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故事//那年我在上海遇到的爱情

 草根女子 2022-08-28 发布于福建

Part.1 


祸患每从勉强得,烦恼皆因不忍生。


译文:强求带来灾难,不忍带来烦恼。

  -----引用《金瓶梅》里的精句-----

2000年的金秋之际,我收到了远在上海的叔叔给我写来的信。
 
叔叔在信里说他在上海为我谋了一份差事,叫我就近七天之内赶到工作单位报到。
 
那年国庆之后,在父亲的陪同下,我第一次踏上了远征,也是第一次来到了上海,开始了打工的日子。
 
当时工作的地点是在上海闸北区场中路附近的某海航计量站。
 
这是海航的一个计量单位,所属国家机关单位。
 
站里每年有要接待全国各地来海航视察的领导以及其他相关来进修学习的工作人员。
 
所以我的工作被分配在会议部,主要工作是前期帮忙布置会议室,在会议进行中还要负责端茶倒水等杂七杂八活。


说好听一些是属在部队后勤的工作人员,说白了就是一个小服务生。
但对于当时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农村孩子来说,我能得到这份工作还能来到上海,对于我来说却是无上的荣幸。
我们每天接触的人都是一些国家重要机关单位里任职的领导,要不就是海航的空少与空姐。

在这种春风化雨的环境熏陶下,我发现了自己所存在的短处与劣根,于是在2001年的12月我报了上海的一家夜大进修。
 
而后我认识了陆志敏。
 
当时他是在普陀区的一个警所任职,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科长
 

“宝宝,今晚跟我一起去吃饭,我介绍一个朋友给你认识。”
 
一个周末,我刚从夜大放学回来的路上,遇到同在计量站上班的同事丹丹,她叫住了我。
 
“行啊。”

我没有多想,丹丹跟我是同龄人,老家江苏,她叔叔当时是上海飞机制造厂的秘书长,
 
丹丹长得一副娃娃脸,皮肤白白净净的,虽有点小胖但也可爱。
 
后来到了饭点的地方,才知道是丹丹的一个老乡请吃饭,这个老乡正在追丹丹,而陆志敏是她老乡的同事。
 
丹丹长得比我老成一些,而我看起来更为单纯,所以当时陆志敏以为我是丹丹的同胞妹妹,他在追我的时候是通过丹丹来做联络点。(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只有单位的座机电话号码,那时丹她已经有一部诺基亚手机)
 
那天是我们四个人第一次一起吃饭,却毫无陌生感,彼此给彼此的印象都极好。
 
我们谁也没想到美好的开端在后来却是不见好的收尾。
 

Part.2 

 
陆志敏一米八的个子,皮肤有点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军人气质,况且还是一个比我大12岁的成熟男士。
 
如今,于时光的罅隙里回忆过往,我才明白:
 
一个不被旁人看好的爱情,那么我们总会在潜意识里不自觉地制造诸多障碍,去阻止自己的幸福。
 
陆志敏是在部队当过兵,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警察学校。
 
陆志敏家境还不错,有两套房,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上头还有两个姐姐。
先前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没有小孩,父亲前两年去世,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是跟他母亲一起住在普陀区的一套房里,另一套房是在杨浦区,对外出租着。
 
陆志敏家宽敞的三室一厅,卫生间里也安装了马桶和淋浴头,当时我第一次去他家做客的时候便有了要嫁给他的念头。
 
有时,往往一个人的安全感,可以来自于被爱,也可以来自于物质上的优越感。
 
那时,满眼还是星星的女孩哪里知道,身份上的悬殊,年龄上的代沟,经历所属不同,他们注定是走不到有交集点。

 

Part.3 

 
2003年初春,我在夜大认识了一个摄影界的朋友,经她推荐,我开始接触上摄影化妆这一行,也就在这一年我从计量站跳跃到了婚纱摄影这行业。

在计量站工作其实压力很大,最主要的就是里面的人际关系不好把握。
 
陆志敏当时也给我做了参考,我当初能进去计量站也是因为有一定的后台关系,但毕竟不属于正式编制人员,临时工地位随时都有被其他人替代的可能。
 
而我报的夜大进修班,需要花四年的时间,必须要通过考试分数合格才能拿到毕业证书。
 
要想长久在上海立足脚跟,第一得要有专业文凭,第二还得要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我选择离开计量站开始走向婚纱摄影这条路。
 

辞职后,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在普陀区附近找到了房子,从计量站搬了出来。
 
2003年4月我正式进入了婚纱影楼行业开始担任起摄影助理的工作。
 
摄影助理做的工作很辛苦,出外景我们要扛着道具,服装,而我们的摄影总监是个非常苛刻严厉的老师。

夏天将近快四十度的高温,他依然要你跑前跑后去帮客户摆好POSS,冬天零下几度也不管你冻不冻,也要你爬在地上帮忙拉好裙摆,稍有点磨蹭,就要挨训。
 
对于这些我没有告诉陆志敏,他只是看着我一天天黑瘦下来,很是心疼,好多次都冒出了想要我搬去他家住的想法,甚至希望我能换一份工作。他说不希望我做的工作都是跟男人打交道。

但都被我拒绝了,我不想还没经家人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把自己的终身稀里糊涂交给他人摆布。
 
