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的报复行为有多可怕?有些动物狠起来令人背后发凉!

 科学知更鸟 2022-08-28 发布于河南

“报复”是指用某种手段、语言、手势和表情等向一个对象来发泄自己不满的行为。一般而言,“报复”这个词仅适用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然而,在自然界也存在着原始的报复行为。与人类相比,有时候动物的报复行为更加可怕。

印度是一个盛产猴子的国家,去年10月,孟买以东约500公里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生了一系列可怕的事件,而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一群猴子。

有一天,一只猴子幼崽在曼杰莱加奥恩村的村口树上玩耍,像荡秋千一样从一棵树上荡到另外一棵树上。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体力不支还是手滑,这只猴子突然掉到地上,惊到了一群狗。看到落单的猴子,这群狗二话不说,马上将这只猴子包围起来,开始围攻撕咬它。

不一会儿,这只可怜的猴子就被咬了个半死,最后伤痕累累地回到自己的部落。部落里的猴王得知情况后,十分震怒,当即就带领猴子大军包围了曼杰莱加奥恩村。它们将村子里的各个路口堵住,并地毯式搜索村里的狗子。

只要抓住狗子,这些猴子就会把它带到树上、房檐上,然后重重地将其摔下。

几天以后,曼杰莱加奥恩村的狗子几乎绝迹。据统计,共有250多只狗子被这些猴子活活摔死。

眼看村里的狗子惨遭灭顶之灾,村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驱赶猴群,将它们赶出村子。没想到村民们并不算过激的驱赶行为,竟迎来猴群的激烈报复。

它们开始偷袭路上的行人,尤其是上学和放学途中的学生。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村民们不得不每天护送孩子们上下学。

然而,猴群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天,几只猴子突然闯入一户人家,把家中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给偷走了。孩子的父亲查看监控录像之后,发动街坊四邻到各处去寻找孩子,并报了警。

几天后,警方在一个大水箱里找到了被偷走的孩子,此时孩子早已没有了生命特征。

在印度,猴子是神灵的化身,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所以印度人从不攻击猴子。印度法律也有规定,杀害猴子是犯罪行为。也许是过度的纵容,才使得这些猴子大胆妄为。

与猴子相比,蛇类的报复行为则更加疯狂。事实上,在动物界,蛇类的报复心理是最强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云南曲靖的一个小山村里,村民李某以捕蛇为生。有一次,李某像往常一样跟着两个同行上山捕蛇。到了傍晚时分,在下山回家的路上,草丛里突然冒出来一条皮肤呈菜花色的蛇。

这种蛇被当地人称为菜花原矛头蝮,又叫菜花烙铁头。菜花原矛头蝮多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或高原,在我国境内分布比较广泛。菜花原矛头蝮是一种毒蛇,它的毒液呈淡黄色。菜花原矛头蝮的蛇胆、蛇蜕均可入药,肉可食用,皮可制乐器。

看到这条蛇后,李某不慌不忙地抄起捕蛇工具将这条蛇捕获。正当他准备伸手将其装入捕蛇袋中时,突然又从草丛里蹿出来几条菜花原矛头蝮。这下几个人更加兴奋了,心想又是一个好收成。

他们熟练地将这几条蛇打死并装入袋中。正准备离开时,草丛里又蹿出来更多的蛇。这时李某才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撞到了蛇窝。

蛇的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靠近李某三人。他们双拳难敌四手,怎么打都打不过来,所以只能边战边退,瞅准时机从蛇窝里逃了出来。

回到村里后,李某仍然心有余悸。村里人听说这件事后,有的劝说李某金盆洗手,不要再继续捕蛇了,以免遭到蛇的报复。李某想了几天后,决定听从村民的建议,不再以捕蛇为生。

几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的旺盛,蛇皮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村里开始有人专门高价回收蛇皮,这让李某很是眼馋。最终,架不住金钱的诱惑,李某开始重操旧业。

再次上山捕蛇后,不知是什么原因,李某开始频频遭遇蛇群的攻击,而且几乎都是同一种蛇——菜花原矛头蝮。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李某被蛇咬了50多次。

1985年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李某上山去自家田里干农活。刚来到田里没多久,李某就看到3条菜花原矛头蝮在地埂上盘着,嘴里吐出长长的信子。

李某小心翼翼地绕过这几条蛇,开始给玉米地锄草。下午3点多钟,几条蛇突然向李某发起进攻,李某拿起锄头与它们展开搏斗。

在搏斗的过程中,李某手里的锄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拿起锄头在玉米地里左挥右舞,一连砸死了好几条蛇,不过也弄折了几十棵玉米杆子。

没过多久,从地里蹿出来的菜花原矛头蝮越来越多,李某逐渐有些招架不住。终于,李某被毒蛇咬了一口、两口……

下午6点多钟,李某的妻子来到田里,发现这里一片狼藉,地上躺着一动不动的丈夫,丈夫的周围散布着十几条被打死的毒蛇。警方经过调查后发现,李某的身上共有9个被毒蛇咬过的伤口。

李某去世后,家人把他埋在了自家的田里。诡异的是,自那以后,每到夏天,李某的坟头上都爬满了菜花原矛头蝮,当地村民谁都不敢靠近。村民们还给被蛇霸占的坟墓取了个名字,叫做“蛇坟”。

这些毒蛇盘坐在坟头上,嘴里吐出长长的信子,令人不寒而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