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企内控建设的三大核心要点

 阳光男孩007007 2022-08-29 发布于山西
一、建体系
内控体系设计,和其他的咨询,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这个体系设计本身有它的针对性,设计这个体系,需要遵循的规章和制度是非常明确的。
在操作层面,一般是遵循内控指引里面的18个项目,从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到信息系统18个方面。但是一般会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增减一些条目,比如有的企业是搞文旅的,有可能会加上一个文旅管理方面的关键事项。
在这里,我有两点是提醒各位听友注意的:
1. 不必发明“车子和轮子”。
而是成熟的“车子和轮上”基础上做改装。如果你的思维还停留在“喝杯牛奶,自己要去养牛”,我只能说你已经和这个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时代脱节了。
生活在这个时代,善于利用外部资源,为我所用,而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去做优化,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可能很多人讲,外部单位不了解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很特殊。
之于管理咨询师做咨询项目是一个道理,管理咨询师了解方法论、知道某个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知道怎么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管理咨询师有跨行业的经验,很多别的企业走过的弯路,花钱买来的血淋淋的教训,他可以直接给你带过来;同样别的企业优秀的做法、成功的经验,也可以供你参考。
但是管理咨询师不是万能的,他有自身的局限性,就是他对于某个具体的企业,不如客户自己了解。所以,成功的管理咨询项目,都有一个特点,一定是客户和咨询师的通力配合,单纯的“独角戏”,对于管理咨询项目而言,是玩不转的。
所以,关于内控的第一点,我特别强调,大家不要自己发明“车子和轮子”,而是要在“车子和轮子”的基础上去做优化。这样做的结果是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效率和效果。
如果企业连最基本的利用外部资源取长补短,如果连这个问题,都不认不到,反而强调说“自己可以研究、自己从头再来”,我就想说一句,“探索和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果你每个事都从幼儿园开始,等你研究明白,企业早就凉了”;并不是说你看了两本法律的书,了解一点常识,但是久经征战的职场大律师肯定是天差地别,这个东西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知。
2.内控流程一定要精简。
我们上面好几期音频讲过,内控流程不是多一个少一个的问题,重点是否突出,直接关系到能够落地执行、执行的成本和效果的问题,这里咱们不再重复了。
二、做优化
有了重点突出的体系设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好优化工作。内控这种项目,想做到65分其实很容易,但是想做到85以上,就难了。
那就不是三个月两个月的事儿,他需要在一个合理的体系下,不断的测试、优化、做改进,那就是一个持续抓落实的过程。通过实践来不断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做针对性的改进。
三、懂技巧
其实这一条,我是近些年以来,一直强调的一个东西。
早年间干咨询,说老实话,都是交报告为主,就是报告一扔,万事大吉。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搞的东西,在客户那里,根本起不到作用,不出半年,我设计的东西,跟企业实际运行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客户也看不起咨询师,就感觉咨询师是一帮“糊弄人”的家伙。
后来,我在项目上不断的尝试,怎么才能促进项目效果的最大化呢?
从2017年开始,终于在很多客户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就是我以“教练”的身份参与项目,之前是我带着咨询顾问干,咨询顾问得到了成长,但是客户还是原地踏步,所以,我需要客户更多的参与项目,客户不能仅仅是一个“旁边看”的角色,而是“参与者”,这样一个项目下来,客户自己就会产生非常多的感悟和体会,这些东西,能帮助他在后续实施中不断优化。
具体到内控项目,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客户完全不参与项目,我自己也可以给你编出一本内控手册,但是我要实话实说,这个本子肯定没啥用,一定是锁在铁皮柜里,仅此而已。
内控理论是一码事,内控操作是另外一码事。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种感悟,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其实是有一段距离的——道理你都懂,但是怎么往下落?
这就是咨询师的专业了,管理理论不是咨询师发明的,但是理论怎么实施,这就是咨询师“吃饭的家伙”,这些技巧和方法,有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但是如果咨询师不告诉你,可能你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知道。
所以,我一直强调,管理咨询项目,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客户必须参与,学会技巧,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施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