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之《叶生》一

 拾花朝夕 2022-08-26 发布于湖南

明清时代,科举制度很不合适,它考的不是如何治理国家,而是八股文。这八股文可不简单,字数,结构,句法,句数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绝对不能随意发挥,还要用古人的语气,并且很有新意的讲述四书五经的道理,实在太过分了。

所以,能金榜题名的都是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他们只知道使劲钻研八股文,这样的人当了官,该怎么治理国家呢?

蒲松龄学问很好,小时候就考中了秀才,却从来没有考中过举人,所以在《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文章讽刺抨击不合理的科举制度。

今天我读的就是其中一篇《叶生》。淮阳有一个姓叶的书生,名字不详,他的文章词赋,当时没人比得上他。但是运气很不好,科举考试次次失败。

遇到关东的丁乘鹤来做这个县的县令,看到了他的文章,非常奇异,喊他来说话,非常欣赏叶生,给他学费资助,时不时还会赏赐钱、粮食,体恤他的家里。

正值乡试前的预备考试,丁乘鹤在学政前推荐了叶生,于是叶生得了第一。丁乘鹤对叶生期望非常高。会试回来,他还要了叶生的考试文章来读,不禁拍案称赞。

不想时运不济,有文采的人总是会薄命遭受忌妒,放榜后,还是落榜。叶生灰心丧气的回去,非常惭愧辜负了知己,变得形销骨立,痴若木偶一样。

丁乘鹤把他喊来安慰他,叶生感激涕零,丁乘鹤怜悯叶生,相约自己通过了都中的考核时,要带他一起北上。

叶生后来的遭遇怎么样呢?是否会柳暗花明呢?我们明天再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