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炎:

 中医夏青海 2022-08-27 发布于广东

谈一谈淤胆性肝炎的看法。

各种肝炎在中医学中都属于肝郁,胁痛,黄疸的范畴。多因疫毒,外袭导致郁而不达,郁久发热,热与湿蕴结,湿热内生,或结于脾胃,熏蒸于肝胆,导致肝气郁结,苦胆液外泄,侵于肌肤发为黄疸,若入血则成淤,故有黄疸必伤血之说。

淤胆性肝炎在西医认为是病毒性肝炎导致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肝炎。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病人的症状多以黄疸较深,经久不退,时间一长会导致皮肤骚痒,大便色浅或灰白,严重的会导致肝肿大。

本病的病因病机大多是湿热,疫毒所致,热毒瘀血为主,所以选用的药物好多都是苦寒清热之品。如果内寒己生,寒与湿相结,往往就会伤及脾胃,阻碍脾的运化,中焦就会郁滞,肝胆就会失于疏泄,胆液就会受阻,湿瘀而不化,郁而成黄。

临床辩证有几个要点:

黄疸迁移不愈,3周以上。

舌苔黄而垢腻。

舌质淡而紫暗,为阳气被遏。

舌下脉络青紫,迁曲,为瘀血凝滞之症。

临床上还要根据病人的体质,脉象及临床表现来敲定是阴黄还是阳黄,用药才会有的放矢。

如果临床上判定是肝胆脾胃湿热为主,兼有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等杂症者,我们可以选用下面的思路(仅参考),考虑用药:

重用生大黄(取其气),赤芍为君药,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活血通经,利胆退黄,消除滞留肠道内的毒素,得以保肝降酶。

用丹参活血化瘀,郁金行气解郁,疏利肝胆,化瘀退黄,作为臣药。

佐以茵陈清热利湿解毒,降酶退黄。马鞭草,卜公英清热解毒,凉血利胆,退黄通淋降酶。白藓皮,蚕沙祛风除湿,和胃化浊,退黄止痒。

炙甘草为使药,益气调中,顾护中州,调和诸药。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思路,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大胆的加减使用,方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照本宣科,仅仅只是一个思路而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