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休克|心律失常|心电图|心肌|窦性

 新用户5941TQoZ 2022-08-26 发布于广东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近日,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个关于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的教学病例,一起来看看吧。

病情简介

患者,30余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4小时前突发急性胸痛至急诊就诊。

体格检查示患者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分别为117/78mmHg、88次/分钟和20次/分钟。

入抢救室时的12导联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为0.155 ng/mL(正常范围:< 0.034 ng/mL)。

BNP和血清电解质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被立即转运至导管室。

入抢救室时的12导联心电图:窦性心律;I、aVL和V2~V6导联ST段抬高;II、III和aVF导联ST段压低;V1导联ST段未抬高。

问题:入抢时的心电图有何表现?罪犯病变在哪里?

心电图解读与诊疗过程

入抢救室后的首张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I、aVL和V2~V6导联ST段抬高,II、III和aVF导联ST段压低;V1导联ST段未抬高。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未观察到侧支循环。随后于左主干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血运重建后的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I、aVL及V2~V5导联出现Q波。

患者于血运重建19天后出院。

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是一种罕见的灾难性事件,通常伴有心原性休克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死亡。对于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主要目标是在稳定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措施(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下进行紧急再灌注治疗。

文献回顾显示,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有3种主要心电图模式。

第一种是典型的STEMI,心电图表现包括典型的心前区ST段抬高,受累的心前区导联数目不等,通常伴有I和aVL导联ST段抬高。此外,在左主干急性全闭塞的患者中,ST段抬高往往从V2导联开始而非V1导联。相反,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近端闭塞的情况下,ST段抬高也出现在V1导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时,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冠状动脉均无血流。由于LCX闭塞导致后壁心肌缺血,ST段抬高出现在V7~V9导联,而相反的ST段压低出现在V1~V3导联,这抵消了LAD闭塞导致的V1导联ST段抬高。因此,V1导联ST段抬高支持LAD近端闭塞的诊断,而无ST段抬高支持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诊断。本病例的心电图变化与该心电图模式相吻合。

第二种心电图模式是STE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LAD近段闭塞导致的STEMI模式,V1导联无ST段抬高,伴RBBB及LAFB提示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

缺血可以引起ST段抬高并诱发传导阻滞。希氏束远端、右束支和左前分支由LAD的间隔支供应,左后分支由LAD的间隔支和右冠状动脉供应。因此,在RCA有血液灌注的情况下,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可以导致RBBB和LAFB。一项研究纳入25例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患者,其中80%的患者存在LAFB,52%存在RBBB。

第三种模式是非STEMI(NSTEMI)。此心电图模式包括广泛的ST段压低伴T波倒置(尤其是在V4~V6导联)和aVR、V1导联ST段抬高(抬高程度:aVR > V1)。对于STEMI的诊断,必须满足在特定冠脉供血节段的2个连续导联上观察到ST段抬高。因为aVR和V1导联不相邻,所以这是一个NSTEMI的心电图图形。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心电图模式也可发生在左主干次全闭塞患者中。

当缺血严重且广泛时,心肌损伤几乎发生在整个左心室心内膜下,损伤电流将指向右肩,远离左心室心尖。因此,ST段抬高出现在aVR导联,而其他导联表现为广泛的ST段压低。根据Littmann的概念,V1既是水平面导联,又是额面导联。aVR导联和V1导联可以被看作是“手足”。因此,V1导联可以模拟aVR导联。因此,ST段抬高也可以出现在V1导联。在左主干病变中,V1导联ST段抬高低于aVR导联,这可以用V1导联前后壁的电向量平衡来解释。

关于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典型心电图模式,目前尚无共识。其原因较多,包括冠状动脉解剖的个体差异、受损心肌的大小和位置、记录心电图的时间以及已存的心电图混杂因素,如束支传导阻滞。总之,对于心电图表现有上述任何一种模式的患者,应考虑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

要点回顾

  • 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通常伴有心原性休克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死亡。

  • 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主要有3种心电图模式:(1)典型的STEMI模式,(2)ST段抬高伴RBBB及LAFB,(3)NSTEMI模式。

  • NSTEMI模式也可发生在左主干次全闭塞患者中。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at the Same Site Presenting With Different Electrocardiogram Patterns. JAMA Intern Med. 2022 May 2.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2.1302.

作者:张景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