本身因为年龄的差异,加之陆志敏有过婚史,我们俩的事一直没被家人看好,我父母更是反对。

 
做了摄影助理工作半年后,我开始转行做化妆,人慢慢精气神好了很多
 

2004年的端午节,再次接到陆志敏母亲打来的电话,他母亲在电话里头说,想请我端午到她家一起过节,合适的话叫我带上家人。她会叫陆志敏来接我们

 
那天陆志敏来接我,看到就只有我一个人,我明显看到他眼里有一丝的不乐,当我准备去超市买一些礼品带上,也被陆志敏拦住,他说:“我家吃的用的都有,不要浪费这点钱,你人来了我妈就开心。”
 
现在想想其实那时我是很尴尬的,过节空着手去拜访长辈,而且还不敢告诉家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可是陆志敏却完全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
 
他母亲是一个话少而又简朴的老人,可是每次我去她家,她对我极是热情,甚至从她眼里都能看出有喜欢的光。陆志敏也跟我说过,她母亲很喜欢我,她说我有乡村里孩子那种特有的淳朴。
 

 但那天却是我们之间有了矛盾的开始
 

Part.4 

 
我们到了陆志敏家的时候,他的两个姐姐已经帮她妈妈把饭菜都煮好
 
而我站在门口,看到他家里一下来了那么多人,却是显得局促不安,陆志敏却连那点小细节都不曾发现。
 
后来陆志敏的妈妈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带她的小陆去见见我父母或者我的其他长辈,看看如果合适的话两人就把婚事早点办了,她怕她儿子越拖年龄越大。

是啊,我们也已经交往有两年了,我年龄还好,陆志敏确实已经不小了。
 
可是我不敢告诉他母亲,我家里人不同意,那天下午跟陆志敏独处的时候,我把这情况跟陆志敏说了。

现在还记得陆志敏的眼神,是无奈而又哀怨。
 
那天他送我回家的路上告诉我:“感情应该要由你自己做主,这些日子我先不去打扰你,你自己先想清楚要什么选择,等你想清楚了跟我说一声。”
 
后来我们有将近三个多月彼此都没有再联系。
 
转眼到了国庆,公司里那些天特别忙,连续一个周末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的外场活动,让我累得就想好好睡上几天。
 
可是10月10号那天早上刚睁眼便接到陆志敏打来的电话。
 
他说他想见我。
 
经过三个多月的冷静期,加之家人的不看好,我开始对这段感情有了更深的悟解。
 
但我没有直接拒绝陆志敏要见我的请求。
 
那天我下班后,陆志敏过来接我,我们找了一个地方共进晚餐。
 
“宝,我年龄不小了,等不起,今年元旦我陪你回老家,见一见你父母好吗?”陆志敏又问。
 
我无法代替家人答应陆志敏,我也跟他说我们确实不合适,那天陆志敏看起来很烦躁,送我回家的时候,他也不肯走,他强着要留下来。
 
那晚,在我出租的屋子里,我怕两人相对尴尬,我把一个朋友送给我的那箱红酒拿了出来,顺便简单做了几个小菜,与陆志敏喝了起来。
 
在上海那几年,我几乎很少喝酒,酒量根本就不好。第二天醒后,我甚至都不记得前一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我只知道早上睁眼便看到陆志敏睡在我身边。
 
交往两年多最终在酒精的借助下,陆志敏扯下了我对他设的最后一道防线。

后来尽管陆志敏怎样跟我道歉,我都开始对他有了芥蒂。

我只是一个初入感情的踏足者,而他却早已经历过人夫的种种。他不应该破坏我对爱情最初美好的向往。


所以,我下了决心,要跟陆志敏分手。


 

Part.5


陆志敏他不干。
他觉得我已经是他的人了。
 
我开始对他产生恐惧,更害怕将来真正跟他在一起。
 
我一个外乡的女孩,万一他人品真有什么,到那时我该什么办。
 
我甚至找到了丹丹,请求她帮忙,丹丹那时已经结婚了,她那个警察老公对她很好,虽然很忙,没有大把时间陪她,但却懂得宠她。
 
丹丹后来告诉我,我跟陆志敏确实不适合,我单纯如白纸,陆志敏却是心机男,将来真要在一起,我会吃亏的。
 
后来经受不住陆志敏反复的纠缠。

2005年元旦过后,我再次辞职离开上海,回到了老家,而当初报的夜大进修班本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业,却因为陆志敏的原因,不得不把它放弃。
 
 
张嘉佳说:
 “如果你压抑,痛苦,忧伤,又怎么可能在心里腾出温暖的房间,让重要的人住在里面。如果一颗心千疮百孔,住在里面的人就会被雨水打湿。”

 
因为我们有太多不合适的地方,尽管当初放下很痛,可是很多时候,很多感情,走不到圆满的结局,只能让一个人先去打破这个僵局
 
人很渺小,难与命争,难与势争,如果不肯放下,一味执着,只能给自己带来灾难。

  那些人,那些事,当断则断,当舍则舍,一味不忍,终究是无尽烦恼。

PS:

大家,好久不见。

今天这篇,愿你们都喜欢:

和谁结婚,很重要,但没有我们自己的成长重要。

经历过的每一步,都是我们成才的开始,虽然这期间会有遗憾、也会有伤害,但只有经历过才能使我们变得愈加坚强。

愿点亮【赞】+【在看】+【转发】,愿历经不幸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