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思成与北京中轴线

 明日大雪飘 2022-08-27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就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从2009年提出到今天,我们想对已故建筑大师、原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梁思成先生与北京中轴线旳问题,作一点回顾。
图片

首提“北京中轴线”‍

中国古代都城从商初亳城出现仅供百官朝觐皇上的御路,经秦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至明清,成为统领全城的基准线,历数千年之久,但是却并没有人把它称之为“中轴线”。
1939年中央博物院聘请梁思成先生任“中国建筑史料篇”编纂委员会主任。1942年梁先生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并于1944年完成。因为当时适遇抗日战争时期,财力物力上的极端困难,加之该书图片颇多,出版之事便被搁置了起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高教出版社因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征求梁思成先生意见拟出版该书稿。但梁先生考虑到该书是1949年前完成的,有必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审慎修改。因之,不同意出版。但是,为了应急,同意以油印的方式先印发50册,且仅供高校有关教师教学参考。
图片
梁思成先生在“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中这样写道:因为错误的立场和历史观点,对于祖国建筑发展的前因后果理解得不正确。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的累积,竟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的成就;对于各时期的建筑物及其特征,只是罗列现象,没有发展的观点。元、明、清三个朝代,因限于时期,省略过甚。当时为节省篇幅而用文言;引经据典时,只用原文而不再加解释,给读者增加了不便。有许多建筑,因缺乏文献资料,单凭手法鉴定年代,以致错误……
就在这本油印稿第七章第四节清代实物“宫殿”中这样写道:“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轴线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朝会大典所御也。”“中轴线上主要宫殿之两侧,则为多数次要宫殿。”进而又说:“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京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自永定门、正阳门,穿皇城、紫禁城,而北至鼓楼,在逾七公里半之中轴线上,为一贯连续之大平面布局。自大清门(明之大明门、今之中华门)以北至地安门,其布局尤为严谨,为天下无双之壮观。”梁思成先生有关北京中轴线的论述广为人知,却是在1950年《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中。
图片
图片

论述“北京中轴线”‍

1949年初春,时任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的王稼祥,奉命到河北省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一次与王的谈话时曾征询他:我们很快就要取得全国胜利了,我们的政府安在何处?王在总结了历史上都城建设的利弊得失之后,认为建都最理想的地方是北平。
北平在被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之后,便提出了行政中心区的位置问题。当时有关部门不仅邀集了国内一些知名的专家,还特邀了苏联专家小组来北京协助工作。他们根据苏联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对北京老城的分析后认为,中央行政区应放在老城为宜。
但是,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些中国专家认为,应该把北京老城完整地保留下来,而把中央行政区放在它的西部,即在月坛至公主坟之间的地段,并且与一位在南京工作的知名建筑师陈占祥一起合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梁陈方案”。
“方案”在全面阐述了“北京旧城是保留着中国古代规制,具有都市计划的完整艺术实物”之后,又一次阐明“由都市计划的传统上看,中国的城市,除却特殊受地理条件之约束者外,没有不有中轴线的”,并进而闸述了中轴线与北京老城血肉相连的整体关系。应该说,这也是“北京中轴线”这个名词首次公诸大众。
1951年4月梁思成在《新观察》上发表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又说:“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是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围绕这个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全城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北京中轴线”一名,也就由此确定下来了,并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所熟知。
图片
图片

赞美“北京中轴线”‍

研究表明,我们今日所能看到的中国古代城市、宫廷,乃至民宅建筑的图画或遗物,从周至明、清,在规划和建筑设计思想上,总会看见有一个长期延续的基本定式,即将主要建筑物安排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左右取得均衡对称,再加上高低起伏的变化。尤其是隋唐以来,都城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天地感通、高度抽象化了的表达方式。在这条中轴线上几乎安排了所有象征至高无上的建筑物: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神武门、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等。这些建筑不仅体量高大,而且色彩艳丽,金碧辉煌,犹如一幅历史建筑的艺术长卷。
图片
梁思成先生把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物的这种“高低错落,跌宕起伏”,比喻成“凝动的乐章”。他说: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面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的正门北行,在中轴线的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城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拦路一座大牌楼,一座大石桥(正阳桥),为这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是一个序幕。
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即大明门、大清门,现已拆除),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民国初年拆除)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这个当时曾经为封建帝王据为己有的禁地,今天是多么恰当地回到了人民手里,成为人民自己的广场!
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轴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做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又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便有计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
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当人们沿着中轴线漫步观赏时,从低沉旋律的大明门到外金水桥豁然开朗时,犹如宫殿建筑的序曲;从承天门(天安门)到午门,则为高昂旋律的第一乐章;从金水桥到三大殿是乐曲旋律的第二乐章;从乾清门到御花园是乐曲的第三乐章;从玄武门(神武门)到万岁山(景山)则为乐曲的尾声。不得不说,“在750年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已然具有音乐般的优美旋律。紫禁城中轴线的设计技巧,体现了古代建筑师深厚的美学造诣。紫禁城宫殿是中国古代美学在建筑中深刻而完美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