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亮马桥因何得名?酒仙桥的桥在哪儿呢?

 明日大雪飘 2022-08-2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北京东直门外有一条小河,相传早年间来京客商的马车队在进城之前,都要在这条小河里给马匹洗涮,冲掉一路的征尘,洗完马后,便将马拴在河边的大柳树上,等把马身上的水渍晾干了,再进城,以图吉利,于是就将这条河称为“晾马河”,这个晾是晾晒的晾,后来,大家读了谐音,成为“亮马河”,改为明亮的亮了。也有人认为历史上的亮马河一带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明永乐年间皇家的御马苑就设在这里,于是将临近的河流称为牧马河,又因牧马在皇家使用前要清洗和晾晒干净,所以又将这条河称为晾马河,还是晾晒的晾,后谐音为亮马河。

清朝时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石桥,称亮马桥,名字自然是因河而起。那这条河全长93公里,起自东直门外小街,以暗沟与东北护城河连通,向东北流经酒仙桥,在西坝村东入坝河。所以,一条亮马河上,就有着两座非常著名的桥,亮马桥和酒仙桥,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郊区,但围绕着这两座桥,还都有着民间传说在流传,您都知道吗?

让我们继续本周的特别主题策划,――北京的桥,今天,我们和大家来说说位于朝阳区的两座桥,也就是刚才说到的亮马桥和酒仙桥。

图片

咱们先说亮马桥,咱们刚才说了,清朝时就在亮马河上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石桥,称亮马桥,以后便把桥东北面的两个村子称为亮马桥村和小亮马桥村。而今,当年的小石桥早已没了踪迹,在亮马河上建起了一座大型立交桥,最初称亮马新桥,后因表彰为建桥出资捐助的企业而称燕莎桥。亮马桥地区紧临CBD商圈,高楼大厦林立,已成为北京东三环的黄金地段。


您知道从亮马桥沿着亮马河往东往北去,还会经过什么桥吗?告诉您,那就是著名的酒仙桥!那顾名思义,酒仙桥,自然是因为有酒仙才命名的,那这位酒仙是个什么样的神仙呢?当然,在说这位酒仙的故事之前,咱们还得先说说这酒仙桥的桥在哪?其实,即便您是在酒仙桥这一代住过多年的老住户,您真的能说出这座桥的具体方位吗?

在北京啊人们都知道,东直门外有个有名的地方,叫酒仙桥。那么,酒仙桥的桥在哪儿呢?它就在酒仙桥路中端横跨东坝河的河面上。咱们前面说了,这亮马河最后就是汇入的东坝河。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路和桥都是现代修的,过去在如今的酒仙桥向西的800米左右有一座长不足二十米宽五、六米的石桥,石桥是用许多半米宽的石条组成的,每块石条上每隔10公分都刻有水槽,雨天不会积水,平时行人、马车也不会打滑,石砌的桥墩,石板铺的桥面,两边还有雕花石板镶嵌的桥翅,是座敦敦实实的石头桥。那座桥如今已经看不见了,但那座桥才是酒仙桥地名所指的酒仙桥,那现在呢,在桥头还造了酒仙推车卖酒的雕塑,您有兴趣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就在晶都国际北边的公园西侧。

其实,在过去北京东郊的酒仙桥地区是很荒凉的地方,从附近的地名比如:六公主坟、王爷坟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这里是一片达官贵人的墓地。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酒仙桥的河边还能看见一块残碑,墓碑的基坐是雕刻的很精美的乌龟,碑体和基坐已经分离并有几米的距离,残碑的左面是满文,右面是汉文,满文大家一般都不认识,从残缺的汉字中还能找出这样的句子:“一等精部伲哈番……朕甚悼焉……”。可见坟墓的主人不是一般人物。

图片

图片   

酒仙桥街道这一名称的正式启用其实是开始于1957年7月。当年,酒仙桥电子城的兴建标志着北京的电子工业在突飞猛进,而新建的酒仙桥则起着新兴电子工业与生活福利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连通作用。新建的酒仙桥的名称则是借用了今日将台乡九仙庙、酒仙桥自然村、酒仙桥的老名而来的。新建的酒仙桥距九仙桥庙东南均500米,距六十年代坝河弃曲求直的酒仙桥老桥600米。

图片   

可后来,酒仙桥地区的坝河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坝河由七十年代的清水河逐渐变成了臭水河,在几百米远的居民都能闻到坝河水的臭味。当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说的就是酒仙桥下的亮马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摸鱼捉蟹,七十年代游泳比赛,八十年代排污伤害,九十年代垃圾粪便,现在,神仙也无奈。”现在,为了改变这种脏、乱、差的现象,有关政府不明下了大力气清理淤泥,修理河坡,前移农贸市场,拆掉了违章建筑,广植树木花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达三公里的坝河酒仙桥是一座绿草如茵的临河公园。而百年之久的酒仙桥自然村随着时代的前进,并入了芳园西里小区。虽然还无法像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样,可以达到游泳比赛的程度,但最起码少了臭味。纵观酒仙桥百年来的历史,人文锦簇,变化悠长,正是:春雨润物今又是,百年古桥换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