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几水之恋》作者:黎强

 作家文坛 2022-08-27 发布于河南

       长江流经江津,绕了偌大一个“几”字,土生土长的家乡人便称这段延绵上百千米的江域为“几江”或“几水”。小时候,我居住的河坝街就紧挨几水边,从街名就知道这条老街与河有关且打上了大河的烙印。

  

  老街上的娃儿们是几水泡大的,我也不例外。一到夏天,挨家挨户的娃儿们那颗童心,早就被江水吸引去了。左邻右舍的街坊们或禁止或约束小孩子们不能下河游泳,当地人称为下河洗澡,皆不管用。即或是娃儿们偷偷下河洗澡之后回家被大人臭骂或体罚,依然低挡不住弯弯的一江几水对孩子们的诱惑。

  

  几水悠悠流淌千年,就形成了几江半岛。沿半岛的江域,便形成了五举沱、米帮沱、通泰门、老东门等水码头,是几水人家的嬉水娃儿心仪的“放滩”最佳起始点。娃儿们的胆量是几水养大的,起先下水的娃儿,光着屁股在浅水浅滩处来几下“狗刨沙”式且不敢恭维的泳姿,撅着的光腚在水中一沉一浮,让炽热的阳光一照,白花花的,明晃晃的。恰恰是这光溜溜的小屁股,又成为气冲冲在江边来捉拿娃儿的大人的发气之处。沉浸在玩水快乐的孩子忽然觉得屁股上火烧火燎的,把埋在江水中的小脑袋一探出,一看是怒气冲冲的大人挥舞着纤藤打在自己小屁股上,“嗖”的一声窜出江水,捂着血痕凸显的小屁股,一溜烟跑得老远老远。

  

  只不过,跑,只是暂时的,夜幕降临,肚子饿得咕咕叫,还得回家。回家后,耷拉着小脸,双手把小屁股保护着,生怕大人又来几纤藤。而此时,大人却端来早已经不烫的红苕稀饭,说,吃饭啦,吃了去把家庭作业做了。屁股还痛不痛?一会儿睡觉时记得喊搽药哈。

  

  在几水边嬉水,天生下来就是河坝街娃儿们的福分。那些年,河坝街也是舟船运货拉货进城出城的一条路径。往城里送菜、送煤的,向城外运粪、运砖的,在河坝街上上下下、进进出出。于是乎,久而久之,娃儿们对来来往往停泊在河边的船只都记熟了,连那个是船老大、那个是拉纤的,都一清二楚,错不了。那年,我认识的一个船工兼挑夫挑着重重的粪担从河坝街上下,黄豆大的汗水在他的光脊背上滚落,我看在眼里也帮不上忙,转身回到家里倒了一大盅温开水,向不明究里的母亲要了两大勺白糖加进开水里搅匀,待下趟船工从街上过时,让其放下担子休息会,递上甜蜜蜜的糖开水给船工叔叔。船工叔叔很感激,看了看我,又摸了摸我的小脑袋,把糖开水一饮而尽,又挑起粪担走了。我一回头,见母亲站在身后,向我投来赞许的微笑。我小脸一红,捧着瓷盅进了小屋。晚上,父亲知道了这件小事,大为高兴,说,人嘛,就是要有善心善意才对。

  

  其实,河坝街的娃儿们是最喜欢船上的“船夫子”的,这是小时候对跑船人的称呼,也不知道是怎样叫出来的。船一靠岸,娃儿们嘻嘻哈哈地就跑上船去,看看船舵,摸摸桅杆,还煞有介事地拿起蒿杆撑几下船,乐得端起大酒碗喝酒的船老大甩来一句洪钟般的话,你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崽儿,还吃几年干饭再来老子船上,到时候让你几个晓得锅儿是铁倒的,看你们二天有几把水。

  

  几水,在我们这些娃儿眼里,又是很有童趣的。江水上涨,鱼虾泛起,这是孩子们喜欢到几水里嬉戏的最大亮点。只见孩子们拿的拿捞兜,拿的拿鱼竿,拿的拿撮箕,在浑黄的江水中各显神通,把船钉子、活烧扁、沙鳅鱼、黄辣丁等河鲜收获。谁家的娃儿只要捕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河鲜,娃儿们的小脑袋挤在一起,把目光落在笆笼里,嘴里发出啧啧声,既像是在羡慕小伙伴的捕鱼水平,又像是在给自己鼓劲加油。

  

  春天的几水河岸是清丽的,那些被江水洗净的鹅卵石铺满整个江岸,是娃儿们垒灶烧火的游乐场。娃儿们在各自家中偷偷拿出腊肉、面条,或黄豆,或胡豆,再由一个大点的小伙伴在家里带一个小锑锅出来,包一小包精盐,舀来清凉甘甜的河水,就着柔美的河风,来一场只有发小们才懂才喜欢的“春宴”。粘满腊肉香的小嘴叭叭作响,在初春的和风里显得洋洋得意、心满意足。那是孩子们在几水河边迎接春天到来的仪式,也是发小们缔结友谊的方式,伴随着孩子们与几水一起潮涨潮落。

  

  来到冬天,河床由胖而瘦,仿佛由一个健硕的男子汉幻化为一个苗条动人的女人一般。此时,几水是优雅的,是灵动的,让人遐想万千。特别是在冬雾的清晨,那几水弯弯,犹如戴着面纱的圣女,让你看得着,摸不着,真的是“雾里看花”般的迷人。

  

  而我,把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都交给了几水,在几水的滋养下,我懂得了邻里亲情,懂得了大河风情,也懂得了几水对于老县城的人们意味着融为一体的血脉之情。就像我在歌词《几水弯弯》中写到的那样:

  

  

  

  我来得不早不晚,

  

  总在与那一湾渔火交谈。

  

  回过头看城市灯火阑珊,

  

  才知道故事总没有完。

  

  

  

  我走得不紧不慢,

  

  总在与那一湾码头对看。

  

  又想起那些年江上白帆,

  

  才不忘桨声划过两岸。

  

  

  

  我爱得不厌不烦,

  

  总在与那一湾渡口为伴。

  

  从不愿忘记潮涨潮落,

  

  才懂得随波可到江南。

  

  

  

  几水弯弯,还是那百回千转,

  

  几水弯弯,还是打心眼喜欢。

  

  那年那月那青涩的梦幻,

  

  几水弯弯,那份缘深缘浅,走不散。

   

作者简介: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办公室高级经理。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歌词(曲)作品1500余首(篇),获奖无数。著有歌词集《爱在心底流淌》、《爱的音符生动点缀》。代表作《老家在中国》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美国北美电视台播出之后在华人中引起广泛好评。近年来,为纪录片《非遗中国.重庆瑰宝》创作片尾曲《传承》,还相继创作出《中国故事》、《美丽中国》、《腊月》、《向你靠拢》、《中国,我的永远爱》、《我的名字叫七一》、《红军党员》等歌曲广泛传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