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临终前,写下了103个字,句句都是经典,深藏做人的大智慧

 新用户99567270 2022-08-28 发布于山东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文章图片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

摘自《出师表》

……

…..

….

..

- 诸葛孔明之一生 -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实在太多,甚至已经被神化,那些锦囊妙计、未卜先知的故事,最为民间津津乐道。

实际上,诸葛亮并没有出神入化,他只是博学多才、智慧过人。

原本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为琅琊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奈何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于是便跟弟弟诸葛均投靠了叔父诸葛玄,彼时诸葛玄在袁术麾下效命,随后又辗转于刘表帐下。

在诸葛亮17岁的时候,诸葛玄也过世了,于是他就开始在隆中隐居,此间饱读各类书卷,同时也暗窥天下之势。

文章图片2

到诸葛亮27岁的时候,刘备败于曹操,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此后诸葛亮便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每每妙计频出,比如游说东吴联合抗曹,于赤壁重创曹军,最后定鼎荆益,三分天下。

刘备汉中称王后,诸葛亮封相,并为蜀汉制定了法典《蜀科》,还亲自起草了各种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

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蜀汉。

诸葛亮43岁时,刘备临终托孤,此后诸葛亮开始辅佐刘禅,并深得后主的信任。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再次亲率大军南征北伐,期间制作了木牛流马,他的发明还不止这一项,比如大名鼎鼎的“八阵图”和“孔明灯”,放到现在妥妥的诺贝尔奖。

杜甫曾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文章图片3

五丈原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战,彼时他已病重,并在这里长逝,享年54岁。诸葛亮死后,遗计乱司马,深得司马懿所敬重。

回首过往,诸葛亮为刘蜀鞠躬尽瘁了一辈子,是贤相忠臣,更是智慧的代表。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精通书法和音律及绘画,文学造诣很高,我们从《出师表》中即可见一斑。

但诸葛亮过人的才能,才是最为被世人所赞誉的,提起三国,他是智慧的化身,无所不能,每每可未雨绸缪、运筹帷幄。

临终前,诸葛亮曾有书信给自己的儿子诸葛瞻,题为《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封短信仅仅只有103个字,却是旷世经典,每一句都深深蕴含了做人的道理,也成为了后世之人的至理名言。

文章图片4

信的内容大致可翻译为:

一个受人敬佩的人,应该依靠内心的宁静来修身养性,以节约俭朴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若不清心寡欲便无名铭志,不排除外界世俗的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才能皆来自于勤奋,疏于学业就无法增加自己的底蕴,内心就会变得单薄,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消极纵欲会使人变得精神不振,冒失草率只会扰乱自己的心性;

年华总是易逝,意志会随着岁月的消磨而变得低沉,所以要珍惜时光,不要最终枯败凋零、不为社会所用时才去后悔,那个时候只能把自己困守在茅庐里,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从这封简短的信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教子有方,是个好父亲,这应该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旷世奇才”,经邦济世,匡扶社稷。

文章图片5

诸葛亮过世时,诸葛瞻才8岁,聪明伶俐十分可爱,但诸葛亮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所以才作《诫子书》,以勉励爱子。

诸葛亮故去后,诸葛瞻谨遵遗训,不辱父名,最终战死于绵竹。

一晃,历史已经过去了近1700年,但诸葛亮的事迹万代千秋,人尽皆知。李白曾在诗中写: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宋代诗人郑思肖也有诗缅怀:

一身英气射光芒,北定中原事转长。落得两篇出师表,至今只是汉文章。

文章图片6

而对诸葛亮歌颂最多的,则是杜甫,如是这首《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