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戒》:一场蓄意游戏之下的理性追问

 赤道蚂蚁 2022-08-27 发布于河南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色·戒》,是著名导演李安继《卧虎藏龙》之后的首部华语片,也是近几年来影坛颇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李安将紧张、激烈的情节设置,和流动、婉转的旧上海情调水乳交融,十分巧妙地将两性元素紧密糅合在一起。由此一来,情与欲、动与静、男人与女人之间,便自然而然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家愁、国恨、情爱、蜕变,这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元素和情感,在《色,戒》里互相糅杂、互相渗透,呈现出最为独特的韵味。

在《色,戒》中,似乎所有的人注定要遭遇不幸,这确实是一个悲剧。细细揣摩影片中发生过的故事,在“政治背景之下渲染出的各种色彩让人眩目。
 
《色,戒》中,所有人的命运和政治和前途,好像本来就密不可分。这原本就是必然,没有任何人质疑。政治和情欲之间、爱情与前途之间潜在的某种纠缠不清的关系,更是让人无可奈何。
 
政治与情欲的交错,爱情与前途的纠结,使得这种矛盾成为政治游戏的常态,其中充斥着背叛、仇杀、不义和肮脏的交易。于是,在影片中我们分明看到“政治不需要什么伦理,也不需要什么正义。

女人既是力量的源泉,又是男性关注和支配的对象。女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一方面她们是主导者,另一方面又是被动者。她们既是历史悲剧的原因,又同样是历史悲剧的结果。总之,有女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故事。
 
但是,在《色戒》中,王佳芝所代表的女人到底是什么呢?归根结底,仍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王佳芝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那位敢于复仇,并能自主支配政治游戏的王后。她对政治的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强烈的爱与复仇的动机。但她就这样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政治的舞台。因此,“政治与女人才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看点。
 
毋庸置疑,色与戒原本就是政治和情欲的两极,两大元素合而为一,剪不断,理还乱没有色,就没有戒,没有情欲,就没有理性,没有罪恶 ,就没有政治。

因此,在张爱玲的原著中我们依稀还记得这样一句英谚:“权势是一味春药
 
《色戒》的政治故事也必须借助色欲的空间才能精彩上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安准确把握了张爱玲的原著,同时在电影的表现形式上更显智慧和艺术性。
 
影片《色,戒》重现了原著中的两条主线,并巧妙细致地通过两条线索加以演绎。一是“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色欲,这样的一句话,同时也描述了两性之间色与情的内在关系,在历经痛苦的挣扎之后,色与情发展到底,最终可以达到心与心之间的水乳交融。在这条明晰的主线上,李安借助三场性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易先生的恐惧和王佳芝的孤独注定要走在一起,借此来描绘出人性的复杂、微妙和无奈,因为灵魂和肉体、爱与恨、真情和戏谑往往互为因果,无法分割。

而另一条主线就是张爱玲原著中所谓的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政治本身就是最大的情欲游戏,影片用这句话来阐明了色情与政治的勾连。
 
尽管政治与感情无关,为了政治目标,王佳芝所表现出的意向叫人折服,即便向自己厌恶的男人献出贞操也在所不惜。
 
或许政治就是这样玩的,政治原本就是游戏。在影片中导演告诉观众:“色欲之路不是通向心灵,而是通向政治的深渊。在这条线索的表现上,李安特意在自己一贯的细腻内敛之外来展现这种残酷、赤裸的野性厮杀。

毕竟,在王佳芝和易先生从开始交往,就产生了相互诱惑、相互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一直到半假半真,“假戏真做,最终才把政治前途和生命都统统搭了进去。
 
纵观李安以往的影片,在《色,戒》之前,他尤为擅长表现微妙细腻的感情,不管这些感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冲突,感情毕竟都是人间真情。
 
在《色,戒》里,色与肉体之间的语言,不单单要体现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表达政治。因而,李安似乎就是从这部影片开始,也开始实现从人文关怀到政治关怀的转变。


他在无形之中继续着一个优秀导演对于电影艺术的娴熟领悟,一方面挖掘出有关历史声音和影像方面的各种细节,来真正完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另一方面,他充分利用电影的表现方式,把“猫和老鼠般的猎人游戏演绎成扣人心弦的更新、更刺激的悬疑。
 
所有的观众都可以看出,影片中这样一群没有半点政治经验的大学生,想和久经沙场、神经百炼的老政客对垒,这场简易的刺杀闹剧注定会以失败告终。影片正是基于此,从头到故尾就故意留下诸多疑点,从紧张失措的麦先生,到一开始就觉察到“你们不太对劲的老曹;从之前就有两位色诱易先生的女特工命丧黄泉,到周围各种监视的眼睛……


