。被绿网所覆盖的除了废墟之外还会有什么?这是关键问题,是整组片子的核心点。

图片第3张:绿网下变成了垃圾场。

图片第4张:误入网中被盖住的鸟。它隔着网找不到吃的,钻入网中,被困在里面.这是悲哀结局的开始,这就带有批判性。这张网盖上后,依靠土地的很多动物,可能都离不开这里,会被饿死。

图片

第5张:农民在废弃的土地中种菜。一、这块废弃的地方完全可以种绿色植物,为什么要铺绿色的网子。二、在废弃的场地上种出来的菜能否安全食用?这是藏在照片背后的两个问题。

图片

第6张:这儿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浪狗生活的地方。又是强调人与自然。这组片子拍的是真实存在的场景,观点非常清晰。

图片

第7张:“雪后渣土堆”,还是用绿色的网子覆盖着这也是真实的纪实。

图片

第8张:“华山景区工地吊装景观石”,石头被吊走,远处的山是真绿,近处是假绿。“非常绿”乃不绿也,这是哲学关系。

图片

第9张:“山地上遗留的祭品”,串了一串元宝,这里可能曾经是祖坟,有人上香祭扫。

图片第10张:虚假的绿色不能够真正覆盖土地,起大风时还是刮起满天的灰尘,假绿。

图片

第11张:这张片子的批判性非常准确:人在欺骗自己。这片土地本来应该是真正的绿色,而被人为用塑料网覆盖,成为假绿,不起任何实际作用。这些片子在特定情况下是有意义的,是在强调艺术观点,是非常艺术、非常当代化的记录摄影。

图片

第12张:烧火、开荒、种菜,地上还是绿网。
这组片子的意义在于:用一组片子来解决问题。各个角度、各个方向、各个层面:有垃圾场的、有拆迁的、有荒地的、有在网上面奔跑的、有覆盖住动物的、有沙尘扬起的、有雾霾的。整组12张没有重复的片子。如果10张片子拍的全是同一个场景,那肯定是作假。

作者把观点表述得很通透,把所有能考虑到的方面、能够呈现出来的想法全呈现了。两张动物(第4张和第6张)的片子,很多人不一定能拍得到。特别是鸟在网下面的第4张,这张片子是核心。烧火的、雾霾的、沙尘扬起的、插元宝的和吊景观石的,都好拍,但第4张真不好拍,第4张是整组片子的灵魂。还有第2张桃花也不好拍。

第2张和第4张让整组片子活了。绿网覆盖的不是一层死物,而是还有活物,还有真正的生命,顽强生命在那么一点点的空间里生存着,可能即将死亡,但还依然活着,有生的气息。OK,到位!没这两张这个片子,组照出不来,到不了评委会推荐。好就好在有这两张,把整个画面的节奏,把整个画面的精、气、神,以及传递的思想观点、隐喻的意义全呈现到位了。

为了寻找和拍好这些不同位置的荒地,作者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2017年1月,拍到2018年5月,跨了三个年头去现场,一直在不断地关注。我相信这位作者至少拍了大几百、上千张片子,最后才挑出这么12张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不容易!一组片子出来,三年呀!我们有多少朋友愿意花三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要向这样的摄影家致敬,这才是真正地做摄影、做艺术、做纪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