影片用反衬的方式来呈现出来一种独特的判断力。大家似乎都心知肚命,唯有王佳芝糊涂到底、令人着急万分。然而,前后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王佳芝故作老练的色诱与镇静,却充分暴露出她对政治的弱智。
 
《色,戒》就是利用这个漏洞百出的情色间谍闹剧,来实现一次政治游戏的革命。导演独辟蹊径,愣生生地让所有人玩到了最后。影片将复杂情感和复杂的人性灌注到残酷的政治游戏中去,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让“政治来征服所有的女人和男人。
 
张爱玲曾经说过:“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倘若这样,我们似乎愿意去剖析王佳芝的命运。只要有爱,只要追求爱,坚持爱,她就可以不用问对方负不负心,更不用管自己是否被一次又一次地利用。
 
在王佳芝的人生里,我们看到另外一种纠结:王佳芝并没有得到爱,她所拥有的只是失落。父亲走了,她孤苦伶仃地寄人篱下,好容易有了革命战友,却被集体谋划着逼她献出贞操。
 
王佳芝似乎注定被要被愚弄、被抛弃。因为她不过就是一个喜欢看电影,对未来有美好的向往普通的女大学生。弱小的她真的承担不起那么大的政治任务,这样的事实,与她的命运穿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桩悲剧。
 
让这样的女子来完成宏大的抱负,本来就是政治的变态。王佳芝当然明白,可命运却让她糊涂着出牌。她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前途算计,比如幻想完成任务后到英国去,在被抓捕后不吞食毒药,并奢望易先生会伸出援手。
 
因为,王佳芝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色,戒》里王佳芝的孤独与盲从令人心寒。在她第一次无缘无故付出贞操后,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她已经意识到“我就是傻但是,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还要在三年后继续接受任务,到底岂是不是心有不甘?
 
影片没有质问,却在微妙地诠释。
 
无论如何,王佳芝的行动理由,都与所谓的民族大义没太大关系。就像在爱国话剧的表演大获成功之后,她所关心的并不是振奋的政治情怀,而是沉浸于雨中的自我世界一样。
 
作为一个女人,王佳芝是被侮辱、被损害的。换个层面来说,假如政治就是区分敌友,就是不在乎人生的情感体验和准则,那么,一个女人因色生情,因情而背叛政治,就不叫背叛。因为她早就把自己的情和色被迫出卖给了政治。现在她把政治出卖一次,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佳芝因为最后的感动而损害自己的政治立场和革命战友,也就不叫什么损害了吧!
 
王佳芝面对黑暗的深渊,没有懊悔,更没有抱怨,她不会有慷慨赴死的荣耀和出卖同志的负疚。她仍然镇静,但这次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内心已死。毕竟,作为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大家都明白:人生就是一场无聊的游戏,又何必拒绝什么和抗拒什么。
 
影片最后,王佳芝选择再度冒险,不过是因为她已不再需要惊心动魄和豪情壮志。
 
情欲和爱情、政治与前途,不过是一场游戏。
 
老曹的死亡,早就破坏了一切有关革命和正义的美好想象,王佳芝的心已经走向了死,命运还能走向生么?
 
这个女人的周围充斥着欺骗和猥琐,演绎着歇斯底里和贪生怕死。于是她试图与狼共舞、同流合污,但是又渴望被关爱、被怜悯。她无家可归、走投无路。
 
而她却无需坚强,更不必战栗。
 
在这场游戏里,与其说死亡是被迫,不如说是最好的归宿。什么是强大的组织?组织不过就是盘剥和压制。什么是忠诚地爱国?爱国不过就是冲动和利益。什么是远大的理想?理想不过就是贱卖和算计。
 
既然已经这样,还有什么怨恨?还有什么懊悔?


当我们的眼球再次被《色,戒》所吸引,我们依旧不明白,这场政治游戏究竟要告诉我们那一代人怎样的怕和爱而那一代人,所追求的“死亡与重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这部影片里,所谓的并不单单意味着自由,而是代表着沉沦。可是,身体的沉沦,并不能带来心灵的解放。这种情景之下所显现的高度,是“的另一种境界。而“也并不意味着理性,而是代表着压制。可是,对情欲的压制,并不能带来人生的理智和豁达。
 
所以,在的一极,每个人都体会不到人性的独立释放。而在“的一极,每个人同样也体会不到精神的高贵舒展。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除了肉体与色欲之外,男人和女人究竟还剩下些什么?色之外的情、情之外的色,到底归于何处?肉体与情欲之外的灵魂又在何方?

文艺  观点  腔调

独立思想   佛系呈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